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论民族认同“边际性”的生成与消解

    时间:2020-09-30 07:53: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从而存在民族认同的边际性。然而,各民族之间又不是相互封闭的,民族之间在沟通与理解中能消除民族的差异性。换言之,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要采取正确的途径,民族之间的和谐才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本文力图在这一系列问题上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民族;民族认同边际性;经济全球化

    什么叫民族?民族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民族何以起源?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通过民族的定义和民族的起源可得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民族,由于它们不同的语言,习俗,不同的心里素质等,会引发民族认同感的差异。

    一、民族认同边际性的生成

    民族认同感的差异原因错综复杂,不一而足。我们从民族的定义上便能分析出民族差异的来源。

    第一,由于历史长久以来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是造成民族认同差异性的基础。我们以中华民族以及西欧民族为例。“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东亚大陆上,在东南濒临大海,西北横亘沙漠,西南耸立高山,在一个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这种地理环境使中国人把华夏民族生活的黄河流域看作是世界的中心,把周围看做四方,形成这个民族极强的内聚的内向文化的心理结构和传统价值观念。”(1)我们再以西方的古希腊民族为例。“希腊半岛土地贫瘠而多山,随着人口繁衍,希腊人只能向海外谋求生存和发展。希腊人是个航海的民族,他们在城市海外殖民和贸易的活动中很容易发现天文,海象,气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2)这样的地理环境养成了希腊民族的静观,思辨,理性,深沉等民族性格。所以,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懦弱,胆怯,而生活在寒带的人性格勇敢,富于激情等性格。地理环境决定论无疑夸大了地理对民族的影响,是片面的错误的。不过地理的确很能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文化等。因此,地理会造成民族的个性的不同而形成民族的边际性。

    第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民族认同边际性的重要原因。而民族文化的不同是其边际性的内在根基。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在各民族长久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延续而来的民族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特殊文化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续到现代而没有中断的文化系统。这和埃及,巴比伦,印度以及希腊文明都不同。这样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还具有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所以,尽管中华民族的历史充满曲折,但是团结与统一始终是主流,表现了极其惊人的凝聚力。这点与欧洲民族又不同。

    如果说,以上两个原因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民族认同边际性的原因。那么,下面我们将考察民族边际性的现实原因。首先,国家利益是其深刻诱因。一些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会聚集在一个国家,长久以来的磨合与合作会造成它们共同的利益。比如,华夏大地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是共同的利益把它们紧紧团结在一个国度,让它们的命运休戚相关。所以,可以说五十六个民族有共同的国家利益。世界上分布这二百多的国家,各国有包含着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的融合也会导致它们形成一个共同利益体。从而,让世界各民族各具特色,形成不同的民族认同感。尤其在某个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民族共同的利益会让这些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共同预防外敌。所以,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期间,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抗日统一战线,痛击日本侵略者。这样,中华民族和日本大和民族形成激烈的交锋,碰撞,无法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感。所以,笔者认为国家利益是造成民族认同感边际性的深刻诱因。

    当然,民族认同感的边际性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除了我们以上分析的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文化,国家利益等重要原因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原因。比如,各民族不同的语言,心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都会造成民族认同感的差异,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如何消解“民族边际性”,增强民族和谐

    各民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其各自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由来已久,但并不是说各民族不能以某些方式得以融合。事实上,各民族是能相互交流的(尤其处在同一个国家的民族更是如此)。比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風风雨雨中,一些民族之间的确起过冲突,甚至战争。汉族这个最大的民族,曾受到过外族的入侵。汉人建立的王朝甚至被外族推翻过。宋朝被蒙古族吞并;明朝被满族消灭,就是民族冲突造成的后果。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团结与统一始终占主导地位。形成了我们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和平友好相处的大好局面。所以,民族边际性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是并不等于民族之间无法融合,交流。那么,我们结合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试着探讨如何进一步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

    1.尊重各民族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我们在以中华民族为例。各民族有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在和少数民族交流时,一定要尊重其文化,其传统。比如,回民信奉伊斯兰教,汉族就不能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为由去干涉甚至禁止回民信教。我们应该深入贯彻宗教信仰自由这一政策。只要回民不以宗教问题挑起民族之间矛盾,我们就不能干涉其信仰自由。再说,回民长久以来就有禁忌,不吃猪肉,那么,在和回民交流时,就不要触犯其禁忌。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亦要采取同样宽容的政策,以便进一步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共同发展。我们把眼光放眼世界,就更应当注意民族间的交流方式。比如在社交场合,中国人不介意将一些隐私的东西透露给亲人朋友;中国人鲜有西方人的隐私感,而西方人注重各自的隐私权,所以中国人在和西方人交往时,就应该注意说话的尺寸,方式。中国人热情好客,在饭局上热衷于给朋友买单,但在西方人看来,则可能不符合其行为习惯,甚至将朋友为之买单的行为视为一种侮辱等等。中西方民族之间毕竟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这样既符合各自民族的兴趣爱好又有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民族的认同感。

    2.求同存异,增进交流。用交流缩小民族间的差异性,增强民族认同感,是加强民族理解的必由之路。为了维持我们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了包容少数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自实施之后,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当然,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其不稳定的因素,西方国家百般想分裂中国的企图没有消亡。西藏地区,新疆地区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动辄发生暴力冲突,恐怖袭击,一些不法分子分裂祖国之心未死。所以,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增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沟通合作,为少数民族谋利益,求发展。用发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根本之道。只有一个国家的强盛,才会有民族的共同繁荣。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拓展,我们不可避免要与别的国家及其民族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在世界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中,必然会有隔阂。这要求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增强民族互信,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事实上,中国政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并且已经在向这方面努力,相信民族之间的沟通会进一步得到增强。

    总之,民族认同感不可避免会有边际性,差异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各方面都完全相同的人一样,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没有差异性的民族。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但是,我们能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增进民族间的互信和了解。从而使得各民族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共同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1页.

    [2]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D].北京大学,2001年版,第3页.

    相关热词搜索: 消解 边际 认同 生成 民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