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人人都有个高雄故事

    时间:2020-12-15 07:52: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雄自古就是座移民色彩强烈的城市。明清时期,汉人在这块土地上零星开垦;日据时期,日本人有计划地将高雄建设成港口都市,紧接着台湾开始“十大建设”,高雄成为劳工城市,吸引各地的台湾人在这里就业、安家。

    这是10个人和高雄的故事。

    这些人中有地道的高雄人;有因工作关系,和这座城市有密切关系的外地人;也有已经生活在这座城市几十年的新高雄人,还有刚刚移居才两年的新移民。

    借着他们和高雄的故事、他们眼中的高雄,也勾勒我们心中的高雄轮廓。

    齐柏林,空拍摄影师

    最爱空拍高雄

    因为向往天空,喜爱高空视角的风景,齐柏林累积了超过20年的空中摄影资历,其导演的纪录片《看见台湾》获2013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从早年的胶片相机到现在以专业摄影系统进行动态录制,他是台湾少数的空中摄影工作者之一。

    他连续十年替高雄市进行a空拍。在拍摄《鸟目台湾》系列短片时,他惊呼,这个过去不那么起眼的高雄,“看起来超乎想象的出色” ,“得天独厚的环境,建筑和环境间的对应很和谐、漂亮”。在他眼中,高雄像是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 女子:“从海上看高雄,这是一个国际化的港都;从寿山看高雄,它被绿色的山头所围绕,优雅宁静,高雄同时又是一个现代和历史并存的都会。”

    陈彦博,极地超马选手

    最爱在爱河边奔跑

    台湾极地超级马拉松选手陈彦博,学生时代就经常到高雄参加比赛。高雄舒适的天候和当地朋友的热情,给了陈彦博对高雄最初的印象。满世界参加极地超马之后,他对高雄的认识,有了更深的层面,在他看来,高雄是台湾第二个准备成为国际都市的城市,“路很宽、路牌上有清晰的中英文指示标志,不管靠山还是靠海,都有很完备的硬件设施。”

    去年,陈彦博受邀拍摄高雄城市宣传片《看见高雄 坚持向前》,两天的时间,他跑遍了高雄许多著名景点,茂林得乐日嘎大桥、田寮月世界、大树旧铁桥、中都湿地公园、茄萣情人码头、澄清湖、爱河真爱码头、兴达港、高雄港等等。

    陈彦博说:“傍晚在爱河边跑步,可以边跑边看风景,跑完步就能走路到附近夜市吃小吃。白天,可以搭车去高雄大桥,那里靠山,山景美不胜收,人又少。只要跑鞋穿在脚上,哪里都可以去。”

    杨翔茗,商圈管理者

    最爱新堀江

    杨翔茗的身份是新堀江商店街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执行长,相当于新崛江“城管”,负责帮高雄市经济发展局协调、管理新崛江商圈。由五条街组成并自发形成的新堀江,是高雄26个商圈之一,其消费主体以年轻人为主,是南台湾最大最著名的舶来品销售地。商圈内有新潮流行的服饰、珠宝、钟表、化妆品、美容院、电影院等店家,也有咖啡店、美式快餐店、日式快餐店等餐饮店家及各式各样的摊商。

    新堀江街上摆着的小摊子,很多都有一二十年了,杨翔茗和他们的关系像老朋友,他会每天和他们闲聊家常,听听他们的抱怨,处理店家之间的小纠纷。因为人流量极大,新崛江的地价是高雄最贵的,一坪大概新台币260万。一楼店面的房东受益于此,可是楼上的住户则不然。杨翔茗他们也会照顾楼上住户的感受,除了保证不让他们居住在一个脏乱的环境中,也力所能及帮他们解决一些事情。“我们是后来者,这里原本就有居民,不能因为有了商圈而打扰他们的生活。”

    看得出,杨翔茗很热爱也很享受自己的工作,他说“我一年跑好几个商圈,还是觉得我们新崛江最有人情味。一是不会哄抬价钱,二是不迎合客人——观光客来,不管是大陆的、日本的、新加坡的我们都欢迎,可我们也不会特地迎合某一个群体。”采访时,杨翔茗一直替高雄叫屈,“其实我们高雄是全台湾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它是海港城,天气虽然热,但有海风。高雄市其实很可惜,有才华却没有发挥出来,路很宽,民风也好,人又比台北还要有人情味。”

    陈素云,设计师

    最爱大冈山

    陈素云原本从事护理工作,因为向往艺术创作,十几年前受到绘画老师的启发,和丈夫林宏一回到高雄市郊区大冈山上的老家,创立了“云起时”艺术空间,为爱好艺术的伙伴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也从事手染衣设计工作,过着闲云野鹤般的快意生活。之后,因为遇到生命中的挫折,人生陷入低谷,幸运的是在身心灵课程的指引下,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快乐。也因此,“云起时”可以说是高雄身心灵人士聚集之地。“云起时”的空间以海边漂流木和厚实质朴的枕木,依着既有的地形林相,打造出绿意满盈,成了喜欢灵修的高雄人放松身心的好地方。据说,也有上海的游客不远千里来这里上课,为心灵按摩。

    作为地道高雄人,陈素云最爱的自然是老家大冈山的幽静。她说,站在“云起时”的大露台远眺城市,自有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快乐。

    郭建良,摄影师

    最爱高雄港风情

    有20余年摄影经验的郭建良是高雄新移民,身为台北人的他移居高雄两年。以职业发展来说,台北于他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为何会在不惑之年移居高雄?原来,10岁的孩子身体过敏,他希望高雄晴朗的天气、舒适的环境能改善孩子的过敏体质,而且父母早在10年前已移居高雄,三世同堂其乐融融。

    郭建良说,高雄是除了台北之外他最熟悉的城市。这两年居住高雄后,更是发觉高雄的转变,他甚至用“光与热”来形容高雄,“原本是世界第三大货柜港劳力密集的工业城市,从繁华尽褪到现在慢慢增温转型,可以看到许多改变:公共建设增设不少;艺文及地方民俗活动变多了;居住环境的改善;夜晚的街道不会让你感到孤寂;人像阳光一样热情。一切都在改变,往正向改变……”

    因为喜欢拍摄,他扛着相机走过高雄许多地方,他最喜欢高雄港的周边,他说,“水域让城市随时有着不同的风貌,来往的船只总是让人惊奇。城市的天际云彩也让人神往。”

    李绍荣,画家

    最爱驳二

    高雄有李绍荣儿时的记忆:在稻田间、竹林里玩乐打闹;邻居之间相隔好远,偶尔才能听到远林的狗吠声;打赤脚拉竹筏过河上小学。在他求学时代,高雄除了高雄医学院,没有其他大学,已经穷得前胸贴后背的父母,辛苦赚钱让他到台北上学。

    目前居住在台北的他说起高雄,满是眷恋的口吻,“高雄全年温暖,气候好。地方空旷,街道宽绿意盎然。而且房价合理,生活歩调缓慢,物价相较台北低很多,是享受退休生活的好去处。”这几年,只要有机会,他总往高雄跑。

    大概和职业背景有关,李绍荣最推崇驳二艺术特区。“高雄市政府非常积极经营含驳二在内的高雄港周边。我有位朋友已经去那投资开了家 Cafe & Gallery。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当然也想在驳二做些 Arts & Life Style 的产业。”

    宓雄,艺术总监

    最爱十鼓桥糖

    1960年代出生的宓雄,是上海来的台湾女婿,移居高雄已将近三十年。近十年,他频繁往返于大陆的诸多城市和台湾,虽然在上海也有房产,可他还是喜欢在高雄的生活。

    因为经常招待来自大陆的朋友,也希望有吃到安心食材的地方,他在住家的隔壁开了名为“六九便利修”的佛图网概念楼。他说高雄的日子,给他一种安顿,没有太多欲望的感觉,即便是在一楼的轻食餐厅洗碗,洗着洗着,也会忽然觉得好开心。

    画家出身的宓雄,对表演艺术也十分敏感,非常喜欢台湾的优人神鼓,也因为这样,十鼓桥糖文创园区是他推荐的地方。“十鼓将近百年历史闲置的糖厂仓库、防空洞、火车轨道等利用空间再造,一方面保留台糖历史原貌,另一方面也为鼓乐艺术注入新生命,很值得去走走看看。”

    简秀芽,文化艺术空间主人

    最爱自己的空间

    高雄是简秀芽的第二故乡,她在这里生活了35年。即便是整个高雄都在大力发展文创的现在,要开一个160坪的复合式文化艺术空间,都需要一些勇气,何况三十几年前。所有人都警告简秀芽,“这里可是文化沙漠”。“可是我需要这样一个场所,”简秀芽淡然的表情中带着坚毅,因为本身的兴趣就是逛艺廊、喝茶、到大舞台听音乐分享与讲座,所以不论旁人多么难理解自己开店的初衷,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念想。也是心中这份难以言说的笃定,让御书房坚持走过了31个春夏秋冬。对文化、艺术有兴趣的高雄人,没有谁不曾受惠于此。

    “也是经过一段时间,我才发现自己喜欢和土地、环境有关的东西。高雄有一种接地气的感觉。这么多年,我最喜欢高雄的人。”御书房是简秀芽眼中高雄最美的地方,在这里,她接触不同世代的高雄人,感受他们的热情和真诚。

    谢一麟,文史工作者

    最爱哈玛星

    别人介绍谢一麟时,都说他是高雄文史通。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和高雄这块土地有关。他是“打狗文史再兴会社”的总干事。“打狗文史再兴会社”是个NGO组织,2002年成立是为了保护哈玛星百年前的历史建筑不被政府拆毁。哈玛星于日据时期填海而成,是高雄最早的现代化街廓,也是全台罕见的日据时期商业聚落,包括明治制果配给所、佐佐木商店和高级料理店“一二三亭”等建筑,极富历史及文化价值。在哈玛星的建筑得以保存之后,“打狗文史再兴会社”更成为大高雄各地关心文史保存与再生的朋友共聚相会的平台。

    他们制作《哈玛星时空旅图》、《盐埕漫步地图》,让到这个片区的人,用散步或者骑车的方式慢慢体会这里的历史。因为有人参观,也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居民因此认识到,原来保存老房子,除了文化的意义也可带来经济的价值。

    谢一麟不喜欢别人把自己做的事叫做“文创”,因为太多人把做个杯子、印件T—shirt当成文创,“可能有人把我们做的地图印在包包上,他也是做文创,可是他不懂哈玛星的历史,不懂背后的故事。现在高雄市政府也在大力推行文创,文创的根基是什么?是历史,是当地人的生活和故事。现在高雄在做‘亚洲新湾区’,盖了展览馆,推行会议展览服务,有当地的特色,有百年前、甚至更早之前留下的东西,观光才会更有层次,也才能盘活周边各种旅游服务业,大型会务赚钱,民宿赚钱,出租自行车的人赚钱。这才是好的局面。”

    纪华朗,酒吧老板

    最爱酒吧夜生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及越战爆发之际,高雄港成为美军的中转站,美军把爵士、披头士等那个年代的美式酒吧文化带到了高雄,那时,纪华朗十几岁,深受那个时代音乐的熏陶,他非常喜欢爵士和蓝调。因为不想在工作中弹奏自己不喜欢的音乐,钢琴手纪华朗在1990年开了家以Live音乐表演为特色的酒吧,许多知名歌手如黄小琥、康康、杨培安等,都在这家酒吧驻唱发迹。

    因为产业转型,许多原本在高雄工作的人都跑到大陆工作,如今高雄酒吧的经营状况大大不如以往。在20年前,高雄经济景气的时候,也是酒吧的“战国时代”,小小的高雄有六七十家Pub,像蓝色狂想派这样有现场驻唱的酒吧就有将近20家。可这也带来了恶性竞争,大家都请大牌艺人驻唱,“猛药”下太多了,排场越来越多,自然撑不下去。

    “蓝色狂想派有点像是摇篮,让很多歌手在这里磨练舞台经验。南部没有很多表演的机会,歌手的养成很不容易,出名了之后,自然都到北部发展。现在高雄能给音乐人表演的地方越来越少,许多音乐人前往台北或者到大陆发展。”即便是这样,纪华朗还是选择留守,毕竟他对高雄和这块土地所生长出的融合了美式、菲律宾风格,可又有海港风味的音乐,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相关热词搜索: 有个 人人都 故事 高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