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明孝陵神道石马形象研究

    时间:2020-08-14 07:57: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石马在陵寝神道中内涵丰富,并较早出现,其格局及风格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改变。明孝陵神道石马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件杰作,风格表现上强调对于汉唐审美的追求。其稚拙朴实浑厚的艺术风格受当时的文化思潮、统治需要及社会状态的影响,拙朴、浑然天成看似随意的线条,渲染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明孝陵神道石马样式的确立为后世树立典范,对后世神道石马的格局及风格演变影响重大。直至中国封建制度的消亡,但是其表现手法仍影响着当代雕塑领域。

    关键词:明孝陵神道石马 风格表现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89-01

    一、明孝陵神道石马与此前神道石马格局上的对比

    马这一形象内涵丰富,《易.说卦》中提及“乾为马”。道教因以“乾马”指纯阳之气,象征国力,也象征争伐和人才。 马这一形象是符合统治者需求的,因此很早就用于祭祀、陪葬,在商周时期,地位稍高的贵族墓中,一般都会有车马随葬现象。车马随葬是一种等级制度的体现。等级越高,死后随葬的车马数(或车马器数量)越多,西汉时期,臣属墓前有石马出现,例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马。但是帝王墓前是否有还有待发现。霍去病墓前的石马处于陪侍状态,体例不甚完善,有一种随意的墓前装饰意味。自东汉光武帝墓前便放置象、马。明孝陵的石马在数量上不同于唐宋,乾陵第三组三出阙与外城城垣之间的神道两侧,鞍马共五对,每匹马前立有一名驭者。桥陵翼马,仪马和牵马人同乾陵,因此唐朝的神道格局还没有定例。宋陵比较统一, 仗马四、左右配有控马官八。自宋时出现后世的摆放雏形,此后宋明清皆列于神道,体例趋于完善。

    明初二陵即袓陵、皇陵参照宋陵形制,有控马人存在,数量上也一致,但是取消了上马石。明孝陵则采用两对石马, 一对为卧,一对为立,由棂星门入,所有石兽都是前为卧,后为立。去除唐宋时马身的装饰鞍勒,并去除牵马人。由此可见明初建造祖陵和皇陵时主要还是继承宋时的神道模式。明孝陵作出如此大的革新,反映出明初中国统一以后,所具有的博大坚实的气魄和朴素洗练的艺术特点。这一点,后来的明清帝陵石刻都难以企及。

    二、明孝陵神道石马的艺术风格与此前的比较

    墓前放置石马,最早见于西汉茂陵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像,属于纪念性雕塑,是对霍去病武功的褒扬。其墓前的石马形象与现实马的形象相对比,可以发现它们的形象差异较大,霍去病墓石雕马形象并不追求形似,而注重气魄雄大以深沉感人,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大巧若拙、浑然一体、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其中的代表作为马踏匈奴,这件作品大气厚重,用了一块象形石,简易刻画,可见其上流转的线条,在应物象形中自然地表现,斧刻痕迹尽量减少,符合西汉早中期的文化思潮。唐朝陵墓陪葬有著名的三彩马,此外还有石马,唐初比较著名的有昭陵六骏,写实水平较高。马的结构与神态表达得更加传神。汉代的作品强调马臀部的弧线型,但那种弧线形是与一种装饰感、运动感连接在一起。六骏的造型,强调弧线感, 暗示着一种膨胀感和浑厚感,这也正是尚丰肥的唐代造型观念的前兆。为了营造陵墓肃穆端庄的气氛,乾陵石马强调静态的美,没有太多动态的表现,左右对称,造型上没有扭动,但是在这种沉稳中形体饱满而充满力量。乾陵翼马与之相类。宋代石马如宋太祖的永昌陵石马在风格上改变了唐时的丰肥厚重,而趋向于瘦劲矫健。比例准确,刀法洗练,更似真马。在中国花鸟画史上,正是工笔盛行的时候,因此造型的准确,可能与之有关。永昌陵石马以后,宋陵石马更趋于瘦健,可能跟宋人审美趋向有关。明初二陵即祖陵、皇陵虽然在格局上继承了北宋的制度,但是在艺术表现上更趋于浑厚,与北宋有所差别。

    明孝陵神道石马采用整块石料用圆雕的技法雕刻而成,造型线条简练流畅,气势浑厚,在细致刻画中不失生动,控马人的取消,仿佛给了石马莫大自由。每个石马嘴角含笑,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同时头颅微低,表现得很谦逊。马鬃样式性地往两边分开,一丝不苟,出现微妙的S形曲线造型,马尾粗厚,长度即地,很难看到锋利得刀痕,都打磨得很圆滑,马体全身圆厚,马腿较短,它不同于北宋时的写实,关节处的写实已消失,代之的是意象性处理。在写意风格的道路中呈现出雄浑拙朴、自然大气的艺术特点,使用稚拙的曲线进行艺术表现,有一种沉稳的气势。经过打磨和岁月的侵蚀,石刻显得更加浑厚。明孝陵石马的造型、风格和汉代的相似,从其塑造手法来看,头、颈、躯干、四肢都被归纳为圆柱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雕刻。比较看来,霍去病墓前石马与之审美情趣接近。虽然明孝陵的石马看上去轻松自然,但是无论卧立,都几乎没有其他的动态,左右对称,造型上没有扭动,与唐时很相似。而霍去病墓前的石马的动态情节显得更具表现力。

    三、明孝陵神道石马的文化内涵及对后世神道石马的影响

    明孝陵神道石马在风格上追求稚拙朴实浑厚的艺术风格,这是对于汉唐的复古,明以前经历了非汉族统治,明朝建立需要体现民族自信心,宋时宗室被限定活动范围,明太祖在这一点作出改变,宗室子弟有封地,这也是学习汉朝的制度,说明朱元璋仔细分析宋室积弱的原因,并力求作出改变,这一点在明孝陵神道石马上有很大体现。石马除了继承了唐宋的静穆庄严以外,在审美表现上几乎是霍去病墓前石马的翻版。说明明初对汉朝气魄的崇拜。早期作品正因为其稚拙而意味隽永,明孝陵神道石马格局的确立,为后世提供了典范,但是同样为艺术表现戴上枷锁,此后表现手法上呈现样式化发展,体现封建专制的制度森严,如此以后,神道石马的艺术性大大下降。

    明十三陵中以成祖长陵神道作为主神道,石马体制格局与孝陵相同,但是已缺失了孝陵的大气,有装饰性的表现,马体被拉长。湖北钟祥显陵神道石马格局与孝陵一致,清正式代明以前有四祖 ,入关之后陵墓有所增建,称“盛京三陵”。除永陵外,福陵、昭陵各有一对石马。顺治孝陵神道为清东陵主神道,石马两对,前卧后立,同于孝陵。清西陵以雍正泰陵神道为主神道,但是只有一对立马。以康熙注重节俭,景陵亦只有一对石马。以后乾隆裕陵也如此。 明孝陵神道石马的体制确立影响了明清两代,马身不加鞍勒,不设役马人。只是在风格表现上有所不同。孝陵石马石质为石灰岩,造型大气,经过岁月侵蚀,更显一种古韵。而其后诸陵多用汉白玉花岗岩,体积小于孝陵,注重形式表现,马体被拉长,越晚这种样式越明显,如同玩偶一般,难见皇家庄严。

    明初理学盛行,但还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对于艺术表现上融合了儒道释的哲学情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格格不入,成为规矩的象征,限制了感性思维的挥发。整个社会外在面貌上也被这些条框所约束,晚清的落魄也说明这是一种无力的维持,社会急需改变。明孝陵神道石马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件杰作,在风格上追求稚拙朴实浑厚的艺术风格,强调对于汉唐审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于国家、民族的期望。在这其中也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封建制度的探索和维持。明初市民经济得到发展,理学兴盛,对于神道石马的艺术表现也有很大影响。明孝陵神道石马样式的确立为后世树立典范,直至中国封建制度的消亡,但是其表现手法仍影响着当代雕塑领域。

    参考文献

    [1]刘允东.先秦时期车马殉葬制度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5

    [2]秦波.唐代陵墓石刻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70

    [3]强胜利.北宋七帝八陵艺术特征[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河南大学,2013.1

    [4]郝秀丽.霍去病墓石雕马形象的抽象性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19-20

    [5]徐力军.马形象在唐代雕塑中的运用[J].艺术设计研究,2008(s1):43

    [6]肖长生.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条[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7]观点可见吴东升. 论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的艺术风格[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12.39

    [8]清朝追尊四祖均葬赫图阿拉,称兴京陵。太祖曾迁景祖、显机葬于辽阳,称“东京陵”。顺治十五年(1658年),将二祖还葬兴京陵,次年,定兴京陵为“永陵”。清太祖葬盛京沈阳东北,名福陵;清太宗葬盛京之北,名昭陵。永陵、福陵、昭陵号称“盛京三陵”。

    [9]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清初三陵一永陵、福陵、昭陵》[M] 文物出版社,1982

    [10]陈少丰.中国雕塑史[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

    [11]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2]王韦.明孝陵--石刻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童兴强,男,江苏省盐城市人,南京艺术学院本科在读。

    相关热词搜索: 神道 形象 研究 明孝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