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他有一片美好的心田

    时间:2021-02-21 08:00: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大约在1964年前后,我在一本刊物上读到一个独幕剧《月上柳梢头》,署名李心田。那正是突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四清”期间。这剧本虽然也以农村阶级斗争为中心,却又满有抒情气息,有几分诗意。我觉得挺新鲜,从此记住了作者李心田的名字。文革中不止一遍地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很喜欢,知道是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又去读原著,觉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口气连夜读完,逢人就夸好。那时并不知李心田是何许人,我尚在另册,没有条件也没有心绪去打听。

    第一次见到李心田已是1995年,我受邀参加他的长篇小说《银后》的研讨会。《银后》是以一位当红女明星为原型的。女明星是怎样走上明星之路的?又是怎样成为大富婆的?她怎样和党政官员打交道?怎样在商海里扑腾?她的婚变内幕和性爱真相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小报乐意“炒”而文化消费群很感兴趣的,李心田让这种好奇心在《银后》阅读过程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满足。这时我已读了他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对他形成了“儿童文学作家”的定位,想不到他陡然一转身成了这样的畅销书作家,而且一下子站上了畅销书的制高点。研讨时问他写作路子为什么来了个急转弯?他说:说不上急转弯,儿童文学还是要继续写的;就是还想练练另一种写法,初学乍练,请大家多多指教。问他怎么对女明星的生活这么熟悉?大家想挖出点内幕。他只是淡淡地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次接触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平易近人,质朴温厚,完全没有某些作家那种才气横溢、锋芒毕露的样子。得知他跟我是同乡,无形中多了一层亲切感。

    1998年又读到了他的长篇小说《寻梦三千年》,这是一本以高扬“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为主题的,内容严肃厚重、写法又富有探索性的作品。中心人物是某省社科院院长、哲学博士何之光。李心田巧妙地采用了AB式的双线结构,与何之光的升沉起伏经历相对应,先后用专章写到了周公旦、管仲、老子、孔子、屈原、嵇康、马寅初、王蒙等人物。描写的重点是知识分子和当权者的关系,也涉及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读这本小说时就像读一本以我自己为描写对象的书一样,全神贯注于小说内容,但我还是不由得为它的艺术风采所打动。书中古今对应又交织的双线结构,写意式的情爱描写,婉而多讽的喜剧性细节,都显出了作家艺术功力的老到和圆熟。原以为读者圈子很小,想不到在安徽某县做水利工程师的侄儿从我这儿拿去这本书,在他周围传开,大受欢迎,当地买不到,托我买了好几本寄去。

    1998年底,山东省作协聚会庆祝李心田创作50周年。我回顾他的创作历程,把他已出版的一些书名连缀起来,凑成了两段贺词,刚才竟然在一本笔记里找出了底稿:

    在一个《月上柳梢头》的黄昏,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庄重而迷人的声音,从此我成了你的忠实的读者。在妖雾迷天的“文革”暗夜,你高举《闪闪的红星》,给我和亿万读者以抚慰和鼓舞。改革开放的春天终于来了,另一个《黄昏来临的时候》,你手擎一株《跳动的火焰》,怀揣《随身携带的鉴定》,又带领我们去领略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参观《第六演播室》,也去观赏《屋顶上的蓝星》;去结识珠光宝气的《银后》,也去结识《夜间扫街的孩子》。你用长诗带领我们一同高歌《金色的花环》,也用小说引导我们一同思索为什么矢志忠于人民的一些党政军干部会蜕变《潜移》。你不愿在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停步,还把目光投向《神秘的帆影》,投向《卫星窥测不到的地方》。你带着我们跨上《梦中的桥》,哪怕《寻梦三千年》也要追寻那理想的境界。

    心田!你有一片忧国忧民、勇于探索的心田;你又有一片争天拒俗、永不安分的心田。我真诚地向你致敬,向你学习!在你创作五十周年、即将进入古稀之年的时候,祝愿你拥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心田,又拥有《青春红似火》的心田。你总是《欢迎别人胜过自己》,相信你更能不断地自我超越!(1998年12月26日于老转村餐馆)

    年逾古稀的李心田并没有停歇前进的脚步。2003年,他又出版了长篇小说《结婚三十年》,正面处理反右派斗争的重大题材。由于男女主人公都是文艺工作者,有一个还是作曲家,因而音乐描写在书中占有很大分量。这对老作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李心田知难而进,专门有一章细致描写作曲家创作二胡独奏曲《春风误》的情景,通过文字美构成了意境美,传达了音乐美,又折射出了几个人物的心灵美,以及五十年代初期那种整体时代氛围的美好。多重美整合起来同时作用于读者的心灵与感官,产生了超常的审美效果。

    2011年春,他已82岁高龄了。有一天他又邀集宋遂良、袁忠岳和我等几个老朋友聚谈。我们为他准备了一些保健养生的话题,出乎意料的是他竟拿出了几份厚厚的打印稿,是刚刚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他让我们带回去阅读,毫不客气地提出意见,特别嘱咐我们请一些年轻人看看,“最好请研究生、本科生开个座谈会”,了解年轻人有什么反应。这部小说涉及官场、商场、学界,既直面现实又有侦探色彩,更突出的是采用了开放式结局,关于侦查结果写出了多种可能的设想。因为我们几个人都已离开教学岗位,读后认真交谈了一下,知无不言地向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又把打印稿转给了在岗的教师。不知这部书稿现在是否还在打磨?

    我和李心田曾有两次同赴外地,无意中窥见了他作为作家的内心一角。1998年秋,我们一同参观了吴桥的“杂技大世界”,在那里住了两天。看到七八岁的小女孩惊险地在高空踏在层层摞起的砖头上玩“盘技”,又看到年近花甲的老艺人表演“缩骨术”。他一直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我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联想到龚自珍的文章《病梅馆记》,心里不是滋味。许多杂技节目都要伤筋动骨地从小训练,这不是戕害孩子健康吗?杂技的发展怎样和人体健美的发育统一起来,这是个大事。”由此我体会到了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2002年秋,我们又一同到临朐参加“中国第一届五大镇山旅游节”。他是嘉宾,但是在开幕式上和宴会中一直显得有些倦怠而淡漠。第二天登山游览,尤其是参观东镇庙(其中有一些极其珍贵的元代文物)时,他却兴致勃勃,不顾疲劳地边看边问,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会心颔首。回到住所,应举办单位之请,他立即挥笔成诗,留下了墨宝。在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种物我相得、主客呼应的灵感状态。

    李心田不仅在创作态度上是我的师表,他的人品也为我树立了榜样。常言说“文人相轻”,李心田却恰恰相反。谈到文朋诗友,不论年老的,年轻的,他总是说某某有才气又有思想,某某眼界开阔又功底扎实,某某善于抓细节,某某语感超人……有一次谈到已经去世的诗人孔孚,他说:那年曾和孔孚一同到新疆旅游,同住一室,听孔孚谈诗,的确别有慧心。有一天一块去看沙漠日落,孔孚后来写出了两个字的诗歌杰作“圆 / 寂”,我就写不出来,因为没有他那样的感受。文友们送给他的作品,不论小说诗歌或学术论著,他都要认真抽读几篇。我曾听他由衷地称赞孔范今关于茅盾创作得失的论文写得好,“进入了文学内部,也进入了作家内心”。他还对我说:“你写母亲的那篇散文,我读了止不住流出了眼泪。”他曾用旧体诗的形式为一些文友们画像,2005年4月22日济南日报曾以《诗相册》为总题发表了20多首,其中既有老友如苗得雨、邱勋,也有新交如韩青、路也,既有名家如王蒙、张炜,也有碌碌如在下。寥寥几笔,形神兼备。他给我的赠诗是:“回首来路多坎坷,手中有笔不寂寞。耿耿忠臣作逆子,堂堂公民入另册。喉中有骨终须吐,灯下无剑暗吟哦。艰难困苦成磨砺,四十年后一个我!”我把它作为深情厚谊的纪念经常温习。

    李心田绝不是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对于愈演愈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他痛心疾首,忧心如焚。“连幼儿园的娃娃也对潜规则习以为常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连连感叹中,透出了他这个爷爷辈的儿童文学作家特有的痛楚和忧思。从2008年起,他多次给我们几个老友打电话,希望发起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研讨当前文化界的不正之风及其对策。由于种种原因,座谈会始终没有开。他又提议我们几个老友一块围绕这个中心凑一篇文章,“一定要高质量的”,或者上交领导参考,或者争取在报刊发表。这篇文章至今也没有凑成。不过李心田的这个提议一直像警钟一样响在我心头,提醒自己至少不要同流合污。

    2013年2月2日

    相关热词搜索: 他有 心田 美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