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0-05-04 07:53: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俗话说:"三岁看小,五岁看老",孩子的成长不仅具备缩影性,还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意义重大的。家庭的协作和分享,以及幼儿园的良好配合可以有效引导幼儿在耳濡目染之间感受亲切温暖的家庭气氛,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基础和认知底线,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正是立足于此,探讨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家园协作;幼儿;生活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72-01

    新世纪的婴幼儿教育提倡智力的启蒙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尽管这一点被众多家长所熟悉和共知,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毕竟放眼当下的婴幼儿教育,似乎更多的是孩子智力的开发,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略显薄弱。哪怕众多家长发现了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极易忽略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意义。为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通过环境强化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加强与幼儿家庭的联系,二者共同打造家园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学前教育,使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构成一个教育圈,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1.现阶段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现状

    1.1 家长重知识教育而轻习惯教育。根据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幼儿园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在学校学了多少知识,学会了几首歌、几首古诗等,而忽略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的好坏。随着社会教育竞争压力不断加强,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给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而根本不问孩子的意愿,这种忽视儿童主动性的教育方式显然是畸形的。又或者,由于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存在着溺爱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1.2 教师在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从理论上而言,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必要的管理机制,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但实际生活中的幼儿园教育往往缺乏连贯性,教师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只是断断续续的,没有一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

    1.3 幼儿园对家长的综合指导不足。传统的家园合作往往忽视了合作双方的平等性,大多以幼儿园为主导,家庭方面总有推卸责任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长对于幼儿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缺乏对幼儿在幼儿园中起居的关注,并未真正理解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失衡,同时,幼儿园对家长的综合指导不足,两重阻碍导致双方在幼儿生活习惯培养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和不知所措。

    2.家园协作在幼儿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意义

    2.1 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综合意义。家庭是在幼儿成长早期影响最为强烈的环境,孩子从出生到踏入社会,有半数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行为习惯引导,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而幼儿园则是还在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学堂,在幼儿园里,孩子可以接受系统性的文化素质奠基和身体素质发展,由第一教育和第二教育的共同作用,儿童可以在幼儿阶段树立良好的个人基础。

    2.2 有助于合理引导幼儿的心理特征。通俗而言,幼儿和成人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年龄段,在心理差异上,而这可谓是泾渭分明。因此,在对幼儿生活习惯的教学上,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需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耐心、热情地引导,将抽象的东西转化问具体生动的概念,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3.家园协作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3.1 构建家园协作基本框架。家园协作机制的建立要求幼儿的幼儿园和家庭可以根据双方的基础构建家园协作框架,在科学引导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作息、饮食、睡眠等方面,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科学时间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些合理的日常起居安排,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在日常的吃饭、睡觉等时间的控制上,也可以采用时间把控的模式,并将此与家长进行交流。家庭和幼儿园作为两个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有着各自的核心优势,无论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是家长提供的幼儿日常情况信息,都有助于双方交流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时调整家园合作机制,有效推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3.2 树立榜样激励机制。幼儿的是非判别能力较弱,但对于来自成人的肯定和鼓励是十分重视的,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合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即使鼓励和表扬幼儿在生活中的一些良好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可以表扬吃饭速度和个人卫生处理得比较好的孩子,并且让其他孩子进行学习。同时,幼儿的模仿能力也较强,因此,幼儿园可以即使鼓励一些日常生活习惯较好的同学,让其他孩子向他学习,模仿他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及时纠正自身的行为缺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3 关注幼儿差异,合理纠正习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心理发展情况还是习惯培养历程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个别情况进行教育引导,保证整体的平稳进步。一些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照顾的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一些吃饭拖沓,睡眠不及时等情况,教师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孩子严格遵守时间,给与一些奖励和表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习惯。在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和睡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再次考量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欠缺之处,逐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4.结语

    以"家园合作、共同成长"为理念的家园协作桥梁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提供一个坚不可摧的成长环境,一方面幼儿园在幼儿在校期间提供集中的教育,保证其安全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和信心。家长们力求让孩子在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和成长环境,这一种努力不光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还有效提高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家庭提供家长的支持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幼儿园提供集中的教育和有策略的呵护,共同推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其一生的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行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沛媛,董雅芬. 重习惯养成,让孩子终身受益[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1(05)

    [2] 胡耀岗,寇文亮. 试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J].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15(04)

    [3] 赵彦芹. 幼儿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初步尝试[J]. 吉林教育. 2013(13)

    [4] 杨文英. 浅谈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2)

    相关热词搜索: 生活习惯 协作 养成 幼儿 家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