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忆往昔峥嵘岁月,数今朝风流人物

    时间:2020-11-19 10:54: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华各族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在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道路上,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对文艺事业自身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政策从产生、规范到逐渐成熟,对我国的文艺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作为我党政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文艺工作始终伴随着我党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结出累累硕果。

    20世纪30年代,党对文艺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国统区,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这是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机构方面领导文艺事业的开端。“左联”响应列宁“艺术是属于人民的”这一论断,组织开展文艺大中华运动,号召作家深入到群众中去。这一号召对我党文艺政策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中央苏区,1929年召开古田会议时,毛泽东在《决议》中指出:“根据教育士兵和发动群众的需要,必须重视文艺形式的运用。”而针对文学作品,毛泽东特别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陈毅也曾经从党对文艺的领导方式的角度指出:“我们大胆让文化人和文化团体有自由创作活动的机会,对一个作品一种工作,我们要特别以宽容的态度、善意批评的态度去对待。”邓小平曾经在晋冀鲁豫地区文化人座谈会上告诫文艺工作者:“要为广大群众服务,必须了解群众。”在这一时期,党的文艺政策日趋系统化、理论化。

    这个阶段中,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长征路上,革命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十分活跃,对于当时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发动人民群众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到陕北去》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流传最广。前者主题明确,是政治纲领和文学艺术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政治感染力,对于鼓舞广大指战员的革命斗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者将革命纪律融于音乐,使红军战士更加深刻地受到教育,加强了他们对我军宗旨的理解,指导他们自觉维护军队的声誉。随后,抗战爆发这一历史性转变促进和推动了军队抗战文艺功能的调整和文艺队伍的重新整合。为了阐释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部队文艺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部队下发了《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部队文艺工作,是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门,因其不仅在于能够帮助部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鼓动,调节部队生活,提高部队战斗情绪,而且是密切部队和群众联系及扩大我军影响的有力工具。”

    30年代是一个经典文艺作品多产的年代。以歌曲为例,《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及套曲《黄河大合唱》等都产生于三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原名为《八路军进行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其歌词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表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游击队歌》诞生于1937年,其内容战斗性强,旋律流畅活泼,语言群众性强,当时在全国广为传唱。《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号角。

    40年代,毛澤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党的文艺政策形成的标志。在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根本方向问题,这也成为了我党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针对如何为工农兵服务这一问题,毛泽东指出:“所谓普及,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了中央制定的《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晋绥军区就明确提出了部队文艺工作要“面向连队、面向士兵”、“为了抗战、为了大众”。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到群众中去,认真学习、整理和挖掘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间的民间音乐素材。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上演的歌剧《白毛女》就诞生于此社会文化背景下,融合了深入民间的音乐曲调和音乐素材,向人民揭示出旧社会的黑暗并深刻反映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道理。深入民心,反响强烈,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歌剧。由此可见,在我党文艺政策的指导下,军队文艺在战争期间尤其是抗战时期,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鼓舞着广大战士和人民以无比坚定的信心投身到了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中。

    50、60年代,在小说、电影、美术、诗歌、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涌现出一批表现中国革命斗争内容的优秀作品,如《红岩》、《林海雪原》等长篇小说,《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革命回忆录,描绘长征壮阔图景、反映工农红军英雄性格的大型声乐套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简称《长征组歌》)等等。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对“双百”方针进行了阐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必须要尊重文艺创作和发展的规律,关心、爱护文艺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讨论《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意见》经周总理审阅定稿为《文艺八条》下发,对当时文艺事业的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这个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党的文艺政策曾几经反复,但最终还是有不少优秀文艺作品涌现出来,如1950年由王莘作词作曲的歌曲《歌唱祖国》,被誉为“第二国歌”,即使在今天,国家许多重要场合仍要演奏演唱这首经典作品。1960年王永泉创作的《打靶归来》,曲调欢快而有活力,展现了战士们训练归来时愉快而壮观的场面,成为军旅歌曲中的经典保留曲目。1962年由李劫夫作词作曲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体现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走在社会主义建设“大路上”的革命精神和时代风貌,充满了豪迈乐观的时代精神。1964年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核督办的重要文艺作品,用音乐记录和体现了一个时代,成为一部经典的文艺作品集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舞剧《刘三姐》、歌剧《红珊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经典作品也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些作品提炼出我党我军可歌可泣、激动人心的故事搬上舞台,唱段流畅优美,成为人人争唱、妇孺皆知的时代流行曲。

    六、七十年代衍生出的八部样板戏,尽管在内容上一定程度上受到“左”的错误影响,但是它们的艺术价值仍是不可磨灭的。它们是现代革命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这些作品虽为时代产物,但是旋律突出、情感真挚,因此家喻户晓,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艺术角度来讲,样板戏在思想内容、叙事方式以及主人公角色塑造、表演形式等各方面,都较传统京剧有了巨大突破和创新,这对文艺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抹煞的。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文艺事业全面繁荣。在1979年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作了大会祝辞,他肯定了建国以来的文艺路线,高度评价了粉碎“四人帮”三年以来的文艺工作。邓小平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会上,茅盾也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发扬艺术民主》的報告,进一步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艺术民主,我们的口号应当是艺术民主下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没有民主而空谈双百,是南辕北辙。把双百方针同艺术民主联系起来,既是对双百方针的恢复,更是对双百内涵的调整和发展。1980年,党中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策。1981年,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对这一调整进行了解释。他指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1984年胡启立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发表祝辞,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整个八十年代,在党的关怀下,我国的“文艺生态环境”蕴含着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90年代以来,文艺建设的制度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党和国家在确立文艺的性质、使命和任务时提出:我们的文艺是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战线。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给参加中国文联“万里采风”活动的文艺家们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深入生活是繁荣文艺的重要途径。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个要求——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努力做到德艺双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部队文艺工作更成为我国文艺发展领域的表率。从当今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文艺工作者们在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方面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音乐内涵的丰富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表现形式呈多元化,不拘一格。《爱我中华》、《春天的故事》以及《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几乎成为了时代的符号,传入寻常百姓家。《当兵的人》、《说句心里话》、《小白杨》、《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等歌曲,唱出了新时期军人的豪迈心声,表明了当代军人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甘愿牺牲一切的坚定的感情立场,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新时期军旅文艺作品中的经典。通俗作品在军旅歌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谭晶演唱的《妻子》、《在和平年代》等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期的军旅文化。近几年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总政新排演了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雪》,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生命档案》等优秀作品,阵容强大,生动感人。军队文艺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我党的文艺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合唱繁荣兴起的时代,武警男声合唱团以高水准的艺术水平,将军队特色和音乐表现完美结合,演绎了众多体现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表达军人情感的新老作品,为广大官兵和全国人民塑造了新的军队音乐形象。

    我党文艺事业九十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部队文艺工作作为我党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都是不可替代的,其承载的军事内涵、国家文化以及国民价值观自始至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尤其在当今和平年代,用作品吹响人民军队的战斗号角,正是“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党和人民军队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文艺作品,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当今的文艺创作和演艺形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红色经典,并破茧成蝶,取其精华,在经典素材中注入时代精神,正在用适应时代的语言和表现形式重塑经典。相信在我党积极的文艺政策指导下,时代的经典必然再次占领文艺发展的制高点。

    作者简介:

    李珂,女,汉族,生于1983年,籍贯山东,现任教于武警上海政治学院,助教,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音乐表演专业,联系方式:上海市闸北区岭南路1010号宣传文化教研室,邮编200435

    相关热词搜索: 峥嵘岁月 风流人物 今朝 忆往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