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太极拳创生新论

    时间:2021-01-14 08:01: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南开大学,天津 300100)

    摘 要: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对太极拳的创生、发展与完善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古人创生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困扰武术训练中“习武伤身”的问题,并提出太极拳是技击和养生的同一体。

    关键词:太极拳;创生

    中图分类号:G8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434-03

    A New Thought on the Creation of Taijiquan

    YANG Yu-bing1, LIU Yu-ping1, YANG Liu-xin2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100, China)

    Abstract:Depending on the science of culture, this study expounds the creation,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aijiquan, and addresses that Taijiquan is created for both fighting and health keeping and that the purpose of ancients creating Taijiqua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juring in Wushu practice.

    Key words: Taijiquan; creation

    太极拳创生于何时,其说不一。目前学术界很多人都在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论。《太极拳全书》一书认为目前主要有6种说法,分别是梁朝的程灵洗、唐朝的许宣平、唐朝的李道子、唐朝的胡镜子、宋朝或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明末清初的陈王庭。前四种传说有关文字记载主要源于《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及支流考》手抄本。宋朝的张三丰创拳说源于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一文,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创拳说源于孙禄堂的《太极拳学》一书,陈王庭创拳说是武术考证家唐豪实地考察了陈家沟后而确定的。

    1 前人对太极拳创生的研究

    对于太极拳的创生,许多学者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过研究。

    阮纪正在《试谈太极拳的文化学研究》一文中讲到:“综合各种关于太极拳创传的说法加以分析,指出太极拳并不是突然的由哪一俩个人创立出来的。它的一些拳理、招势、动作和操作要领、方法,早已分别在古代拳械和导引中运用。只是到了某些历史文化条件成熟以后,一些武术家基于某些深层的社会需要,因而将这些拳法和古代气功导引加以揉合,并由此而逐步创编和演化出太极拳来。”

    曾庆宗研究认为,太极拳的产生是重视道教的柔弱思想,重视和摸拟水的致柔性,加上技击的意图和动作,而产生的。他认为精通少林武术的道士张三丰,在领会了道教的水以柔取胜,人致柔才能返本还原及内丹术的练功方法后,他把柔弱思想、内丹术、技击术结合起来就为太极拳奠定了基本模式。[1]

    这些研究对我们从文化学角度探讨太极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受著名文化学者陈序经的文化发展观的启发,本文用陈序经的文化发展观来解释太极拳的创生、发展和完善过程。

    2 太极拳的创生

    2.1 太极拳创生的思想、技术基础 著名文化学者陈序经在《文化学概观》一书中总结认为,(基于程度相等的)两种完全相异的文化相接触的结果是趋向于和谐的,两种完全相同的文化相接触的结果是趋向于一致,而两种同异兼有的文化相接触的结果是趋向于一致与和谐。接下来陈序经又总结到,两种以上的文化接触起来,其结果也是趋于一致的或和谐的。在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从接触以后,而到一致或和谐的地位,必定经过一个过渡的时期。假使两种文化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程度上,在趋向上,以及其他的条件,偶然完全相同,那么这个过渡的时期,也许很短。假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是有同有异的,那么接触以后,必定经过相当久长的过渡时期,始能趋于一致与和谐。假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是完全各异,那么接触以后,必定经过一个更长的过渡时期,始能趋于和谐。因此,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趋向于一致与和谐的结果是新的文化的产生。

    按照陈序经先生的观点,太极拳的产生也是各种文化接触融合后的结果。那么这些文化元素是如何接触?又是如何相互融合达成和谐从而最终形成太极拳?

    文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文化运行的一条基本规律。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所积累起来的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吸取原有文化的积极成果,同时总结新的认识和新的实践经验,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然后再把这些成果传递下去。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积累起来,再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2]太极拳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其创生也必然有一个积累与传递的过程,太极拳首先从理论上继承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形成的太极哲理,这些我们可以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太极拳释名》二文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易传.系辞》内容对比可以看出,王宗岳的思想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易传.系辞》,王宗岳的太极拳理论中既有《周易》太极阴阳八卦的说法,又汲取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五行说,以八卦合五行而组成十三势。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太极拳的十三势说得以广泛地流传,并且由此还产生了包括“八门五步”在内的一系列围绕十三势的理论。

    其次,是技术上的继承与创新。1991年版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认为,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其中主要是吸收了戚继光编著的拳法。我们说这是继承。然而太极拳的柔、慢、圆、曲等动作特点与以往拳术主力、主快、主直、主刚等皆然相反。因此,我们说这是创新。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之技击,无一不讲力量、速度、打击强度,而独太极拳与之相反。太极拳的柔、慢、圆、曲,无一不是西方技击思想的对立面,而且是后者的克星,得之一二足胜之。太极拳的“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和“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思想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它完全不同于外国人,特别是西方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讲,这就是中国武术的创新,是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2.2 太极拳的创生是传统技击文化和导引养生文化融合的产物 《精选太极拳辞典》一书对太极拳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太极拳,中国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流派之一。完整形成于清代。形成过程中曾被称为“长拳”、“绵拳”等。以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规律,强调养练结合。养生上讲究精、气、神的内修,以顺、畅、遂、和为原则。技击上主张以柔克刚,主要技术有“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3]

    从上述对太极拳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太极拳是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指导下,中国传统技击文化和导引养生文化融合的产物。

    按照陈序经先生的观点,两种完全相异的文化相接触的结果是趋向于和谐的,两种完全相同的文化相接触的结果是趋向于一致,而两种同异兼有的文化相接触的结果是趋向于一致与和谐。因此,传统技击文化和导引养生文化接触的结果也不外这三种结果之一。

    2.2.1 中华武术技击对“习武伤身”的思考 孙禄堂在《太极拳学》自序一文中写道:“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修道于武当,见修丹之士兼练拳术者,后天之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而损元气。故遵前二经之义,用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和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练气化神耳。”

    从孙禄堂先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张三丰创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习武之人找到一个解决练武兼养生的方法,也就是解决武术养练如何结合的问题。

    在这里本文要说明一下,张三丰以及孙禄堂等人所说的习武是指为获得武技而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练武健身。就如我们现在把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一样。为获得武技的习武就如现代的竞技体育一样,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包括以身体的伤害为代价。

    我们知道,中国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是阴阳和谐。在这一哲学观的支配下,中国武术家开始对练武过程中容易伤气伤身的问题以及技艺的获得是以身体的伤害为代价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既不伤害身体,又能获得技艺。最初,我们的武术家借鉴道家和佛家的一些内功新法来弥补这一缺陷。主要的方法是武术与气功的结合,就是在练武之后,通过练一些气功来达到养气的目的。

    如明代的少林拳意识到这一点,并提出一些主张,提出了外练和内修。《易筋经》和《洗髓经》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代表,易筋、洗髓二经,明显是要解决少林拳的理论发展问题。解决武术养练结合的问题,然而,它走了一条内、外分离的道路,即先练筋、骨、皮,后练精、气、神,外练和内修始终是分离的。[4]

    习武之人兼练气功是对习武伤气的一种补充,但是还解决不了习武之时同时伤气的根本问题,就如我们现在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与恢复的问题一样,它是一个两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对中国武术家智慧的考验,面对这样的难题,武术家们开始对以往拳学深入的思考,再次考察武技的过程。

    2.2.2 中国传统导引养生与技击的对立统一 从武术史中,我们知道太极拳出现以前的中国拳术,主要以少林拳为主,他们注重筋骨皮肉的外部训练,虽然也注意到练内力;然而它在拳理上,仍然把重点放在力量的训练上,所谓“一力降十会”,风格是勇猛、凶狠、快速、直取;注重先天自然之能的训练,主动、主力、主快、主直、主刚。主要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协调、灵敏、耐力,将人的肌肉力量与运动能力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与现代西方体育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但是这些拳术的训练理念与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理念相悖,传统导引养生要求运动时动作柔和缓慢、心情平和、运动量较小、注重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总的原则是养体要“小劳”,养神要“和平”。养体要“小劳”与现代健身理念的有氧运动有相似之处,养神要“和平”与现代健身理念中的身心和谐可谓异曲同工。

    中国传统养生学对导引术的养生之理,主要是从身、心两层面上来认识的。从生理层次来说,传统养生学认为,练习导引术,能够促使经脉通利,精气流畅,从而使人气健神旺,健康长寿。从心理层次来说,习练导引术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和调。[5]导引养生主要提高人体内部脏腑血脉经络系统水平,肢体灵敏柔韧与协调能力,以及使人的精神系统得到平衡协调。基本上未将人的肌肉力量与运动能力作为自己的目标(《易筋经》除外),而是将如何提高人体内部的生理水平和心理水平作为其首要价值追求。

    从当时传统的技击训练理论与导引养生理论的对比来看,二者有显著的差异,按照陈序经先生的观点这是两种完全相异的文化,其相接触的结果应该趋向于和谐的,这两种文化是如何接触,又是如何走向和谐的呢?

    首先,应该从现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来进行分析:

    《太极拳习练知识问答》一书中是这样论述太极拳的: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养”的原则,它的运动特点可概括为圆活连贯、轻灵柔和的“身动”;沉着不躁、恬淡不狂的“心静”;气沉丹田、以心行气的“气敛”;朴实自然、意领神随的“神静”,是一种良性刺激、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1991年版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中讲道:“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为其基本内容。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

    从这两段论述中,我们应该对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应该是柔和缓慢、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导动。

    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上,我们看到太极拳与传统导引养生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从外形上看二者运动速度较慢,都强调身体放松,心静,注重呼吸。不同点是太极拳动作复杂,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因此,近代学者吴志超认为“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导引健身法发展的最高形式”[6]。有的体育史学者认为太极拳“是属于养生类的体育,是我国古代导引术发展的结晶”[7]

    其次,应该从观念、原理方面分析:

    太极拳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养生理念。那么,这些传统养生理念是如何与传统武术技击理念结合在一起的呢?

    在前面,本文已经论述过拳术的训练理念与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理念是相悖的,练与养很难统一在一起。也就是很难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知道和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容式的,呈现为“对立而又不对抗”的和谐观:一方面看到宇宙中各种不同事物和因素的异质性,另一方面又以“相反相成”认定“一阴一阳之为道”。相成即不同因素的和谐,相济即对立因素的和谐。从以上论述,再对比我们武术的发展历程,就较容易得出,武术与内功的结合是一种相容式的“对立而又不对抗”的和谐观。虽然二者是对立的,但是,武术与内功的训练是一分为二的,是分开训练的,即练武时不练内功,练内功时不练武。着眼于对立又不对抗的和谐,会更注重协调和保存,但是这样的结合不会产生新的拳术。

    另一种是不相容式的。西方古代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对立——斗争——和谐,是赫拉克里特的公式,他的和谐是冲突的、动态的,着眼于对立面的斗争,更注重否定和新生。

    技击理念与养生理念如何统一在拳术中,我们的武术家首先考虑的是,新编拳术动作必须保持武术的技击元素也就是攻防含义,其次如何加进养生元素。从中国导引养生史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导引养生术历史悠久而又博大精深。它与中国武术的发展一样也经历过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国武术与导引养生都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成熟的文化。因此,作为真正的武术家是应该了解传统的养生术,当他们思考如何加进养生元素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养生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吸取其中的精华元素,加入到新创编的拳术中。

    传统导引养生要求运动时动作柔和缓慢、心静体松。如果把拳术的快速动作变成柔和缓慢,并在行拳过程中保持心静,那么,这样的拳术就不会伤害身体,也不会伤气。如果把带有技击含义的拳术动作按照导引术那样运动形式而进行,这样的新编拳术就既包含有技击的元素又包含有养生的元素,就解决了练武伤气伤身的两难问题,解决了武术中练与养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按照导引运动形式创编的拳术称谓“导引化的拳术”即我们后来所命名的太极拳。

    这种“导引化的拳术” 即太极拳是技击和养生的同一体,是一而二,二而一。因此我们不能说太极拳的本质是技击,也不能说太极拳的本质是养生,应该说太极拳的本质是技击和养生的同一体,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有人强调太极拳的技击性,并以杨禄禅为例;有人强调太极拳的养生性,并举出很多的例子,这也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本文认为这只是太极拳的本质的不同的显现而已。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为太极拳的本质是技击还是养生而争论不休。

    3 结 论

    由于技击元素与养生元素的变化的“适中”是一种动态的和谐,因此导致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的不同,就出现了各种流派的太极拳。对此,我们不能说哪一派更好。应该以太极拳创生的目的即解决武术训练中的练与养的问题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如果哪一派的太极拳损害身体的健康,无论其技击水平有多高,也不能称其为太极拳;如果只有养生的作用,而不能用于技击,也不能称其为太极拳。

    从目前流行几大派太极拳拳架、拳势的变化来看,太极拳的创立者们也在不断的使太极拳更加符合人体自身规律。从陈式太极拳演化而来的杨式、武式太极拳就把陈式太极拳中跌叉动作去掉,使自己的拳术不违反人体解剖规律。从运动强度来看,最初的陈式太极拳运动强度大、速度快、爆发力较多,与我们现在强调适度运动有悖违之处;其后,随着太极拳家认识的深入,近代各派太极拳也包括陈式太极拳在内,其运动强度逐渐趋向中等,这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而中等强度的运动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良好的,从而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太极拳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的摒弃掉那些跳跃、震脚和发力的动作,目的是使人易于安静下来,从而有利于心理处于安宁的状态。以上诸多的变化都是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规范太极拳,因此,我们可以说养生是太极拳创生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徐才,曾庆宗,主编.武术科学探秘.太极、道教和水——太极拳哲理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

    [2]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3] 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

    [4] 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5] 周伟良,主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吴志超,编著,胡晓飞,助编.导引健身法解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 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8] 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03-1605.

    [9] 史怀刚,南金花.哲学视域下的《太极拳论》——以程朱理学为背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453-455.

    [10] 杨静.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708-710.

    [11] 张雷,管勇生,杨焱.家庙、谱牒与组织——在社会学视野中对陈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陈氏宗族的一种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9(1):13-15.

    [12] 庄建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179-180.

    相关热词搜索: 创生 新论 太极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