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合浦县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0-10-28 07:58: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阐述了合浦县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包括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主导产业不断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等。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并提出发展对策,包括推进农业农村改革;通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搞好“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开展“宜居乡村·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品种品质品牌等措施推进特色优势种植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发展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抓好产业支撑项目建设等举措推进农业企业现代化发展等。

    关键词 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思路;对策;广西合浦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63-03

    合浦县濒临北部湾,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广西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8.21万hm2,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2.67万hm2,2016年达13.2万hm2。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甘蔗、木薯、黄红麻、蚕桑等和亚热带水果,其中蔬菜、甘蔗、花生量大质优,是广西南菜北运基地和粮、糖、油生产基地;水果类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橘等;蔬菜类品种丰富,叶菜类、瓜果类、豆类四季均有种植收获。多年来,合浦县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思路和举措,大力发展以粮食、蔬菜、糖料蔗为主的特色优势种植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16年种植业总产值达到35.76亿元,比增2.66%;农民人均纯收入10 660元,同比2015年增长9.92%[1-2]。

    1 发展现状

    1.1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合浦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南流江流域为重点的优质稻谷产业带3.33万hm2;以南流江沿岸两侧豇豆、玉豆及其他特色蔬菜为重点的北运菜产业带2万hm2;以西场永鑫、白沙伟恒2家制糖企业周边乡镇为中心区域的糖料蔗产业带1.67万hm2;以325国道六万山余脉及乌家、星岛湖等为重点区域的亚热带名优水果产业带1万hm2;以旱坡地、残林地为主要生产地域的0.67万hm2木薯产业带;以山口、白沙和南流江沿岸为重点的0.67万hm2无公害花生产业带。建成了党江镇九坡村双季超级稻、石湾镇东江村豇豆等一批高标准、上规模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了东江“豇豆村”、宏德“甘蔗村”等一批“一村一品”村屯,及党江、廉州、石湾、石康、常乐、白沙、西场、山口等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水稻、豇豆、玉豆、甘蔗、水产等产业乡镇,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3-4]。

    1.2 主导产业不断发展

    合浦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县推进建设为载体,加快现代特色种植业示范区创建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整合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上亿元,拉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资金上亿元,建成并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现代特色种植业示范区共4个,其中自治区五星级示范區1个、县级示范区1个、乡级示范区2个,通过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种植业的发展。201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61万hm2,产量达32.78万t,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稳定提高;蔬菜播种面积2.72万hm2,比增1.51%,产量57.49万t,比增4.24%,是广西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重要基地,特色高产高效豇豆产业种植面积发展到1.06万hm2,总产值达到15.69亿元,规模效益再创历史新高;“双高”糖料蔗基地创建面积达2 333.33 hm2,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1.77万hm2,单产76.65 t/hm2,产量135.67万t,分别提高1.55%、1.65%和3.23%;木薯种植面积8 180 hm2,产量20.82万t,分别比增1.80%和3.03%;油料种植面积1.03万hm2,产量2.92万t,分别比增2.16%和3.01%。

    1.3 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发展

    积极扶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带动农民致富。截至2016年,全县龙头企业达5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市级21家、县级2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的生产基地有150多个,面积达4 866.67 hm2,带动农户总数达3.2万户;重点扶持2016年脱贫摘帽的20个贫困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23家;家庭农场达到128家。

    1.4 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一是技术体系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了农技、经济作物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种植业新品种及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二是建立县级和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的高水平;三是农村经济组织不断发展,扶持发展了农副产品流通企业、流通协会等农产品流通组织;四是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覆盖大宗农产品主产地,2016年上半年招引来自广西区内外的客商近300人云集合浦,参与豇豆收购,使合浦豇豆畅销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促进了合浦豇豆的发展。

    2 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1 有利条件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环境更为优化。从中央到自治区到北海市都把现代农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全社会支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氛围更为浓厚、力度更为强化。二是以合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利添水果产业示范区、豇豆产业示范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迅速升温,为农业发展升级进档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三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持续有效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为向好。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为合浦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2.2 不利因素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抗灾能力薄弱,靠天吃饭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三是随着农村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造成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偏低,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面临农业经营副业化和农户兼业化、老龄化,劳动者素质低和现代农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四是农业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全县耕地流转面积仅1.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2%,低于全区28.0%的平均水平;五是人增地减、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矛盾将更加突出,确保粮食安全和蔬菜、糖料、水果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确保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压力增大。

    3 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为主线,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带动农企现代化发展,促进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目标:粮食播种面积6.53万hm2,产量32万t,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3.67万hm2,产量21万t;油料播种面积1万hm2,产量2.9万t;糖料蔗播种面积1.6万hm2,产量123万t;木薯8 000 hm2,鲜木薯产量21万t;蔬菜播种面积2.87万hm2,产量63万t,其中豇豆播种面积1.2万hm2,产量40万t;水果种植面积1.27万hm2,产量8.5万t;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5%以上,种植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11 730元,增长10%。

    4 发展对策

    4.1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一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引领“三农”新发展,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活跃土地、资金、劳动力、农业科技等种类投入要素,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实施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力争土地流转面积33.3%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促进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三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联耕联种、联管联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强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种植业各类先进技术,提高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整体科技水平。五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抓好利添水果与合浦豇豆等产业示范区、糖料蔗“双高”示范基地、双季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等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优势特色种植产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业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六是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扩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和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加优质、安全、需求紧俏农产品的供给,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2 推进特色优势种植业现代化发展

    4.2.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国家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基本平衡,面积稳定在8.2万hm2以上;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突出发展优质高产超级稻生产、特用专用玉米和优质红薯生产;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推进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粮食产业提升行动,提高粮食产出能力,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确保粮食年总产量达到32万t以上。

    4.2.2 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豇豆、优质水果和双高糖料蔗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抓好已经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4个种植业示范区巩固发展的基础上,2017年创建10个种植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分布范围覆盖全县大部分乡镇。通过示范区创建,推进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和美丽新农村建设,多点布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型升级,带动特色优势种植产业提质增效和高产高效发展;从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入手,开展产业关联企业招商引资,发展主导产业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完善销售、配送等配套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4.2.3 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营造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良好氛围,在发展特色种植和旅游休闲农业等方面下功夫,发挥产业扶贫最大效应,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精准帮扶和脱贫目标。

    4.2.4 搞好“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在巩固2 333.33 hm2 “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新建666.67 hm2“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努力提高糖料蔗单产水平,激活糖料蔗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活力。

    4.2.5 开展“宜居乡村·产业富民”专项活动。围绕在全县每个行政村制定1個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培育1个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发展1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五个一”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等“五化”建设,实施产业富民和村级集体经济谋划、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三品”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农旅结合休闲农业、科技推广和改革创新、农产品保鲜加工和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社会化服务提质等进村行动,发展壮大农村生态经济和新兴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4.2.6 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共同负责、全社会参与、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的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收获贮运、上市销售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 99.5%以上。

    4.2.7 提升品种品质品牌。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努力打造“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错峰季”的新型产业体系。继续实施标准园建设、“三品一标”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利用“互联网+”以及各种展销推介会,大力宣传特色种植业品种、品质优势,提升优势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4.3 推进农业企业现代化发展

    4.3.1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围绕优质稻、蔬菜、糖料蔗、优质水果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突出区域特色抓好产业定位、布局,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把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成企业优质原材料生产的“工厂”和“车间”。着力引进和培育有规模、有档次、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力争每个主导产业发展1~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采用以基地带动农户的“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流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丰富、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集聚;加强特色产业集群内涉农企业基础设施、科技攻关、物流配送、专业市场、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生产、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且功能完备的产业现代化生态系统,提高现代化发展水平。

    4.3.2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行区域化布局和集约化生产,同类农作物种植尽可能集中连片,减少农机投放量和提高机械工作效率,规范播种时间和种植规格等,进一步搞好土地合理流转、土地平整、小块并大块和机耕道路建设,方便农机连片作业,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以上。着力推进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在考虑农作物品种特点、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把握现代农业规模化、智能化趋势,开展先进农机设备研发与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发展一机多用、机动灵活,可靠性与耐用性强的旋耕、覆膜、播种、施肥、收获、烘干等各类机械,推动农用机械工业现代化发展。

    4.3.3 发展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以粮食、水果、糖料蔗、蔬菜、油料、薯类等为重点,改善冷藏、保鲜、烘干、精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努力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环节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农户种植或养殖,杜绝不合格的初级产品进入加工环节;开发符合国际、国内市场要求的加工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水平。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加工工业技术升级,提高加工工业关键设施装备国产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加工产品升级,通過深加工和精细管理实现价值链提升,并带动配套小型工业企业现代化发展,延长农产品加工增值产业链。

    4.4 抓好产业支撑项目建设

    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精心培植和组织实施蔬菜深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物流中心建设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的项目,增强涉农企业现代化持续发展动能。并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项目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带动现代特色种植业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朱海霞,张雪阳.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评析:以陕西关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106-110.

    [2] 李斌.对甘肃河西民族地区特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7(6):122-125.

    [3] 刘法英,顾慈阳.北京门头沟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18):13.

    [4] 尚霄丽,张建鹏,刘红丽,等.河南省特色种植业发展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4):63-65.

    相关热词搜索: 合浦县 种植业 对策 发展现状 特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