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远古文明的发祥地阳城

    时间:2020-04-19 07:58: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处。东与泽州县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是连接三晋、中原、秦蜀的通衢。全县土地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1.15%。侯月铁路穿境而过,与天津、日照、连云港等港口以及长治、太原、洛阳、郑州、运城、西安等机场都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书《墨子》中有“舜耕于历山,渔于濩泽”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休于濩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述,产生于战国魏的《竹書纪年》曰:“(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桑林,雨。”《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等古文献都有汤祷雨桑林的记载。而桑林就在阳城县境内。春秋战国时期,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濩泽故城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立郡县制,置濩泽县。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濩泽县址由泽城移至今县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濩泽县为阳城县。后历代几易所属,一直名为阳城县。

    阳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在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文风长盛,名人辈出。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明清两代,先后出过4名尚书、2名宰相。清顺治三年,10人同中举人,10人同中进士;顺治八年,又有10人同中举人,留下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

    阳城独特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不仅孕育了名扬华夏的灿烂文化,而且造就了众多仁人志士。如南宋画家萧照,明成化“不私一钱”的清官杨继宗、明万历张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王国光、明崇祯吏部尚书张慎言,清康熙帝师陈廷敬、雍正年间以大学士身份入祀贤良祠的田从典,清代数学家张敦仁、诗人延君寿、父子武进士璩塘、璩秀玺等。

    萧照,字东生,南宋著名的爱国画家。1131—1162年间,补入翰林图画院待诏,又补迪功郎,御赐紫袍、金带,为南宋画院的魁首,擅画山水、人物,尤喜画奇松怪石。其画皴法遒劲,笔健墨重,苍浪古野,酷似李唐。传世作品有《中兴瑞应图》卷,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山居图》卷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秋山红树图》册页藏辽宁省博物馆;《山腰楼观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画作《中兴瑞应图》被视为稀世珍品,与《清明上河图》齐名。画幅广阔,构图复杂。画面数百个人物,既有帝王贵族,又有庶民百姓,还有金人兵将,服饰各异,器皿用具无数。画面安排巧妙,人物刻画生动,表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

    杨继宗(1426-1488),字承芳,天顺丁丑(1457)进士,明成化年间四大清官之首。他居官天顺、成化、弘治三朝,虽身处官吏贪黩渐成风气之中,却不为所染。在任嘉兴知府期间,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来府衙报告名姓。”孔儒十分恼怒,临行前,突然闯入府中,打开杨继宗的箱筐察看,里面只有数件旧衣,惭愧而去。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之类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碟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太监吓得咋舌不敢接受。以至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杨继宗虽仅官至佥都御史,但却名著青史,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名臣。

    王国光(1512-1594),字汝观,号疏庵,明万历初期的政治家和财政家。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从兵部到户部,从刑部到吏部,几乎各个重要的部门都有过他的足迹。他任职户部时,推行“天下抚按官”的办法,对各个粮食渠道统筹安排,将粮食出入大权牢牢地掌握在国家手中,为缓解粮食紧张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针对簿牒等公文繁杂、冗滥情况,王国光大刀阔斧地进行裁撤合并,去掉了近半数的繁文,使得事情方便易行。王国光从事政治活动四十余年,对明王朝的“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撰写的《万历会计录》是大学士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工部、户部、刑部、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在掌管户部期间,曾爬梳积弊,令钱法一清。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采铜税,以增加铜源,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这一举措维护了币制稳定。陈廷敬为政清廉,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陈廷敬勤于写作,几无搁笔,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康熙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说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张敦仁(1754-1834),字仲篙,号古愚,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宦海生涯40年,为官公正廉明、卓有政绩,更难得的是他从未中断对数学的研究,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张敦仁敢于创新,将宋代已失传的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列方程相似),用于计算唐代王孝通辑撰的《辑古算经》开带从立方法(求三次方程的正根)这类题目,把烦琐的计算方法简化为列方程解应用题,对该领域理论用于实践起了推进作用。著有《辑古算经细草》2卷,《开方补记》9卷,《求一算术》3卷,《求一通解》2卷,《尔雅图考》20卷,《资治通鉴补正略》4卷,《资治通鉴刊本识误》3卷,《礼记补注考异》2卷,《雪堂墨品》1卷和《尚书补注考异》等。

    阳城具有光荣历史,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晋豫区革命根据地发祥于阳城,是对敌斗争的指挥中枢和大本营,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八路军总部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党委、太岳行署、太岳军区驻扎阳城,这里成为太岳解放区的中心,是太岳部队出击晋南、豫北的大本营和陈(赓)谢(富治)大军逐鹿中原的战略后方之一。

    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徐向前、李先念、薄一波、罗瑞卿、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阳城运筹帷幄,开展革命活动,并实地指导地方党和人民的革命斗争。朱瑞、唐天际、聂真、王鹤峰、王新亭、顾大川、尤太忠等党、政、军领导人也曾在这里与阳城人民并肩战斗,休戚与共。

    朱德总司令曾三次途径阳城。1938年8月17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部队从垣曲到达阳城,下榻县城西池后,休息片刻就向阳城党、政、军及各界群众作形势报告。他以生动的事例介绍了延安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情况;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一贯主张;阐述了毛主席关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持久抗戰的军事思想。1940年2、3月间,朱总司令从总部去延安,到达平顺县八路军新一旅旅部后,由唐天际司令派邢真同志带一个连护送到阳城兵站。1940年5月初,朱总司令由八路军总部武乡县王家峪到河南洛阳同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进行谈判时路经阳城。当他穿过析城山到达王屋山顶时,极目远望,欣然命笔,写下了“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的豪迈诗篇。

    威震中外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也多次到达阳城。1938年三次莅阳。1月22日,彭德怀同志到达阳城。当时正是日本侵略军向河南新乡、焦作进犯,战争烽火不断向北蔓延的紧张时期。彭副总司令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接见各党派团体,发表讲话,号召大家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抗战大局为重,团结一致,共御外敌。9月,彭总率部转战太行到达阳城,驻在开福寺后院八路军游击队司令部,明确提出:“日寇侵犯中原,意在吃掉华北,我们要军民同心,为保卫华北作不懈的努力。”11月,彭总从延安回来又一次到达阳城,随从人员有高级将领刘古凤和《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社长兼总编何云、副社长兼总编陈克寒。他在司上巷旧中学礼堂向党政军民各界人士作《论抗日持久战三个阶段》的报告。在阳停留3天,对晋豫特委、唐支队及阳城县的工作进行了较详细的视察和指导。1939年也三次莅阳指导工作。1月,彭副总司令随毛主席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归来,于当月17日抵阳,部署对敌斗争。同年10月,彭总在阳城、晋城、高平3县交界之地召开了由晋豫特委书记聂真,驻高平米山的八路军344旅政委黄克诚,驻高平、陵川一带的抗大校长何长工等领导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指出:“随着全国爱国军民抗战斗争的深入发展,日寇困于兵员不足,失道寡助。在攻战我武汉后,在正面战场上大规模的武力进攻已基本停止……”彭总的讲话,及时指导了当时的现实斗争。1939年“十二月事变”发生后,阳城一片白色恐怖,彭总及随从人员带着电台,从延安返太行取道垣曲,20日秘密到达阳城,当晚露宿城东,研究斗争策略。同时,调遣115师、129师7个旅,集中对付朱怀冰的反共摩擦。

    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到达阳城。1938年10月,邓政委由延安去武乡太行八路军总部,途经垣曲到达阳城。在城郊甄家岛听取晋豫特委阳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之后,及时向有关负责同志讲述了全国抗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批判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强调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地位。1942年5月,邓政委在阳城停留一个多月,召开了枪杆、上河两个重要会议。当时日寇发动了所谓“第二期驻晋”日军总进攻。出动第36师团、独立第16混成旅团共7000余人扫荡太岳区南部及晋豫抗日根据地。邓政委从八路军总部亲临中条山区视察工作,系统地听取了开辟中条山根据地的斗争以及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后,肯定了晋豫区党委的工作成绩,赞扬了他们在白色恐怖中所采取的“精干隐蔽、长期埋伏;利用合法,开展斗争;等待时机,准备反攻”的斗争策略。邓政委强调指出要继续巩固、发展晋豫根据地,进一步发动群众,反奸清霸,减租减息,扩大武装,整顿部队,安定群众生活。5月12日,部队到达东冶枪杆村暂休。13日,在枪杆村召开区党委机关干部和全体指战员会议,邓政委向大会作报告。邓政委说话声音洪亮,铿锵有力,他指出:晋豫区是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是太行根据地西部的屏障,是开辟豫北和进入豫西的前哨阵地,是向西开辟中条山区及晋南地区的立足点。接着分析了开辟晋豫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最后提出,抽调部分有作战经验和政策水平的连排干部组成武装工作队。主要任务是:打击小股敌人和汉奸的活动;宣传组织群众,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情报机构,及时上传下达;征集国民党军队丢失的作战物资补充我军所需;配合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政权做好各项工作。5月27日,在董封上河村,邓政委和王新亭同志召集晋豫区党委营级以上干部会议,并吸收地方同志参加。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在开辟晋豫区的工作中,怎样利用和发挥其有利条件;在实际斗争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应该怎样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敌占区、游击区、根据地的情况各异,在执行政策和斗争策略上分别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会议批评了各种对开辟新区缺乏信心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研究讨论了开辟晋豫区大政方针,统一了部队和地方干部的思想。与会同志热烈讨论,各抒己见。讨论还在继续之中,日寇又调集大军扫荡,会议提前结束,部队立即投入到反扫荡战斗中。

    1938年11月22日,党中央委员、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爬山涉水,深入到山西阳城,向中共晋豫边区特委、八路军游击队及阳城县委,秘密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杨尚昆同志在阳城住了12天,召开了两次会议。第一次会议是24日上午在河北编村中共晋豫特委驻地(下交村大庙)召开的。26日,杨尚昆同志又在城内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司令部驻地开福寺召开了军政营以上干部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1948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全国解放的局面已经奠定。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中共华北局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于1948年12月决定由太岳、太行两个区党委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建一个南下区党委,包括党、政、军、群,省、地、县、区的全套班子。

    阳城是太岳区党委、行署所在地,是抗日老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次成批地抽调干部、民兵、民工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仅在干部输送方面,先后有六批700多名优秀干部调往外地,支援全国革命。1949年2月,阳城县委接到调干通知后,立即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干部自愿报名南下,经过审查最后选定了既是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干部,又是经过减租减息、反霸斗争、“三查三整”和土地改革等运动,思想觉悟高,作风纪律硬,对党忠诚,踏实肯干,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的108名同志南征闽疆。

    相关热词搜索: 阳城 发祥地 远古 文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