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国现代姓氏主要来源于周代河南

    时间:2020-11-23 07:52: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现代姓氏主要来源于周代中原地区的古国分封。分封在河南东南部汝颖流域的古国姓氏,如周、胡、袁、蒋、傅、陈、徐、朱、潘、丁、郑等,在汉魏六朝时期扩展到长江流域,再逐步扩散到东南沿海,成为现代中国东南姓氏的主要来源。分封在河南西南部汉水流域的古国姓氏,如罗、唐、邓等,逐步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分封在黄河以北的古国姓氏如宋、范、石、申、商、温、卫等,现在多分布在中国北方。中国东南、西南、华北的姓氏,就是中原地区姓氏的扩展。

    关键词:姓氏;周代河南;中原移民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7-0005-05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完好传承数千年的古文明,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八九千年前的中原地区。诞生于八九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在地域上恰好以今河南省为中心。因为有相对发达的农业,所以人口和聚落远远超过周边省份的其他文化。舞阳贾湖遗址还出土了八千多年前的多件鹤腿骨笛和龟甲祭器,龟甲上还有类似商代甲骨文的早期文字,这在同时代的遗址中绝无仅有。因此赵世纲先生把裴李岗文化称为中国文明正源,韩建业先生认为裴李岗文化构建了早期中国文化圈。①裴李岗文化虽然逐步衰落,但是强盛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受其影响产生。降至四千多年前,又有禹、启建立夏朝,河南再次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中国文明的起源进程始于河南,终于河南,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河南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唯一核心地位。

    夏、商、东周都在河南建都,周人虽然出自陕西,而且西周时期的首都还在陕西,洛阳仅是次都,但是周朝和夏、商两朝有一点不同,就是周朝特别重视在各地封建诸侯。而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所以封国特多,而且有很多封国占据要地。比如文王之子所封的邘(在今沁阳)、原(在今济源)、雍(在今焦作)、周公之子所封的凡(在今辉县),控制河南到山西的诸多山口。周公之子所封的卫(在今淇县),镇守商朝故都。向东有周公之子所封的祭(在今荥阳)、胙(在今延津),控制河、济要冲,连接济水和泗水流域。向南有武王之子所封的应(在今鲁山),控制中原到南阳的隘口。汝水中游有文王之子所封的蔡(在今上蔡)、沈(在今平舆),任姓的挚(在今汝南)、畴(在今鲁山)是文王之母大任舅家所封。周公之子所封的蒋(在今淮滨),防守汝水河口。西南的南阳盆地有周人姻亲姜姓的申、吕(在今南阳),延伸到湖北随州境内还有唐、曾等国,即《左传》所谓的汉阳诸姬。除了这些周人及其姻亲诸国,还有许(在今许昌)、叶(在今叶县)、陈(在今淮阳)、杞(在今杞县)、葛(在今宁陵)、宋(在今商丘)、江(在今正阳)、黄(在今潢川)、潘(在今固始)、蓼(在今固始)、赖(在今息县)、项(在今沈丘)、郑(在今新郑)、华(在今郑州)、鄢(在今鄢陵)等国,这些国名就是中国诸多姓氏的来源。虽然个别用字稍有变化,比如蓼改为廖姓,但本质没变。韩、魏二国的国都原在山西,因为受到秦国的压迫而东迁到河南。周人及三晋的东迁更使得战国时期的河南成为中国人口最密之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说魏国:“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因为河南很早成为中国人口最密之地,所以人口压力最大。因为周代在今河南境内的封国多,产生的姓氏多,人口多,历代河南又在四战之地,外迁移民多,所以河南产生的姓氏扩散到四方,其实中国现在的姓氏基本奠基于周代的河南。

    一、从汝颍扩展到长江流域的姓氏

    中国姓氏的分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袁义达先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绘出中国前一百大姓的密度和人群出现频率地图,并把这一百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又绘出中国三百个大姓的人群出现频率地图②。我们根据他制作的两组地图,可以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大势,按照地域重新分类。其中一类姓氏以长江沿岸为中心分布,有周、胡、袁、蒋、傅、戴、姚、夏、熊、毛、万、严、龚、陶、倪、祝、甘、梅、舒、帅、余、程、江、汤等。其中周、胡、袁、蒋、戴、夏、江等大姓的源头都在汝颍流域。因为这些姓氏从河南经过江淮到达长江下游,又随着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扩展到长江中上游,于是形成了这些姓氏沿江分布的格局。

    周姓出自东周王室,秦灭周,周人南迁汝颍流域,《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记汉武帝封姬嘉为周子南君,封地在长社县(在今长葛)。周姓在汉代就南迁长江流域,孙吴崛起的郡望有庐江(今安徽中部)、武陵(今湖南西北)、义兴(今江苏宜兴)、寻阳(今江西九江),周人向长江中游的扩展很早。袁姓出自陈国,汉代郡望也是汝南,现在集中在长江沿岸,和周姓的地理变迁十分类似。江西袁水流域多袁姓,唐初立袁州(治今江西宜春),袁姓从江西中部向湖广、四川扩展。胡国在今漯河及阜阳,蒋国在今淮滨,江国在今正阳,戴国在今民权,夏姓出自夏人,《史记·货殖列传》:“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夏人原来聚居在颍川郡。

    胡阿祥先生曾经制出两晋南北朝时期郡望郡姓表③,我们看到,周的郡望是汝南,袁的郡望是陈郡,颍川郡是荀、庾、钟,颍川三姓现在不是大姓,荀、庾已经衰落到三百大姓之外,而留在长江流域的大姓来自汝南、陈郡,可能是因为在颍川东南的汝南、陈郡姓氏南迁更早,很早就在长江流域立足。因为这些中原大族较早地来到长江流域,占据了较多较好的土地,而且在六朝政权中有较高地位,所以没有向华南扩张的强烈欲望。而很多晚来的北方小姓则必须绕过这些长江流域的大姓,到中国东南丘陵去寻找新的家园。

    二、从汝颍扩展到东南沿海的姓氏

    中国三百大姓中,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的姓氏有徐、朱、潘、丁、沈、陆、金、邵、顾、钱、施、章、俞、童、盛、包、项、谈、瞿、郁、缪、虞、应、楼、屠等,主要分布在东南赣、闽、台及粤东地区的姓氏有陈、吴、林、郑、谢、许、萧、曾、蔡、叶、廖、方、邱、邹、赖、洪、温、庄、詹、涂、翁、游、阮、尤、柯、饶、凌、简、卓等。其中江浙地区源自中原的大姓有潘、丁、沈、项、应、缪等,东南地区源自中原的大姓有陈、郑、谢、许、曾、蔡、叶、廖、赖、温等。东南地区源自中原的姓氏数量多,人口也多。

    东南第一大姓陈源自陈国,战国时期已经扩散到江淮,因为人数多而且迁徙早,所以看不出迁徙路线。我们可以通过蔡姓找到从中原南迁华南的路线,蔡姓出自上蔡,沿汝河南迁,一路有新蔡、下蔡(今安徽凤台)。《宋书·州郡志二》江州豫章郡望蔡县(今江西上高)说:“汉灵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县名曰上蔡,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上蔡人很可能是经过湖北东部南迁江西,因为东晋在今湖北最东部的武穴市侨置南新蔡郡,从河南上蔡到江西望蔡的最近线路正是经过南新蔡郡。《陈书·高祖纪上》记载蔡路养起兵,占据南康郡(今赣州),阻挡陈霸先,说明南朝末年的蔡姓已经是赣南大姓。隋唐时期蔡姓又从江西大举入闽,明清扩展到台湾,所以现在是闽台大姓。

    西汉时期江西东部的余干(在今余干县)、南城(在今南城县东南)、雩都(在今于都县)三个县中,南城县最靠近武夷山,说明汉代由抚州入闽的通道很重要。孙吴的临川郡有十县,治南城县,而余干县上游的今上饶市境仅有上饶(今上饶)、葛阳(今弋阳)两县,说明抚州入闽为主,上饶入闽为次。《宋书·州郡志二》江州临川郡临汝县(在今抚州市):“汉和帝永元八年立。”临汝之名,很可能来自河南的汝水。六朝时期福建的中心是建安郡治建安县,在建溪流域,更近上饶,这是因为建溪上游通过浦城县通往浙江,孙吴的核心在江浙,所以把郡治定在建安县。建溪是浙江人南迁福建的通道,而江西入闽仍以抚州道为主,所以隋代居然还把邵武县划入临川郡。这两条通道的影响现在仍很清晰,至今江西上饶以东及福建浦城还是吴语区,而福建的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县还是赣语区。④至今抚州话还很接近闽语,而上饶话没有这种特点。晚唐五代时期,赣南到闽西的新通道崛起,所以在闽西新设置汀州,由此形成了聚居于今赣闽粤交界区的客家人。

    从中原扩展到福建的姓氏不仅多,而且人口更多,而从中原扩展到江浙的姓氏如潘、丁、沈、项、应、缪等不仅数量少,而且人口不及福建的陈、郑等大姓人口。过去有学者提出福建的姓氏源自中原不能证明福建人来自中原,很可能是越人汉化时改用中原的姓氏。此说在逻辑上本有漏洞:如果越人没有接触到中原人,如何想到改用中原姓氏?如果来到福建的中原人不占多数,无法取得主体地位,如何迫使越人改用中原姓氏?近年来分子人类学家通过检测基因发现,现在福建人Y染色体中的O1单倍体群比例很低,甚至比浙江人还低。福州人和客家人的O1单倍体群频率在福建人中又特别低,在中国南方人中显得很突出。O1单倍体群是越人的标志,集中分布在江浙地区说明福建人源自越人的血缘很少,福建人的父系比浙江人还接近北方汉族。⑤这就与姓氏地理的闽浙差异完全吻合,姓氏通过父系传承,因为浙江人父系中来自中原的比例不及福建,所以导致其源自中原的姓氏比例不及福建。

    中原每逢战乱,豫东大平原受到冲击最大,而顺淮北诸河南迁到江淮地区的交通极为便利,江淮之间的分水岭很低,又可以再迁往长江沿岸,因为河南最靠近江淮西部,所以古代的河南人迁往江淮西部和江西最多,再从江西迁往福建,这就是中原姓氏多见于现在闽台而非江浙的原因。江浙地区在春秋时期就有吴、越两大强国,所以原来人口多而且汉化早,源自越人的姓氏更多。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卷八引《顾氏谱》说汉初东瓯王摇别子为顾余侯,后裔为顾氏,顾氏从古至今聚集在江浙。江浙地区又接纳了很多从山东南迁的人群,所以南迁江西是中原人最佳的选择。福建多山,土著人口少,中原人在此遇到的土著阻力较小。特别是唐末王潮、王审知从中原入闽,建立了福建第一个汉人政权,使得福建迅速接轨中原文化,确立了中原移民在福建的主体地位。这次从中原到福建的长距离迁徙在中国历史上也很罕见,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否定福建家谱祖述光州的真实性。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从河南到福建的千年移民大势,陈、王等姓在唐代之前就已经是福建大姓了,《陈书》卷五十三《陈宝应传》说:“陈宝应,晋安候官人也,世为闽中四姓。”《隋书》卷四十八《杨素传》说:“泉州人王国庆,南安豪族也,杀刺史刘弘,据州为乱。”所以我们既要承认陈元光、王审知的重要地位,又要看到现在福建家谱把祖先全部追溯到唐代人名下确有一些夸张成分。

    闽方言的一些词汇与北方话类似,而不同于浙东南的吴语和粤语,比如“骂”字见于闽语区大多数地方,但是浙东南吴语说“凿”,粤语说“闹”。再如“抱”,粤语说“揽”或“供”等,浙南吴语说“挟”或“驮”等,闽语说“抱”。再如“想”,浙东南吴语说“忖”,粤语说“恁”,闽语说“想”。再如“蹲”,从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到闽西北的光泽、邵武、顺昌,再到闽南语,都说“跍”,明显有一个条带,条带两边的吴语和湘语、客家话不说“跍”,⑥这个条带恰好是中原人南迁福建的路线。湖北东部紧邻信阳,信阳原来或许也说“跍”。这些词语见于海南和两广闽语,说明宋元时期的闽语就有。这些词语是生活词语,不太可能是传自书本。这些词语像楔子一样,从中原伸入福建,很可能就是唐代的光州移民带来。

    此外还有一些闽语特色词汇虽然不见于现在的中原话,其实是典型的中原古汉语。闽语保留的很多古汉语词汇也不见于东南其他方言,比如现在闽语把筷子说成箸,把柴禾说成樵,把肚子说成腹,把喝说成饮,把饿说成腹枵,把锅说成鼎,把抓说成撩,把走路说成行,把黑说成乌,把东西说成物件,把掉说成落,把怕说成惊,把晚说成晏,把睡觉说成眠。⑦其中个别词汇也见于东南其他方言的部分地区,但是闽语保留了更古老的读音。比如北部吴语说“筷子”,南部吴语的某些地区也把筷子称为箸,但是读成(tsi),而闽语读成(ti),可见闽语保留了上古汉语声母知端合一的特点。

    中国三百大姓中集中分布在岭南地区的姓氏有:黄、何、梁、苏、钟、卢、陆、韦、秦、黎、莫、蓝、覃、符、兰、卜、蒙、阳、古、麦、农、练、官、揭、巫、植、邝、冼、利等。除了最大的黄、何、梁、苏、钟等姓源自北方外,多数姓氏是源自岭南土著的特色姓氏,在岭北很少看到。再除去大姓中源自土著的因素,岭南姓氏源自北方的比例更低,这和福建差异很大,而分子人类学的基因检测结果也与之完全符合,金力院士主持的研究还证明,福建、云南汉族的父系血缘源自北方汉族的比例高达九成,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汉族的父系血缘源自北方汉族的比例不超过八成,但是广东汉族的父系血缘源自北方汉族的比例不超过七成。⑧因为岭南源自中原的人群比例不及闽、浙,所以岭南源自中原的姓氏也不及闽、浙。因为广东人特别是广府人的血缘来源不同于中国南方其他人群,所以相貌也和中国南方其他人群有明显差异。

    赣闽粤交界处的客家人不同于广府人,分子人类学家对福建长汀的148个客家男子做了遗传分析,发现客家人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与中原汉族最近,又偏向于苗瑶语族群中的畲族,而其他南方汉族偏向于侗台语族群。混合分析发现,客家人数据结构中汉族结构占80.2%,类畲族结构占13%,类侗族结构占6.8%。客家人的主要成分应是中原汉人,畲族是对客家人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与客家话中的苗瑶语特征相印证。⑨客家人来自北方的成分比广府人高,形成时间晚,客家话比粤语更接近北方话。

    三、从南阳扩展到西南的姓氏

    中国三百大姓中,主要集中在湖南及西南的姓氏有杨、罗、唐、邓、彭、田、谭、雷、龙、段、贺、尹、易、文、聂、向、伍、骆、欧、欧阳、路、牟、滕、冉、喻、简、蒲、桂、娄、全、匡、敖、银、木、和等。除去源自南方土著的姓氏,最大的几个姓都是源自中原。

    源自中原的西南大姓中,除了杨姓源自山西,罗、唐、邓全部源自南阳到汉水一带,罗国原在今宜城,唐国在今随州,邓国在今襄樊。邓国虽然原在襄樊,但是中古时期最著名的邓氏是源自新野的邓晨一族,襄樊、新野、邓州邻近。南阳也在汉水流域,周人统称为汉阳。周朝在汉水北岸分封有诸多国家,统称为汉阳诸姬,而汉水之南则鞭长莫及。汉魏时期的南阳郡包括湖北省北部,说明南阳与汉阳一体延续到中古时期。现在南阳和襄樊、随州虽为省界分隔,文化上仍然关系密切,西南官话鄂北片很接近河南话。唐、罗、邓等姓原来在中原的西南部,又扩展到了现在中国的西南部。因为汉水流域和淮河流域中间有桐柏山、大别山阻隔,所以汉水流域的姓氏自然向长江中上游扩展,而不像淮河流域的姓氏向长江下游扩展。

    源自中原的西南大姓在数量上不及东南,这是因为原来中原西南的人口较少,而且有强大的楚国崛起于江汉地区,很早就吞并了南阳诸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栾贞子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楚国虽然在军事上比较强势,但是楚国正是通过汉阳诸姬才加速汉化。汉阳诸姬成为楚人,又在历代楚人西迁的浪潮中来到西南。楚人在战国时灭巴、滇,疆域扩展到西南,东汉时期的四川盆地东部楚人居半,《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说:“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江州县在今重庆市,其东多有楚人,姿态敦重正是北方的中原民性。元代以后的湖广填四川不过是楚人西迁的延续,继续强化楚文化对西南的影响。其实影响西南的楚文化源自中原西南的汉阳诸姬,所以我们说现在中国西南汉文化的源头在河南西南部。

    四、从豫北扩展到华北、东北的姓氏

    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及东北的一些姓氏,也源自今河南省境。比如宋、范、石、申、商、温、卫、樊等。

    宋姓源自宋国,商姓源自商朝,都是源自河南境内。商末都城长期在安阳,商丘也在河南东北,导致现在中国的宋、商二姓主要分布在华北的东北部到中国东北。据前引袁义达之书,现在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现在商姓前三大省是河北、黑龙江、河南。

    卫姓源自卫国,卫国都城虽然迁徙四次,五个都城依次是沫(在今淇县)、曹(在今滑县故治)、楚丘(在今滑县东)、帝丘(在今濮阳)、野王(在今沁阳),全在今河南省北部。据前引袁义达之书,现在卫姓第一大省是山西,显然因为山西临近河南北部。卫国有大族石氏,为卫国大夫石碏的后裔。后来虽然有多个民族融入华夏的石氏,但是其主要源头是卫国的石氏。据前引袁义达之书,现在石姓前五大省是四川、湖南、山东、河南、河北。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西南夷》说:“西南五姓蕃部,曰龙、罗、方、石、张。”⑩可见四川、湖南等地的西南石氏多源自西南土著民族,但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石氏多出自华夏。历史上还有来自中亚石国的胡人及突厥人等外族改姓为石,但是他们的后裔主要在中国西北而非华北东部。

    现在河南西北部还有温县,即来自古代温国。温县西北的济源市境内还有古国樊国。这些国家都在河南的北部,所以这些姓氏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前引袁义达之书,现在樊姓第一大省仍是河南,其次是邻近河南的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湖北、河北等省。陕西、山西仅次于河南,正是因为樊姓起源于河南省西北部。

    范姓虽然主要源出晋国范氏,但是范氏在晋国内斗中失败,逃往齐国西部,即今河南最东部的范县,所以现在范姓主要分布在华北。据前引袁义达之书,现在范姓前三大省是河南、安徽、山东。申国源自西周时期西北的申戎,但是西周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市境内又建立了一个申国,为周宣王分封其舅建立。据前引袁义达之书,现在申姓第一大省仍是河南。

    源自河南北部的这些姓氏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主要因为这些姓氏的发祥地多数在黄河以北,所以在历代战乱时,不能像河南南部的淮河流域、汉水流域姓氏那样很快迁往中国南方。

    五、结论

    通过上文考证不难发现,现代中国姓氏分布基本来源于周代中原地区的古国分封。原来在河南东南部淮河流域的古国姓氏,在汉魏六朝时期越过低矮的江淮分水岭,很快扩展到长江流域,再逐步扩散到东南沿海,成为现代中国东南姓氏的主要来源。原来在河南西南部汉水流域的古国姓氏,逐步扩散到现在中国广阔的西南地区,原来在黄河以北的古国姓氏现在多分布在中国北方。现在中国东南、西南、华北三大姓氏区,就是中原姓氏区的扩展。

    其中河南东南部向江、浙、闽、粤的姓氏大扩散尤为突出,不仅迁徙距离长,迁出数量多,而且是闽语、客家话地区的主流姓氏,在粤语地区也有很大影响。这些姓氏又在唐宋以来的千余年间大量扩散到海外各地,成为影响世界的姓氏。从淮北到江淮、江南、江西北部基本都是平原,这条千里大通道是中原姓氏向东南大幅扩展的地理基础。宋代以来的中国东南因为战争较少,理学发达,经济发达,所以产生了中国最发达的宗族组织。各大宗族标榜姓氏郡望,所以现在中国东南甚至南洋等地的华人民居门口,还常用大字书写“颍川”“荥阳”“江夏”“汝南”等著名郡望,外人一看就知主人是陈、郑、黄、周等姓。

    来自中原的姓氏是现在中国东南姓氏的主流,唯有江浙地区留下不少越人姓氏。另外岭南很多姓氏源自土著越人,齐鲁姓氏历史上曾有向江南的扩展,近代有向东北的扩展,西北边疆历史上接纳了不少来自游牧民族的姓氏。但是这些边疆地区的姓氏,无论在人口数量还是分布范围上都不能和中原姓氏相比。现代分子人类学家检测发现,历代侵入中原的外族并没有改变汉族的主要血缘。绝大多数入侵中原的外族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原姓氏在人口数量和分布范围上的优势,更要看到其在文化地位上的优势。即使是拥有军事权威的入侵外族,也最终接受了中原的华夏文化,改用中原姓氏、郡望、族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华夏子孙遍布世界,源自中原的姓氏也走向四方。每一个姓氏都铭刻着炎黄子孙对中州故土的古老记忆,承载着先辈前贤给予血脉子孙的优良传统。正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全世界最宝贵的姓氏郡望与宗族伦理传统,才使得我们民族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注释

    ①赵世纲:《论裴李岗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地位——为纪念裴李岗文化发现30周年而作》,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论裴李岗文化》,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6—56页。韩建业:《裴李岗文化的迁徙影响与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先秦考古研究:聚落形态、人地关系与早期中国》,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71—172页。②袁义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袁义达:《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③胡阿祥:《中古时期郡望郡姓的地理分布》,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④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4页。⑤李辉:《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人群的消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⑥曹志耘主编《汉语方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6、129、153、135页。⑦曹志耘主编《汉语方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9、97、98、109、110、112、119、131、138、146、155、158、175、183页。⑧金力:《写在基因中的历史》,收入韩昇、李辉主编《我们是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5页。⑨李辉、潘悟云、文波、杨宁宁、金建中、金力、卢大儒:《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遗传学报》2003年第9期。⑩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中华书局,1999年,第120页。

    责任编辑:王轲

    相关热词搜索: 周代 河南 姓氏 中国 来源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