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钩缕领略聊斋俚曲所汇聚之中华文化深蕴

    时间:2021-03-26 08:02: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先生以当时具有淄川方言特点之白话语言形式创作的长篇唱叙故事,曾在淄川及附近地区广为传唱,盛极一时。她历经三百余年吟咏不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愚窃以为,其承载持重厚生而悲慈天下生灵之本原,继述吾中华民族五千余年文化之悠久历史,浸润陶濯,怀古拔萃,乃其所以然者也。故是篇则据此思绪之微明,洞观聊斋俚曲所由以汇萃之文化基蕴,从而钩缕领会蒲松龄先生创作思泉缵聚沛涌之动力宝藏。

    关键词:钩缕领略;聊斋俚曲;文化深蕴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先生以当时具有淄川方言特点之白话语言形式创作的长篇唱叙故事,曾在淄川及附近地区广为传唱,盛极一时。聊斋俚曲虽不像蒲松龄先生之《聊斋志异》那样蜚声中外,然其历经三百余年吟咏不绝,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诚如诸专家学者之研究所云,以“俚”之方言为其独特,其内容揭露腐朽,抨击黑暗,激浊扬清,弹恶扬善,倡道德伦理,颂仁义诚信;其语言通俗易懂,其形式丰富多样,其曲式简朴多变,其音乐优美动听等等,皆为中肯之论。愚窃以为,聊斋俚曲所以词朴质深、曲俗格雍而唱流不息者,乃其承载持重厚生而悲慈天下生灵之本原,继述吾中华民族五千余年文化之悠久历史,以钻研捶锻,细琢融炼,而抽新焕采者故。是篇则据此思绪之微明,洞观聊斋俚曲所由以汇萃之文化基蕴,从而钩缕领会蒲松龄先生创作思泉缵聚沛涌之动力宝藏。

    探其渊源,有以为聊斋俚曲其讲唱之创作形式,于春秋战国时期荀子所作之《成相篇》得以考证,或有认为,其于两汉、南北朝时期之长篇叙事歌曲所采用之。愚窃以为,一种优秀艺术形式之产生、发展以至芬溢久远者,乃为其民族文化藏纯抽新之健生基蕴所涵养,而肇发渐抒其根深髓阜节韧之娟容。蒲松龄先生创作之聊斋俚曲,亦是吾中华文化博窈浩荡血脉之化身,含载此血脉之文典经籍者,当上溯至吾华文圣孔子所绍述祖先遗烈,而丕立之六经典藏,其中《诗经》者,即中华文学所发扬弘扩之鼻祖,为世代方家文豪所讽咏研习,奉作楷式。《诗经》三百余篇,乃上古先民观天察地感物通心,以敬生尽命之性灵呈现。《论语·泰伯第八》:“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 (P33)民感物化之情风,时瑳推荡,趣旷宣敷,迭兴叹复,声越歌传。《诗经》之真挚流响,振心邈度,信结知音,时空亦无可奈何。《礼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2] (P213)郑玄解之云:“诗者,弦歌讽喻之声也。”朱子《诗经传序》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3] (P1)由此而知,蒲松龄先生所作之聊斋俚曲,亦当秉承《诗经》所涵载之笃愫心韵,以条抒畅达其情怀志趣,感人契领,同味人生征旅。

    复就聊斋俚曲之韵格、形式、体制而言,亦可于《诗经》诸篇考以比证。今当分别于《诗经》及聊斋俚曲择选数篇,吟诵其韵格,揆察其句式,体会其性情志趣,相资比俦,以洞了吾华夏祖先敬生任重所缊创之文化典藏者,渊纯匹时,历久弥新,乃临注于蒲松龄先生悲慈恳恻之心性,而命行弸金于其佳作之聊斋俚曲。

    陈玉琛先生认为,聊斋俚曲之用韵,或协于句首、句尾、句中,或隔句,或每句换韵;其形式者,如重言,双声叠韵,叠句,对句,隔句对,重言谐声,叠韵联绵等;其体制者,或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错落其间。愚窃以为,陈玉琛先生所列聊斋俚曲之用韵、形制及格式者,可于《诗经》探得其基源。今当略举一二,相资互比,以省审其韵格、形式、体制诸方面之特点,而品味《诗经》雍和秀美之风气,随时潜移,通情默化于聊斋俚曲之神功。

    先举《诗经》之数篇者,以作参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4] (P1)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草虫》 [4] (P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4] (P51)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斯干》 [4] (P84)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 [4] (P55)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 [4] (P44)

    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山有枢》 [4] (P46)

    三言: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有駜》 [4] (P162)

    五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 [4] (P28)

    六言:我姑酌彼金罍。——《卷耳》 [4] (P3)

    七言:尚之以琼华乎而。——《著》 [4] (P40)

    再举聊斋俚曲数篇,以相证印。

    [耍孩儿]:

    乱纷纷,酒阑人散;

    闹嚷嚷,星流雾灿;

    薰腾腾,异香一片;

    白茫茫,祥云数段。 [5] (P47)

    [耍孩儿]:

    在阳间无正人,

    到阴间无正神,

    满怀冤屈无人问。

    诗词歌赋般般好,

    书画琴棋件件精,

    文章要比欧苏胜。 [5] (P46)

    [倒扳桨]:

    臧姑脏极遇赃官,更比臧姑脏一番。

    臧姑虽脏脏不过,那赃官只要俩脏钱。

    叫皇天,臧姑仅具脏一盘;

    脏一盘,早早完,受了脏刑谁可怜? [5] (P47)

    由此比证而知,聊斋俚曲其韵格、形式及体制诸方面之情理,所由以含缊而释馨广传者,乃《诗经》浸润之基源,泌之洋洋,涌之浃洽。

    愚窃以为,蒲松龄先生于聊斋俚曲所精炼之“文白”(即文言与白话)乃至俚语者,为绍述古风志趣以开辟新境之妙文,其融文白雅俗为一体,非现代汉语区别白话俗语与文言雅句为二界。今当略举数言,以讽咏品味其情致。

    [陕西调]:

    好个艳阳天,好个艳阳天:桃红似火柳如烟。

    早向画梁间,对对舞春燕。

    女儿泪涟涟,女儿泪涟涟,奴今十八正妙年。

    空对好光阴,谁与奴作伴? [5] (P46)

    此唱词若以“现代汉语”之白话言之,则为:

    火红的太阳照耀天气真好啊,火红的太阳照耀天气真好啊。桃花红得像火一样,柳树的枝条像烟在飘荡。早晨面对那有画的房梁旁边的燕窝,春天的燕子成双结对地在飞舞。女儿的双眼泪水涟涟,女儿的双眼泪水涟涟,我正当十八岁的美好年龄,空对着这大好的时光,谁来和我作伴呢?

    由此可知,聊斋俚曲所宣敷之白话唱词者,乃简约含蓄,质朴近人,格制谨严,行文规整,为承继文言之风概以势新之标范。

    复就聊斋俚曲所具雅俗共赏之仪貌者,可于蒲松龄先生以彰弘敬德行善之精神信仰而编述之故事中,领会其用心机运。其内容揭露黑暗,抨击丑恶,申张正义,崇尚伦理,颂扬仁义,笃守孝悌,奉行忠信,实乃雅俗同尚之理则。今当择举数段以略观其志趣所向。

    《寒森曲》中商礼大骂阎王:

    官既高福也长,只该求姓名香,如今全把良心丧。

    四季搜求州县礼,自己又受枉法赃,小官尽描你的样,

    斧打凿凿又入木,遂叫那百姓遭殃。 [5] (P41)

    《俊夜叉》中张三姐对赌徒丈夫说教:

    你看我到如今,袄没袖鞋没底,

    饱饭可曾吃一顿?拾了绳子扎着腿,

    上下一堆破铺衬,你扎裹的老婆好不俊! [5] (P41)

    俺一日吃了一碗菜汁子,拾了一把烂辣子,

    着咱家里小妮子,借把盐来炒虱子,

    章丘的话头好日子。 [5] (P32)

    《增补幸云曲》:

    图财就把天理伤,老天只在头直上。 [5] (P32)

    以上诸段所敷之言者,如“良心丧(尽)”、“描你的样”、“斧打凿凿”、“袄没袖鞋没底,拾了(根)绳子扎着腿”、“破铺衬”、“扎裹”、“小妮子”、“炒虱子”、“话头”、“头直上”,即淄川地区方言,乃俗语、俚语之白话,其为民众所熟悉且喜闻乐见,可谓入俗。然其入俗亦无失艺术鉴赏之准度,反而极大增强其艺术之感染力,此良为蒲松龄先生寓崇高道德之精神于百姓亲熟之俚语白话中,所奏之实效,亦为其得《诗经》采集民风以体察国情之真传,而垂世讽咏于子孙后代。

    蒲松龄先生倾其一生之心血以尽命于文学事业,所著之《聊斋志异》颇负盛名,声振中外。而其编创之聊斋俚曲,融诗文歌乐为一,配雅俗文白适宜,平喜怒哀乐允当,达人生意义诚朴,亦为唱叙作品之经典,流传数百载而常青不衰。愚窃以为,聊斋俚曲之所以具此卓越楷度者,乃其契合于“乐”之深蕴者故。

    吾祖先圣孔子立《乐》为经,教人于流行不息之命运中,省悟人生真乐者,乃勤勉健进,修身达仁,礼通天下之泰和。《乐记》云:“乐,乐其所自生”。[2] (P214)此“其”字,指代吾人也。吾人所自生者,即道是也。此言直指吾人以反己识得其所由生者,乃其与天地万物一体之常道,而和乐不已,故歌之于声,唱之于音。愚窃以为,蒲松龄先生以曲叙文,资声达意,歌唱心境,载数段段聊斋故事油然生动而流入乡闾百姓之家,感同合化,响应如故,不绝于口,亦为其敬心亲体人生境域而了乐于衷,条舒自如而不容已止之必然。

    《乐记》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2] (P213)蒲松龄先生以其道得乐和之君子仁心,盛颂公弘正、孝亲悌长、廉奉为民、伦理统序诸神话传奇,缜编巧叠于起伏交错、相衔互索之旋荡曲调中,启人心扉,深临其境,同领余音未绝而情不自胜之真切意怀。

    陈玉琛先生言:“我们说俚曲中大部分篇目、章回是使用同一宫调演唱的,但也不否认有不同的情况,如《蓬莱宴》则也可以说是使用不同宫调来演唱的。” [5] (P94)由此可知,聊斋俚曲之大多数篇目采用同宫调式以歌咏,其少数者亦为不同宫调之相转互换以合咏一事。《乐记》云:“宫为君。” [2] (P204)愚窃以为,无论采同宫调抑或诸宫调以歌讽唱叙,蒲松龄先生皆奉守君子公止之节符,而使命正行,称平衡过,唱活其膺所钟之惩恶扬善、廉义礼智、惠施济穷诸神话故事于宫调音响,沁人心脾,所至共鸣。

    五音之宫(“宫为君”)者,藏原公允,来而不见其端,往而无获其乡,终始趣诚,坦著深湛,其乃人心动之所使者是也,亦即人心服慈宫所厚命重托,而感温怀惠,奉善敬忠,施义尽孝,其动则无不以公怀而秉仁正行,周运其向,偕织同心,克明其诚,合章正气以酬殿公君之慈宫。如是,则慈宫安窈而藏原无际,公君仁约中衡以鼓使人心动而处正,渐树其标以振引众庶齐尚仁德,从而岿举公君无私之圣情乃至万世被福。斯“宫乱则荒,其君骄。” [2] (P205)之祸患,庶可防其于未然。而聊斋俚曲所以婉转宫调以叙情唱志、义奏理举者,乃蒲松龄先生心宫清正,怀府谨严,命行向公,以旌帜穆观于民间巷道而气振精拔,同亨君子持重镇宫以颂公之和乐。

    参考文献:

    [1]宋元人.四书五经·论语章句集注(上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

    [2]宋元人.四书五经·礼记集说(中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

    [3]宋元人.四书五经·诗经集传·诗经传序(中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

    [4]宋元人.四书五经·诗经集传(中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

    [5]陈玉琛.聊斋俚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谭 莹)

    相关热词搜索: 俚曲 聊斋 深蕴 中华文化 领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