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蒋介石关于抗战胜利时间的估计及其变化

    时间:2021-01-20 08:01: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对抗战胜利时间先后得出1938年、1941年、1943年、1944年等多种估计,尤其以1943年和1944年论及最多。抗战胜利时间的多变,既表明持久抗战下蒋介石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也是蒋介石对战争发展趋势的战略判断和政治信仰取向的外在反映。同时,它也是抗战结局底定与进程变动的映照和中国抗战深度融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影响的表征。

    关键词 蒋介石,抗日战争,胜利时间,变化

    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22-0020-10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战争形势的发展及中日两国国力的差距,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悬殊使国共两党均逐渐意识到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进而形成了各自的持久战战略。学界对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战略及二者之间的比较均有深入的探讨和阐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国共两党各自持久战战略形成的过程;比较国共两党持久战战略的异同;对国共两党持久战战略的评价。①持久战战略作为抗战的基本战略作用毋庸置疑,但究竟持续多久却是抗战时期上至两党领袖,下至普罗大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国共两党领袖对此问题的认识更具有指标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仅对中共方面有所涉及,②对国民党尤其是蒋介石如何看待抗战持久时间及国共两党关于此问题的比较论及颇少。本文就蒋介石对抗战胜利时间预估的变化过程及其评估的依据略作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国共两党领袖对这一问题的异同,以期从更为具体和微观的视觉审视并加深对持久战战略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解构。

    一、欧战爆发前蒋介石对抗战胜利时间的估计

    卢沟桥事变初起,中日战局发展态势并不明朗,战争究竟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1937年7月8日,蒋介石得知卢沟桥事变后,在日记中记载:

    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逼使我屈服乎?抑将与宋哲元为难乎?迫使华北独立乎?我之决心迎战,此其时乎?然此时倭实无与我开战之利也。

    显然,此时蒋介石对日本将战争仅局限在华北还是全面开战,乃至中国是否决定迎战均有所犹豫,甚至认为日本这时对中国开战并无实利。此后,战局扩大之势日益明显,7月12日,蒋介石与汪精卫会商,认为战事“势必扩大,不能避免”。8月7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国防党政联席会议至午夜,决定主战并制定抗倭战术。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之要诀在于:

    深沟广壕,坚壁厚盖,固守坚拒,乘机袭击,大敌则避,小敌则捕,再加以负伤不退宁死不屈之精神,制敌死命,全在于此。

    8月13日,上海淞沪会战的早晨,蒋介石还预估:

    倭寇战争持久之时期,约可一年。余当以战术补正武器之不足,以战略补正战术之缺点,使倭寇处处陷于被动地位。①

    这是笔者所见蒋介石对中日战争持续时间最早的估计材料。显然,蒋介石对中日全面开战后的严峻形势及对中日战争的严酷与持久还预估不足。

    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蒋介石的抗战方针与政策调整加速,国共合作进程也加快并最终确立。战争之初,日军攻势猛烈,中国丢城失地,大片国土沦陷,中国勉力苦撑。至1938年初,战争形势的发展已经显示中国要单独战胜日本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时的蒋介石时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借美苏英等国际力量的介入以帮助中国尽快战胜日本。为此,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在抗战之初就制定了“南联英美,北结苏俄”的外交政策。②尽管蒋介石在1938年2月5日的日记中也曾说:

    抗战最后胜利,不在于国际形势,而在敌我本生之持久力,与其内部之团结力谁强也,我惟自勉而已,何必求人。③

    但其在抗战周年纪念日告世界友邦书中则指出:

    和平为不可分,孤立为不能有,惟有共同努力,制止侵略,乃能维护世界正义与人类文明幸福。④

    蒋介石意识到中日战争与世界政治格局紧密相连,期待英美苏等国参与解决中日战争。由此,中日战争结束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就与美苏等国介入中日战争密切相关,蒋介石也将国际形势的变动与中国抗战胜利的时间联动考虑。

    由于日军在东北驻有重兵,且苏联与日本在意识形态及满蒙均存在利益冲突,蒋介石一直期望苏日爆发战争,借苏联力量加速中国抗战的胜利。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加快谈判进程并于1937年8月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曾乐观地认为“苏俄终将加入对日战争”。⑤此后,蒋介石对日苏关系极为关注,凡是关于日苏之间的有关交涉和行动均与苏日可能发生战争相联系。特别是1938年7月,日本与苏联在张鼓峰等地发生武装冲突,蒋介石对此事极为关注。8月,苏日签订“张鼓峰停战协定”,蒋介石对此深感遗憾:

    倭俄于此三年内,再无加入战争之望;英美虽对倭竞争造舰,但于此三年内,亦绝无干涉中倭战事之望,此时大势更明,应速定五年抗战计划。⑥

    该计划包括六个方面:

    甲:巩固根据地;乙、改造经济;丙、改造政治;丁、改造党与军;戊、改造教育与社会;己、组织单纯政府,实行三民主义,以期自力更生,独立抗战。⑦

    鉴于苏日之间暂时不会爆发战争,直接影响到蒋对抗战胜利时间的估计。按照蒋的这一表述,1941年前日俄战争不会爆发,中国的抗战至少要持续到1943年。

    在欧战爆发以前,蒋介石在各种公开讲话中极少提及抗战胜利的时间,其文告、讲话、训词及函电中均侧重于分析战争形势,认为只要持久抗战,最后一定能够胜利,以鼓舞士气为重,但持久到何时一般并不提及。如193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分析中日形势,认为日本政略与战略均已失败,从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及经济等各个角度来看,中国抗战必然取得胜利。但何时取得胜利,蒋介石是这样阐述的:

    我们认为抗战建国的工作,是没有时限可定的,五年不成则十年,十年不成则百年,一天不达到目的,我们就一天不停息。⑧

    相关热词搜索: 蒋介石 抗战胜利 估计 变化 时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