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对内蒙古科学发展环境与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时间:2021-01-29 07:52: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提出的基本发展路径。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在自治区发展原则上,强调“要着力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具体到内蒙古的实际工作,具体到各级盟市、旗县,在内蒙古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约束下,怎样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面临各种矛盾、解决各种矛盾的时候,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内蒙古未来发展需要从操作角度解决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趋势,是科学发展的第一步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

    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我们也经常会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为内蒙古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究竟是什么?在这些机会背后又隐藏了些什么危机?从现实和长远来看,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机会?这是我们在继续发展前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

    宏观环境特别是机遇是客观的,从中找出对内蒙古来说有决定影响的因素,是确定自治区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基于内蒙古现状及发展目标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有以下三个要点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

    一是我国全社会已经基本上摆脱了资金短缺的局面。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对金融和企业制度的调整采取了渐进式的变革方式,加之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金融系统的改革开放相对保守;另一方面企业对资金的刚性需求长期存在,社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难以满足,导致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处于社会资金供给短缺的状态,贷款难、融资难,寻求社会多元投资更难;特别是对于以能源原材料为工业基本构成的自治区而言,自身财力有限、外部资金进入受自治区经济结构、资金渠道限制;所以,长期受社会资金不足的困扰,甚至在融资上产生了盲目引资、不计引资成本等资金“饥渴症”的非正常状态。

    近年来,无论是我国社会资金供给总量,还是各个渠道的资金供给便利性都较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化,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资金相对富裕,即便是对应于比较热的投资需求,各类资金在资金运作的规制之下,投入的总体状况处于项目需求不足局面,私募基金等一些类别的资金落地较少;二是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国际化,企业融资可供选择的市场不断扩大,比较典型的是IPO融资几乎已经实现全球化;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投资、产业基金投资、境外投资较之以往日益畅通,财团投资、产业基金、行业基金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投放方式不断涌现;四是单位项目的贷款额度较以往逐步扩大,由千万元为单位已经上升到以亿元、十亿元为单位。五是民间资金存量寻找投资去向的冲动逐渐增强,尽管有政府、机构投资对这部分资金的“挤出”作用,但它们仍然在不断地寻求自身的渠道。

    虽然目前尚不能断言社会资金供给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观,但短缺的局面可以说已经基本结束。当然,我们同时也看到,金融领域的操作较之以往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

    我区是一个经济发展后起的地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从微观层面看,新兴工业的发展一方面要考虑能够快速形成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兼顾企业长远的持续获利能力,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技术路线上必然选择较为成熟的先进技术,在企业组织上也应该选择大型化的模式以获得成本的低廉和对市场影响力的最优。以往这种选择存在资金限制,但上述环境变化则表示大规模资金、低成本资金的市场供给已经可以实现。

    多元化的资金市场带给我们一系列新的课题,如:如何找到并获得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金?如何选择资金为我们的目标服务?在资产基础薄弱的环节上如何融资?等等。这些问题意味着,在这样的资金环境下,如果仍然以短缺时代的心态不加选择地求取资金,或者难以获得社会资金,或者会对企业的发展和自治区整体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融资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行为。目前,区内一些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变化,并积极着手多渠道、多方面寻求低成本资金,一些企业、项目成功,也有一些企业由于选择不当受到了很大损失;而且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随着能源、重化工等行业的发展,经济对资源的依赖加剧,市场竞争加剧也使大规模农副产品加工转变为资源依赖型产业。2001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今,已经进入了能源重化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点即便是不去分析各种数字,我们也可从连续多年的电力供给紧张,煤炭、油料等基础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住房、汽车等终端消费热度不减等现象直观明确地判断出来。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来看,由煤炭、原油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来提供人们生产生活的能源暂时不可改变;从国际趋势来看,新能源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受技术、成本、发展中国家发展压力等等因素的影响,注定是一个漫长路程,这意味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长期会处于市场稀缺状态。由于城镇化的作用,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汽车制造、房屋建设、道路建设等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这类资源及其后续产业如电力、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处在市场需求的高潮状态。而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长远预期下,无论对市场如何进行干预,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需求刚性将使这个市场保持基本热度。在这个市场,就内蒙古而言,更多的是需要考量在长期的市场刚性需求和国家调控之间寻求的平衡问题。

    由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激烈竞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已经与土地的有限供给形成矛盾,粮食及其加工品的运输给铁路造成压力的不断增长说明了这个状况,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受到重视。从目前趋势看,粮食深加工沿两条路径进行,一是通过淀粉这个中间环节进一步深化为糖、醇等最终产品,二是通过直接发酵转化;从技术上分析,这两条路径都需要单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为了获得稳定供给的原料、降低成本,加工企业一般会选择原料主产区,大规模的单体加工生产线同时也要求能源供给的充裕,形成对资源的整体依赖;畜产品加工的整体趋势也是如此。

    资源型行业的社会综合效益与其它行业相比相对较少,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仅仅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间阶段,特别是以旗县为单位、粗放的、资源低级生产的大干快上,对资源的长期持续利用是一个重大打击,产业的长远生命力会受到威胁。特别是,如果一个地区长期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外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这一变化和机会背后隐含的危机。

    我区是资源大区,长期以来,在国家宏观环境的左右下,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开发没有获得其应有价值,进入新的发展模式后,客观说,虽然有抓住了有利时机的因素,利用了我们不仅拥有能源,还拥有大量的“低生产力土地”的综合优势,立足现实,在开发模式上创新、在引资合作上创新、在运行机制上创新,推动了以能源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但考虑到煤、电的开发、“煤从空中走”等战略的长期实施,实际上市场的拉动、多元投资格局的形成、资本的趋利性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是不是可以说在产业的选择上我们是“被动的”;甚至从投资主体上分析,我们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出这个结论。更为严重的是,从全国看,不仅仅同样是资源富集区的周边省区也在走与我们相同的道路,区域之间的竞争在这个变化下成为我区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是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已经从宏观层次延伸到微观层次,调控力度空前,而且近中期将保持这样的调控力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此起彼伏,但以往大多集中在货币发放、利率、进出口等宏观手段上。但近年来从房地产“国六条”及随后颁布的“十五项措施”开始,到对电力等建设的大力审查、严令停建,到对煤炭生产的严格管理、关停并转,到计划将“绿色GDP”纳入对政府主管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央政府直接干预了敏感行业的微观运行,国家调控手段、调控方式的细化以空前的方式运行。但观察我国各省的发展,另一个事实是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在各省市打了很大的折扣,调控的实际效果不尽理想,甚至有些控制不住的迹象。这种状态的趋势性判断是:考虑一,按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调控路径,松紧交替的调控进程已经走到了尽头,但参考国际经验、大力调控与自由发展的波浪起伏是一个基本路径,所以,如果本次调控效果确实不理想,加大调控力度是中央的必然选择。考虑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成熟,相关经验大大丰富,中央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在今后一个时期选择科学的、有效的调控方式的预期比以往要加大;所以,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经济在未来的可控性将有所增强。

    资源开发、高耗能产业发展等是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也是历来调控的重点,之所以如此,市场表现与长远利益脱节也是原因之一。政策风险的加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行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变化。

    二、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审视我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

    (一)对我区经济的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体系

    我区2003年来取得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各种评价中,需要阐明的是我区是一个大的经济体中的单元,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且,我们的基数小,所显示的领先,都是增幅、速度等相对指标;所以,不能用衡量独立经济体的角度和指标来衡量我区的发展效果,也不能用一类指标一统到底,对盟市和对旗县不去区别对待;对区域和行业不加区别;需要从我区实际来进行科学的评价。当然,作为国家的省区,在全国统一的要求下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但这样的基础和现实,更需要的是从自身条件出发,提出一个适宜的、科学的评价体制来指导未来发展。否则,在内蒙古具有特殊性的共识下,我们如果对这种特殊性的规律没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也会沦入盲目发展的陷阱。

    (二)强化协调发展理念,要注意控制与调节,实现自治区内部的协调

    目前,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方,基本上是以旗县区为发展单元,在大干快上的冲动下,在明确的实际效果推动下,自治区、市一级对旗县区的发展大多持鼓励态度,加速了旗县区的自我发展冲力。当前,短短的三年,尚无法显示出背后隐藏的问题,但可以预料的是已经出现的大规模重复建设,至少会导致内部的高度竞争,进而导致行业的整体困境。二是分散的布局对社会的发展将十分不利,目前已经显现出高速发展地区第三产业严重落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威胁,资源的有限性本质上就要求工业布局的严谨,如果每一处矿藏都就地加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陷入混乱。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对我区而言,协调发展,就是要以自治区为单位,加大调控力度,实现内部的合理布局。

    (三)关注长远利益

    科学发展的另一个环节在于“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我区资源开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更应受到极大的重视,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关注长远利益,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自身的长远发展能力,在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自治区的企业发展,形成未来自治区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关注产业的长远利益,不断延长产业链,应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把资源吃深吃透,细水长流。目前,我们已经有蒙西循环经济园区这样的国家级示范园区,它应该成为自治区的示范。

    (四)处理好央企、外部企业与地方企业与资源的关联关系

    如果我区的大部分煤矿、大部分电厂都是央企或者外省区企业,不仅我区的长远利益无从保障,就是现实利益也将大打折扣。因此要对区外企业进入的领域进行细分与控制。在环境变化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目前的融资渠道呈多元化状态,研究与分析资金来源与资源权属的关系,有选择利用社会资金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自2004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以往不同的是,科学发展观对自身的阐述是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的,这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有利。我区的发展套用温家宝总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所说“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相关热词搜索: 蒙古 对内 判断 环境 科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