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论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职业指导的渗透

    时间:2020-09-07 07:56: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有其必要性。其基本途径是: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职业指导因素,改革现有教学模式,营造一种教师职业氛围,充分体现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指导学生参与教育实习。

    [关键词]公共教育学 渗透 职业指导 教学

    [作者简介]尹小敏(1974- ),女,安徽庐江人,合肥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教育和高等教育。(安徽合肥23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生话语权研究”(课题编号:2007jqw

    086)以及合肥师范学院教研项目“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性研究”(课题编号:JYY2006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2-0137-02

    随着社会各界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近年来不少高校根据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精神,纷纷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科渗透,是职业指导课程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寓职业指导于各科教学之中,在学科中渗透职业指导,探索渗透的内容、方法和应达到的教育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教育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它有别于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课,也不同于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公共教育学是以中小学教育中的本体问题为重心、以情境中的教育实践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理论性综合学科。①其目的是提高师范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教育专业的职业指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了解教育与社会、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教育,认识自我。第二,使学生正确了解教师职业的基本情况,认识其特点,转变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发展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第三,帮助学生择业,即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教育学生学会如何择业,指导学生走向社会,选择人生第一个职业岗位等。

    可见,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具有其自身的优势,职业指导与公共教育学教学是相通的,前者关注的是让学生了解工作世界和获得职业信息,学会作出职业决策,而后者主要任务是形成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以及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着力培养师范生对教育的问题意识、教育敏感性和教育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教学理性思维和反思批评能力,二者相得益彰。对于师范教育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来都要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在公共教育学课中渗透职业指导将使其终身受益。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使教育学教学工作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认识社会需求,把自身职业的定向、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既能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又能提高学生对公共教育学教学的兴趣,因此,公共教育学教学应成为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阵地。

    二、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的实践

    1.树立职业指导意识,挖掘教材中职业指导因素。教育学教材的内容都是古今中外教育专家、学者职业成就的体现,是千千万万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经验总结。有些内容本身就是职业指导的好材料。比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章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的所见、所闻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来思考教育的意义,认识教育的价值,加强对科教兴国的理解。再如,在学习“教师”这一篇中,可引导学生认识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还可以列举一些教育家、教育一线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些都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对未来所要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性感情。还如,“教师职业素养”的教学,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了解自己的气质、能力、兴趣、志向等,有的放矢地锻炼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

    因此,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面向学科内容的思维定式,转为面向职业。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职业指导因素,注意启发引导,一定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这些理论和思想;要使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成为一种理念。只有在良好情感伴随下所获得的知识和理沦,才能真正具有制约行为的作用。这样在教育学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2.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特色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教育见习(调研和访谈活动)、学写论文(调研报告、小论文、教学设计等)、课下阅读、课后辅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既能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较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并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教育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讲授中,应将一些已有的结论留待学生自己去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疑问。如“教师素养”的教学,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讨论“你喜欢怎样的老师?”“你对教师收礼的看法?”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还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中小学去接触教育实际,了解中小学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中小学生怎样学习、成长,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并努力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力求运用学到的理论去回答、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可开展“拜师学教”活动,以中小学为基地,让大学生与优秀教师结为师徒,使学生在中小学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学用结合。学生的积极参与,会促进他们不断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定位、自我调适,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内化到自身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的职业意识、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教师职业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教师职业氛围,是渗透职业指导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在教育学教学中形成一个教育场,让学生在这个“场”中受到各种教育因素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久而久之就能促使学生培养教师职业意识,巩固职业感情,铸造师魂,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可以尝试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把书本知识运用于未来的职业活动。通过模拟教学现场,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扮演教师角色,充分展示自己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巧,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应变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承受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在模拟训练中,学生也能提前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焦急,深刻体会所学的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每周开展一次“中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在模拟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进入角色,课后的评价也更能切中要害。开展模拟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把好备课和试讲关。按教材顺序分课,尽量杜绝重复课,让学生有机会提前熟悉中小学教材各章节的内容,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角色扮演,在实践中学习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学会选择教学方法,体会教学有法,体会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乐趣。还可开设“微格教学实验”课,将它与理论教学配套进行。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拓展了教育学的广度和深度,把职业认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丰富的职业感情、较高的职业能力,真正成为自己未来的主宰,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职业发展起着润物无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4.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师的职业素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教师职业素养。教师良好的示范作用是形成高师生优良的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而这仅靠教育专业课程上的几部教学观摩录像片是远远达不到的,它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使高师生能从日常教学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从而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形成。教师在课堂中精神饱满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又可以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愿望、观点和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表现出对教育学教学的极大热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要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有比较扎实的教育学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体魄。这些无不赋予教师以魅力,增加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增加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兴趣,激起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向往,树立自己尊师从教的理想。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待,不以传授者而高居。教师可通过介绍自己科学研究的经历、发表的学术论文等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经受职业精神的熏陶。

    5.指导学生参与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职业意识、情感、能力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对于高师生来说,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参与教育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用职业行为履行职业责任,用职业责任规范职业行为,既能增强他们思想上对未来所要从事教师职业直接而又深刻的感性认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传统实习以系为单位进行。公共教育学教师被排除在外。教育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分析、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同时,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情境的实战中,磨炼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本身也是学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知识的必要环节。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积极吸收公共教育学教师参与各系的教学实习指导工作。教育学教师要和各系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一起抓备课、抓教案、抓试讲,采取听课与评课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试讲与实讲相结合、组织课堂教学与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高师生受到严格的、全方位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公共教育学教师要发挥学科指导特色,更多关注教育学学科理论对教学实习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学实习实践中自觉灵活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行为,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矫正问题行为的常用技术,科学地、艺术地、以人为本地消退它。通过教育实习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关于教师职业成功、利弊、报酬等必要的资格和机会,和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条件。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注释]

    ①周燕.关于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8):54.

    [参考文献]

    [1]俞文钊.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王志新.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咨询工作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5).

    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指导 教育学 渗透 高师 教学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