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环球航行:检验海军实力的试金石

    时间:2020-12-10 08:00: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环球航行对于任何一支海军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对一支海军舰艇编队来说,锻炼是多方面的:除了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外,在外交、军事、技术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事实上,环球航行被各国看作是检验海军实力的试金石。

    1949年4月23日,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当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攻克南京时,在这个小村落里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这支海军部队的全部家当只有几条日伪时期留下的残破船只和国民党军起义的几艘小舰。1950年,威海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为了上趟刘公岛向一位渔民借船。渔公说“你这个海军司令还跟我借船呀?”肖劲光一时语塞。上岛后,他语气沉重地对随行人员说:“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南征北战、战功辉煌的肖劲光将军此刻难以言表的心情一直令中国海军的后人们难忘。

    如今,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进入跨越式发展。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新型潜艇和新型作战机相继步人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海军已经成为世界海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2002年5月15日,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率领“青岛”113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完成了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连续横跨三大洋,途经15个海和海湾、14个海峡、24个群岛。全编队506名官兵历时132天,行程3.3万海里,向世界海军展示了中国海军的新风采。同时编队开展了以联合编队大洋机动为内容的课题训练,进行了导弹、火炮、舰机协同、联合搜救、航海补给、伤员后送训练等,进一步提高了编队独立遂行任务的能力。在与各国海军的交往中编队也广泛地借鉴和吸纳世界各国海军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从实战要求出发,把出访全程作为砺练精兵的过程。

    但是,在这片“流动的国土”上,可以行走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在整个航行生活中,官兵们都经历了怎么的故事呢?

    靠“浮动基地”补给

    2002年7月17日上午,正航行在大西洋的“太仓”舰舰桅下打出“VP”的旗语,同时挂上黑色球棱球。这是国际上的航海通用信号:我编队两舰将进行补给,由于行动受限,请航经舰船注意避碰。

    号称“中华补给第一舰”的“太仓”号是我人民海军服役最早的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可在复杂的海况下进行“两舷三站四向”立体补给,被誉为大洋上的“浮动基地”。伴随一阵清脆的报警铃声,两舰并艏同速,间距约40米。四五米的巨浪在两舰间翻涌。头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的官兵迅速忙碌开来:一箱箱待补给干货从存储舱源源不断地运到补给平台,装进吊筐,20多米高的吊架下,油水管线随着吊车的启动,抖擞着长龙般的身躯,蓄势待发。

    补给时要在两舰之间凌空架起一条杯口粗的斜拉钢索。重100多公斤的输油管头连着油管、滑轮升上半空,沿着钢索滑向“青岛”舰。除了油水补给,“太仓”舰的官兵们还将满载着蔬菜,小米、绿豆和各种副食的补给筐吊起,送上滑轮,匀速滑向“青岛”舰。在132天的航程中,“太仓”舰这块“浮动基地”共给“青岛”舰进行了20次补给。

    吃上“环球牌”月饼

    在航行即将画上圆满句号的时候,官兵们在海上迎来了中秋佳节。后勤组的战友们想尽办法,在海上赶制了“环球牌”月饼,让官兵们在茫茫大海上体会到别样的亲情。不少官兵把月饼捧在手上,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还是舍不得吃上一口,有的干脆手捧月饼照个相,留下永恒的瞬间。

    炊事班是航行中最忙碌的部门。为了让大家吃上可口的饭菜、新鲜的水果,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疲劳与乏味,炊事员们往往忍受着超额的疲劳与乏味。“太仓”舰的炊事班由6名战士组成,负责全艇188名官兵的三餐。有的战士每天5点起床,在闷热的伙房与寒冷的冰库间传递着500公斤的各类菜蔬。晕船是常有的事,但做饭的事一点也不能耽搁。舰船在海上航行,一路颠簸,可炊事员总要动刀的,时间长了,每个战士的手上都是满手的疤痕。但是舰上的饭菜却不单调,每天中晚餐是六菜一汤,早餐经常能吃到鲜豆浆和炸油条。

    电话报平安

    漫漫的海上征途,孤寂与单调无处不在。每次停靠码头,电话几乎成为每个官兵的第一需求。每次集体外出到一地,街头的公用电话旁都会有一队队的中国水兵在耐心地排队等候,引来当地外国人阵阵惊讶的眼神。他们无法想象,接通电话的那一刻对中国水兵们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

    每个出访国的发展水平不同,电信业的发达程度自然不同,因此打电话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在新加坡,电信业发达,打个电话很方便:在乌克兰,电信业不发达,街头电话亭很难找得着:在葡萄牙,打电话的费用相当高,尤其是国际长途。然而不管怎样,停靠码头的短短三两天,别的一切可以不做,但电话不能不打,哪怕付出最大的代价。碰上有的国家安排周到,在舰上安上一部电话,这对全舰官兵来说可是天大的喜讯!整个晚上,排队等候的人总也不会断,大部分人带着小凳子在那里坐着等候,足见他们的耐心和虔诚。

    斗智斗勇的水下探摸

    每次结束访问离开码头前,为了确保舰艇水下部分设备完好,确保航行安全,有一项工作——水下探摸必不可少,这是目前各国海军的普遍做法。但有些国家一般是不会轻易让对方的潜水员单独下去的,而要派自己的潜水员与中国水员一起下。其目的无非两个,一是监控中国的水下作业过程,另外也想看看中国舰艇水下部分的情况。而对于军舰来说,有些水下部分是保密的。

    中国的潜水员只能靠自己过硬的潜水技术,保卫国家的军事秘密。有次在埃及,埃方潜水员要与中方的老鲍一起下水。老鲍采取的策略是“让他跟着走”。遇到舰艇两侧海底门和一些敏感部位,老鲍一个侧身护住那些部位,用最快的速度检查完毕,然后就带着被动跟在他身后的埃及潜水员向别的地方游去。整个舵系、桨系以及舰艏球鼻部的检查,老鲍也是利用他的过硬的水下技术让对方始终不能正面细看,最大限度地保住舰艇的秘密。

    西太航线上遭遇间谍船

    西太平洋海域地处亚洲与太平洋的结合部,南北长3000余海里,是亚洲与太平洋联系的桥头堡。海区外缘有世界上最长的岛链环绕,北端是日本列岛,中部为琉球群岛、台湾岛,南部是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其中,台湾居于西太航线的枢纽地位,扼守着整条航线的要冲。西太航线既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海上长廊,也是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和海上航运的繁忙航线之一。

    2002年9月19日,编队在黄海遭遇美国“鲍迪奇”号间谍船。它随即远远避开了中国海军编队。据说,“鲍迪奇”号在黄海海域的活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当时,“鲍迪奇”号正在距离中国海岸约96公里的黄海海域进行海底地形绘图,同时进行用拖带式声呐监听水下情况的作业。

    这条编号为T—AGS62的“鲍迪奇”号海军间谍船是美国仅有的5艘海洋地理勘测船之一,有着“海底情报吸尘器’的绰号。当时,它就航行在重要的西太航线上。

    西太平洋海域紧邻中国的海区。它不仅是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海上交通线之一。郑和七下西洋走的就是这条航线。1881年,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及参将衔管带邓世昌率官兵260余人远赴英国,接收在英国订购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回国编归北洋水师,那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航线的航行。

    1891年,丁汝昌以北洋海军提督的身份率舰沿西太航线北上访问日本,壮大了声威。那时候,中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都令人刮目相看的具有一流阵容及其实力的海军,为什么最终没有逃脱失败的悲惨命运?这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近代海军发展从来就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

    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的世纪。一次次出访的壮丽航程、水兵帽上飞舞的蓝飘带把中国与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

    相关热词搜索: 试金石 环球 航行 海军 检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