•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浅析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意蕴

    时间:2020-04-19 07:54: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历经风霜,而服饰是文化的结晶、历史的见证。衣冠服饰不仅仅是取暖的工具,还是包含了各时代人类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与主观意愿的文化观念。本文将从形制、纹样、色彩,冠冕的价值意义和当代传统服饰的运用,来浅析中国古代服饰呈现出的等级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意蕴。

    【关键词】:古代服饰;等级;道德;文化内涵

    (一)形制、纹样、色彩体现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服饰历朝历代都会有继承和发展,与前人的服饰相辅相成。故而以下从形制、纹样、色彩上做出的分析,能体现古代服饰受到了等级制度的影响。

    首先,为了防止诸侯篡权,确保皇权独尊,从周代以来就制定了礼制制度,服饰制度是礼制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形制,受到礼制制度的影响,拥有了特别的象征意义,就成了某些阶层的专属,任何其他阶层的人不可侵犯。以“龙袍”为例,在历史的变迁中,古代帝王才有权力传龙袍,普通百姓和官员是绝对不能穿的,这俨然成了皇室权力不可侵犯的象征了。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变,如唐朝主要以齐胸襦裙为主,这能完美的体现女性丰腴之美。

    其次,关于纹样,上古时期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十二种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亚形)。直到后来的服饰制度基本确立为:天子的服装十二章纹,诸侯只能用除龙以外的八种纹样,大夫则用藻、火、粉米纹样,士用藻、火纹样,平民服饰上不准有纹饰,称为“白丁”。[1] 十二种纹样各有各的象征,是等级严明的尊卑体现。由此,通过服装的纹样,传达出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讯息。

    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体现了当时制度的阶级性,呈现古代人的尊卑和地位,也是中国礼制文化在服饰上的主要表现。例如,在夏商周时期,奴隶们的服饰特点为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与其身份匹配,他们多着象征低贱身份的黑色,又称黧黑,故他们被统称为“黎民”。隋文帝始制天子服专尚黄色,《唐书·礼仪志》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唐代认为赤黄色近似日之色,日是帝王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唐贞观四年颁布服色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2]此后,色彩也是等级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后各朝代也都对它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总之,孔孟之道广为流传,儒家的礼制制度对各朝各代的影响及其深远。与此同时,中国古代服饰作为礼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形制、纹样、色彩上全方位的彰显中国的等级制度的森严和毋庸置疑。不仅如此,形制、纹样、色彩还适应了人们审美观念、地位等级的需要,突显出了我国古代服饰文化與时俱进、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思想甚至对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现代人们的服饰观念。

    (二)呈现的伦理道德现象

    中国古代的服饰和西方服饰有着本质的区别。相较于西方的注重服饰的形式美,中国古代因受儒、道、墨等思想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从而逐渐形成了各具体特点的伦理道德之象。伦理道德,即内在的价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为规范。

    历经各朝各代变化的中国古代服饰,表面上形制、纹样、色彩体现了等级制度,更深的意义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冠为例,人们的言行举止受其制约。穿戴者行使着自己的权利,更多的是礼法对他的约束,即佩戴者需要仪态端正,言行得当。所以,因冠礼而产生的文化效应,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进程中不难感受到。而作为只能在帝王祭祀时配戴的冕冠,更是把它与天地和阴阳五行密切联系起来,冕冠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作为服饰本身的价值,准确的说它是伦理道德的依附者。

    同时,与服饰相对应的配饰,种类繁多,寓意也不同。配饰的选择具有深意,有的既表明身份,又彰显主人高贵品质。以玉为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爱玉器做的饰品,并且给予了它深刻的意义。先秦时,玉饰除了装饰的作用外,主要用于节步,衬托君子之范。而儒家以玉之美比喻道德之美,且借玉进行道德说教,说君子应待人如玉一样温和温润,表里一致。人们主观的把玉与人的精神品质、道德素养联系在了一起,玉也就成为当时的一种伦理道德的现象而存在了。总之,中国古代对伦理道德的重视超越想象,直到当代,人们依旧把玉当成美好的象征,随身配饰,可见其影响深远。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服饰仅仅是众多文化的一个类似载体存在的体现。被赋予了不同意蕴的服饰、配饰观念,在中国的服装史上传承有几千年之久,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审美文化。

    (三)在当代生活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汉服作为古代传统服饰中汉民族的代表服装,随着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开展,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简称为“汉服运动”。汉服运动在近几年渐渐增多,它主要以知识分子、青少年为主体,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并尝试号召群众,以达到宏扬汉族传统文化的效果,以复兴华夏文化为最终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最近最广为人知的,是由文化名人方文山,歌手周杰伦发起的,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在浙江西塘古镇举办的汉服文化周活动。每年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服同袍齐聚一堂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古琴、书法、茶道、香道文化等都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服仅仅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点。

    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张文山每年都会主持开幕式,他关注中国历史文化,把它们化为灵感写入歌词之中,这样,传统文化能通过这个知名人得到传播。活动的意义是复兴而不是复古,也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举办,穿汉服者都能免门票进入古镇。所以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是其精神内核中对当下社会依然有意义的部分。换句话说,形式复古并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同时复兴也是为了铭记历史,中国人在过去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与牺牲,现在确实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刻的历史反思。其中历史反思,并不是要人们去翻那些历史的陈年旧账,也不在于简单地去划分那些历史上的是是非非,而是要人们从中找寻出现在和未来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做出新的探索和规划。

    事实上,只有理解这些服饰的内在含义,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的传统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2]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常征.谈中国古代服饰纹样中礼制精神的体现.[J]学术论坛.

    [4]董芯如. 从汉服复兴看民族文化回归.[J]文化月刊.

    作者简介:刘茜(1992-),女,江苏靖江人,硕士学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戏剧影视。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浅析 中国古代 服饰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