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浅析新时期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中教员队伍建设

    时间:2020-09-08 07:55: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从教育学体系的角度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中教员队伍培养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提出教员队伍的培养构想。不仅丰富了任职教育理论体系,而且对实践中制定教员队伍培养方案可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教员队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任职教育转型体现军队院校的办学特色。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由原来的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向与学历教育相对分离、由原来的非主体地位向主体地位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对现有教育产生挑战,从教员队伍的角度来讲,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为了应对挑战,需要加强教员队伍的培养。

    一、相关概念界定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军事职业性。任职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对拟任某个岗位和职务的人员进行所需的政策水平、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学习,是任职和晋升的良好基础。同时,任职教育是对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历教育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体系。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之后,伴随着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基于联合作战、聚焦复杂岗位士官任职的新型院校体系的建立,我军院校教育由以学历教育为主体向以任职教育为主体转型已全面展开。在推进任职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队伍无疑是真正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教员队伍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并对教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组织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队伍不仅要适应任职教育转型中教学的要求,更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任职教育转型的助推器,而这些都要通过教员队伍的培养来实现。

    二、教员队伍现状与任职教育转型要求的矛盾分析和原因探究

    (一)教育观念与任职教育转型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原因

    首先,任职教育要求教员有很强的军事职业意识。传统的学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教员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军事职业意识的增强。任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注重提高和发展学员任职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突出实践应用,赋予学员分析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任职教育要求改变“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二)整体结构与任职教育转型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原因

    1.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从任职培训的总体目标来看,重点是为了适应任职需要,提高应付实践工作的能力。从这一发展趋势上分析,我军目前军事院校进行的任职教育师资配备过于单一,主要以院校在编教师为主。这样的教师配备,虽然可以在理论知识讲授上发挥优势,但并不能够适应任职教育的需求。任职型院校教员不仅应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更需要有一定的岗位实践经验,也就是既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任职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员。而目前的教员队伍中“研究型”教员居多,“应用型”教员较少,导致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2.阅历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阅历结构都比较单一,很多都是刚从院校毕业就开始执教,对部队的实际情况缺少了解,基本上属于知识型和教学示范型教学,实践能力较弱。即使是从部队调入的教员,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熏陶下,也会逐渐失去对部队情况的掌握,缺乏对部队迅速发展形式的了解。这些都造成了教员队伍知识面不广、素质不全面、教学针对性不强。在任职教育转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管理机制与建设高水平教员队伍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原因

    目前,任职教育院校对教员队伍的管理仍是按学历教育的管理来实施,因此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对教员队伍管理涉及的因素进行认真梳理,做到统筹管理,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框架。

    1.教学评价标准不够科学

    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学员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保证。任职教育本质上属于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军事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多地重视学员任职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由原先学历教育的“知识客体”转向“学员主体”;教学模式由“理论主导型”转向“实践主导型”;教学评价体系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仍然延续学历教育模式,重“教”轻“学”,偏重教员课程标准、教案、讲稿等教学要件的检查,忽视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检查,即使教员讲得生动活泼,教学环节和要素完备齐全,但学员却反映收获甚少。

    2.教员自身内在的成长激励不足

    军校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要求是既有较高知识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学历和经历并重。纵观我军任职培训教育的总体目标,任职教育需要的师资力量除了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丰富任职教育对象的实践经验和对当前国内外理论界形势的分析。目前担任任职培训的教员,很多是院校毕业直接留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和相关工作经历,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脱离部队实际情况,达不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中过多的偏向于“学历”、“学术”,极少体现出教学和实践的重要性,使一些从部队调入院校工作,学历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员晋升职称困难。

    三、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的教员队伍建设思路

    (一)转变任职教育观念

    观念转变是任职教育教员角色转变的前提,必须紧跟新军事变革步伐,树立任职教育观念,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应用。首先,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制度、加强教育宣传和正面引导。其次,要把研究和创新军事教育理论提到日程上来,只有科学和深刻掌握军事教育理论、军事教育思想和军事教育哲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的偏差,完成观念的转变。

    (二)优化教员队伍结构

    任职教育是针对军官、士官的岗位转换和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教育,它对教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反映了教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是教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应该是由拥有和掌握专门的学科知识与特定技能技巧的教学力量组成。任职教育转型要求专业设置打破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格局,重点加强支撑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学科专业,积极培育战略投送等与新型后勤力量建设相关的学科专业,注重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因此,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引进不同军种和专业的教学力量,部分军事技能型教员岗位改由士官担任,突出实践教学,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岗位实际。

    2.能级结构

    新的院校体系将任职教育院校分类调整为联合指挥院校、军中指挥院校、兵种院校、士官学校,基本上区分为初、中、高三级。与此相适应,教员队伍的职称结构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承担学历教育和生长军官任职培训为主的初级任职教育院校,职称结构应呈橄榄型,高职和初职所占比例应较小,中职比例应较大;二是中高级任职教育院校,高职所占比例应大,中职次之,初职较小,呈倒金字塔型。

    3.组织结构

    适应任职教育转型的需要,必须确立教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建设专职教员、教官和特聘人员“三位一体”的教员队伍,实现教员队伍阅历、学历、学缘和年龄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专职教员是任职教育的主体力量,主要以院校编制内教员为基础,承担理论性、专业性、基础性强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官型教员队伍是任职教育的重要力量,是从部队选调优秀军官到院校任教,目的在于把部队新的作战思想、新的训练方法、最新需求信息和管理经验带到院校,既解决教员长期脱离部队实践的问题,又抓住任职教育的适时性、层次性和针对性。逐渐建立以教官为主体的带班制度。特聘人员是任职教育的辅助力量,主要是广开渠道,从诸兵种部队、军队院校或地方高校选聘专业教员。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既扩大教员队伍的知识范围,又开阔了学员的视野。

    4.智能结构

    任职教育师资队伍不仅需要阅历广、岗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员,还需要突出高水平学科梯队建设,选拔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来探索和研究任职教育的内涵、本质特征及特点规律,担负理论的抽象和升华、知识和技能的拓展研究、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等任务。

    (三)采取多种培养方式

    1.部队代培

    部队是岗位任职教育的源头活水。只有在院校与部队之间开展干部交流任职,院校才可能源源不断地得到部队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案例,才能真正建立起院校发展与部队建设的新型关系。首先,应完善代职和交流运行机制。目前代职和交流主要以相互代职和单向交流形式为主,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代职和交流形式。代职形式改变相互代职为不同年龄层次和职务等级的代职,从而解决“一次代职,终身受用”的弊端,形成院校—部队—院校的多循环机制;交流形式改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或循环流动,一方面让部队干部定期到院校担任部分教学任务,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教员,要不断交换其在部队和院校的工作岗位。其次,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教员参加部队的演习和集训。通过生动的部队实践使教员了解和掌握部队当前最新的动态和发展,积累经历,增长学识,同时还可以吸取部队各种演习、训练的先进经验,充实教学内容,使任职教育更贴近部队实际。

    2.岗位培训

    任职教育院校应严格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充分运用岗位自训、集中培训、换岗培训、外聘培训等手段,提高任职教员队伍综合素质。首先,抓好在岗学习。由于教员离职进修要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大多数教员还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提高。一是针对教员队伍存在的明显弱项,组织集训;二是教员之间互助互学。院校应经常组织观摩教学以及不同专业之间听课学习等活动,使教员学他之长,补己之短。其次,科学制定培训规划。一方面培训的重点应从基础性学历性培训向更新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等方面逐步转变;另一方面应把教员队伍培训纳入本单位的训练任务中来,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提高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做到有的放矢,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对象的任职教育需求。

    3.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是指与军内外和国内外其他院校联合培养任职教育教员队伍。转型后的任职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教员需要开阔视野,需要把握最新的军事和科研发展动态,后勤军官任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对军内外院校、科研机构的环境、师资、教学设施、科研能力等进行考查、筛选和协调,逐步建立一些归口分类的任职教育培训基地,定期选派一定比例的教员进行深入系统的专业业务培训,在提高教员业务水平的同时实现学术交流。

    (四)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1.完善考评制度

    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中未能体现出教学和实践的重要性,因此,要结合教育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教员职称评定指标中教学因素和实践因素的比例,督促和强制教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学习。

    2.优化培训体系

    优化培训体系主要是指把教员队伍的培养纳入到院校训练任务之中,对教员的离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统筹规划。

    3.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是增强教员队伍活力,是激发广大教员献身军事教育事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员队伍建设的内在动力。一是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争先创优,个性发展,不搞论资排辈,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原则,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要运用物质激励机制。利用优惠的福利待遇政策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使教员思想稳定,安心教育事业。也就是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同时着手,增强教员自我提高的能动性,促使教员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董会瑜.军校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2]李元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

    [3]刘志辉.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4]屠恒章.军队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5]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7]张增印.军队院校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8]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9]朱如珂.现代学校教学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10]朱如珂,朱兵,张树哲.现代军校教育新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11]王建新.军校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军事教育,2004,(2).

    【责任编辑:王红军】

    相关热词搜索: 教员 队伍建设 浅析 新时期 任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