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1-01-17 07:56: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3

    摘 要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实际情况,采用调查及走访等形式,就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了体育运动学校、教育局试点校、传统项目学校和二、三线队伍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思路与对策。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界及有关人士对篮球运动成绩滑坡的原因议论纷纷。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在国内许多重大的篮球比赛,如城运会、青年锦标赛等也暴露出青少年选手明显乏人,虽然,中国篮球运动的改革已有十几年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篮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国家对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此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梯队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篮球运动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篮球 后备人才 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有关文献资料,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发展和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的问题。

    (二)访谈法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界的一些专家和部分教练员、裁判员的询访。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篮球运动发展的设想。

    通过对运动员(学生)、专家、教练员、裁判员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找出他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对策,进行综合信息的整理,作为本文的研究结果。

    二、研究对象

    (一)体校篮球班

    (二)篮球试点学校

    (三)传统项目学校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不完善,后备力量匮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称之为“举国体制”。即以体委负责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中心来培养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输送至体工队。不可否认,在“举国体制”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逐渐发展,水平提高很快,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篮球运动员,并在1963年的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中一举夺冠。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对现有的体制带来更大的冲击,从而暴露出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引起的后果。

    (一)体育局系列的困惑

    1.近几年来,受“奥运战略”和“金牌战略”的影响,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扶持自己的优势项目,一些地区将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的集体项目砍掉,篮球就是其中之一。这样,自然埋没了很多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对没有被砍掉篮球队的地区而言,则缺少了竞争对手,减少了锻炼的机会,也就没有提高的发展。

    2.省、军队体工队自己培养的运动员从14、15岁进入青年队,经过几年的训练,队员的技战术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队员的文化学习不系统,知识贫乏,影响了全面能力的发展,高水平的成材率较低,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3.集中体校队员的文化学习差,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队员不能升入到青年队或专业队,则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有可能被社会拒之门外,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到体校学习,体校生源受到影响。

    4.由于每个地区只有一所体校,在这个地区就很难有竞争对手,对抗比赛的机会很少,不能通过比赛来检查训练效果和提高强度,训练水平难以提高。

    (二)教育系统的困惑

    1.中小学篮球场馆少,器材不全,教练员水平不高,基础训练水平低,比赛少。这样从为数不多的中小学篮球比赛中挑选到基层体校训练的运动员质量不高,且数量有限;同样也不能向大学输送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

    2.中学和大学之间出现断层,真正的大学生篮球队水平不高,不少高校招收的是省、市队,青年队的退役队员或没有发展前途的淘汰队员,这无疑是一种重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不用说篮球水平的提高了。

    可见在“举国体制”下,以上因素的存在抑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的发展。

    四、结果与分析

    (一)体校篮球班面临的危机

    体校一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体校大多自成体系,学生文化课学习难以得到妥善解决。从表1可以看出,最为突出的学生文化学习成绩差,被淘汰者大多数无法继续升学,由此造成家长不愿意让子女到体校学习。

    通过对体校篮球班学生将来成为运动员的态度调查,见表2,可以看出体校生源危机的直接根源,严重阻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且社会反响也越来越激烈。

    (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眼前的困惑

    目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大多数是实行以体育部门为主,教育部门为辅的管理形式,在其自身的传统项目上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基于目前学校体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是人、财、物。而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经费短缺是多年来影响篮球传统校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篮球教练数量少,专业知识低,不能适应篮球竞技速度发展的需求,难以保证篮球训练的质量。还有训练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也影响着篮球训练的质量。

    (三)篮球试点校存在的问题

    试点校的创建,应当说是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一大发展。从理论上分析,它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技运动水平,又有利于解决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问题,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强大的社会吸引力。然而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从表4看出,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负担较重,因而从目前情况看,训练效果不甚理想,成才率不高。

    (四)体教结合中出现的忧虑

    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配合,这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从表5中可以看到体教结合调查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忧虑数字。反映出训练与读书的矛盾,影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五)篮球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

    从表6中可见,有79.5%的专家,83.8%的教练员和81.3%的裁判员认为部分省市篮球运动的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其原因:第一是受奥运战略的影响,集体项目资金受到压缩。第二是职业化改革重点在一线队伍,而基层队伍的资金仅有一小部分。第三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偏见,父母不愿让子女参加篮球训练。第四是训练条件难以改善,训练水平得不到发展。第五是由于二三线队伍建设的薄弱,使二线队伍质量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五、发展对策

    (一)建立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与后备人才联系制度

    让省级以上的教练员、运动员与基层训练后备人才的单位建立定期的联系制度,将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加速培养。其好处有:(1)高水平的示范作用;(2)促进作用;(3)宣传作用;(4)有利于发现人才,及早培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已经实行俱乐部制,实行联系制度的困难会很大。因为是制度就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要采用一定的行政措施,国家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篮管中心可制定具体措施方案,由省队主管单位监督执行,每年将实行情况上报监管中心。

    (二)建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奖励基金制度

    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要经历几个阶段,几个教练员的培养。为了鼓励使他们成才的各个阶段教练员所做出的成绩,应该设置奖励基金制度。这不仅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而且能使广大教练员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三)充分发挥中学、大学办篮球队的积极性

    当前,要求对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培训基地数量并不现实,单靠体育运动学校,青年队等系统培养也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挖掘现有训练体制的潜力,并充分发挥中学、大学办篮球队的积极性,加快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提高培养的质量。

    要利用学校的优势,扩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数量,开辟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途径。调动和发挥大中小学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一是要继续发挥政策作用,二是要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前者最为重要。当前,从管理政策上扩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和大学高水平篮球队的数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必要性表现在:社会需要,中学和大学向省级以上输送的后备人才培养。可能性:(1)当前具备办高水平篮球队的中学、大学增多。(2)中学逐步实施素质教育,这为中学设立高水平篮球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体育后备人才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3)人们的观念逐步变化,有利于学校运动队的发展。当前,运动员获得的高薪和在广大球迷中目中的地位,都将进一步刺激并改变人们的观念。观念的更新有利于篮球后备人才的成长。

    为了保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逐步改进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由过去的“举国体制”变为国家和社会共同的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根据篮球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有计划的进行长期培养。增加官办和私办的篮球学校、篮球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广汇小飞虎训练营”式的民间篮球团体,形成篮球人才群,人才链,人才梯队(如图1)。

    (2)增加对篮球重点小学、中学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投入,篮球资源的配置由靠计划转变为靠市场。寻求社会的赞助,增加比赛机会。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训练网,为职业俱乐部有偿输送运动员,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体育院校有较强的师资,较好的设备和科研条件。建议在重点院校成立高水平篮球班,并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职业俱乐部和国家队输送全面的人才。

    (4)体育系统的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现在仍有一定的优势,但需积极寻求教育系统的帮助,解决好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解决好体校生源和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加科科学文化训练,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国瑞等.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1):44-47.

    [2] 白喜林.对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1998(2):49-50.

    [3] 邓秋霞.中国篮球现状与后备力量分析[J].南京体院学报.1997(4):29-30.

    [4] 李敦杰,刘太山.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几点思考[J].篮球综合信息.1998(3):37-39.

    [5] 胡利军.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J].沈阳体院学报.1992(3):445-48.

    [6] 王朝晖.关于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出路的探讨[J].河北体育科技.1997(1).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