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论“拉腔”在永昌贤孝中的结构意义

    时间:2021-02-21 07:52: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永昌贤孝是甘肃贤孝的分支,是流传在甘肃金昌市永昌县境内古老的说唱艺术,是曲牌连缀体,现用19个曲牌。“拉腔”是兼抒情、叙事、写意为一体的曲牌,因为其对于开书、连接以及结束有重要的结构意义,于是贯串着每部贤孝的始终,凝结并有机配合着其他曲牌讲唱故事。

    关键词:拉腔;永昌贤孝;结构意义

    永昌贤孝是流传在甘肃金昌市永昌县境内的古老的曲牌连缀体曲艺,据明代聂谦《凉州风俗录》所载,其历史可上溯至明代,清代分王、毛二支流传至今。永昌贤孝现用曲牌19个,从感情色彩上可分悲调、喜调曲牌;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声乐和器乐曲牌;从职能上可分为抒情、叙事和写意三类曲牌。“拉腔”(“王支”传人王培仁、“毛支”传人毛显存的称谓)又称“拉腔贤孝调”(“王支”已故传人柴希焘的称谓),按照表现方式“拉腔”可分为器乐“拉腔”和声乐“拉腔”。器乐“拉腔”可按感情色彩分为苦音“拉腔”(柴希焘称谓“苦音贤孝调”)和甜音“拉腔”(柴希焘称谓“甜音贤孝调”)。器乐“拉腔”属抒情性曲牌,具有引导、提示意义,并为情节的发展和变化提供情感铺垫;声乐“拉腔”是叙事性曲牌,可视作不定音高上的说白,并常与说白交替出现,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因较强的语言性,声乐“拉腔”的唱词多为韵文、或韵文与散文相结合的形式。

    “拉腔”是永昌贤孝使用频率最多,变化最丰富,最重要的曲牌,除具风俗性小品类似楔子的段子之外,所有贤孝都用器乐“拉腔” 开书,并用声乐“拉腔”结束,中间以多种变体形式贯穿其中。

    一、开书

    开书是贤孝艺人对贤孝开始的称谓,相比开始更具动态意义,可解釋为拉开序幕。开书之前艺人自己或者由组织者以口语形式告诉听众将要表演的曲目,之后以“拉腔”开启贤孝故事的篇章。开书使用的“拉腔”是永昌贤孝“拉腔”的基础形式。为了研究方便,并区分其变体形式,本文借艺人开书的称谓,将其称为开书“拉腔”。

    开书“拉腔”分为三个阶段,即器乐演奏、演唱、器乐演奏。第一阶段(器乐演奏部分)有较强即兴性特征,艺人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听觉关注听众状况,“是否安静,是否进入聆听状态”,视具体状况用局部重复、跳转、对接等方式增减这部分篇幅。器乐部分结束后,艺人用七字四句、二句或多句诗拉开讲唱故事的序幕。就内容而言,永昌贤孝涉及从先秦到清代不同朝代的故事,贤孝艺人按故事发生朝代使用不同的开篇诗词,同一朝代的故事使用同一首开篇诗。部分开篇诗如下:

    先秦、汉:天龙八部甚欢喜,保佑大家永无灾,诸位菩萨降临来,(再把)汉朝经过表一凡。善恶到头终有报,天台造就玉帝池。(春秋《蜜蜂记》、汉《王昭君》等);

    唐代:唐到西山见日光,光日见山人马东,东马人山西到唐,唐马汉人水流长(毛显存版);唐到西山见日光,广日见山水流长,长流水山人马东,东马人山西到唐(王培仁版)。(《白马卷》等);

    宋代:耳听秋风月夜长,山神不住送秋凉。山川满门黄花开,夜过南楼思故乡(毛显存)。初褪秋风月夜长,山神蛛蛛送秋凉,山川满门黄花开,夜过南楼思故乡(王培仁,柴希焘)。(《烙碗记》等);

    明代:天凭日月人凭心,诗凭文月官凭印,山川满门黄花开,夜过南楼思故乡。(《荆笆记》等);

    清朝:保定府定兴县,定兴县里表家园,要知员外是何人,南门上有个王荣王大人。(《王定保接档》等);

    在朝代不确定时则如此开篇:山靠松来松靠山,千年古人洞藏仙。(柴希焘、王培仁)山靠松来松靠山,千年古树春常在(柴希焘),如《蓝桥相会》。段子是风俗性小品,使用“梳妆调”“高腔调”及“连响调”等单一曲牌讲唱市井轶事,男女情爱,孝子贤孙等故事,内容简练,历时较短(约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如《胡姑娘买扣线》、《王婆骂鸡》、《孝双亲》等。涉及 “贤孝”内容的段子也常用“春夏秋冬四句话,孝子贤孙名扬天下”开书,或直接讲唱内容,如“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们的恩。”(《孝双亲》)。

    诗句结束之后再接第二阶段器乐“拉腔”构成开书“拉腔”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规模接近或小于第一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变化重复,以再现的形式与第一阶段呼应,形成三部性结构。这一阶段结束后,开书“拉腔”结束,并完成其拉开序幕的任务,贤孝故事开始。

    开书“拉腔”属悲调抒情性曲牌,旋律多在大二度(Re-mi)之间回环,之后下落,有心碎、焦虑并叹息的情感向征。乐器演奏的第一部分七声音阶,徵音支持的商调式,fa微升,si微降,且贤孝中所有七声商调式音阶都具有该特征。声乐部分字少腔多,呼吸宽广,句中惯用永昌方言中的常用虚词(以“啊”、“ 哎”常见)拖腔,每句结尾处旋律下行并回落到徵音(支持音)和商音(调式主音),带来感慨、凄婉的表现效果。器乐演奏的第二部分,七声音阶,从商调式开始,徵调式结束,音乐色彩趋向明亮,情绪也过度为平和或喜悦。

    二、连接

    “拉腔”完成贤孝开书任务之后会以声乐、器乐两种形式,不同结构频繁出现在贤孝的主体部分之中完成贤孝“讲唱”故事中“讲”的部分,且出现的形式不同,具有不同的意义。其基本规律为:原始再现或结构变长时,意味着故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同时引起贤孝主体部分内部结构的分割;结构变短(变为几句或半句不等)时作为过门用以衔接不同曲牌,或是艺人唱词出现“断片”现象时作为思考或调整唱词的临时“背景”音乐。从传统的贤孝表演来看,极少存在除“拉腔”之外其他曲牌并置的状况,两个不同曲牌之间必然会由“拉腔”和其变化形式作为衔接,这一点在抒情性曲牌的连接上尤为明显,因此“拉腔”(包括其变体)可视为连接其他曲牌的链条,该链条使贤孝整体形成以“拉腔”为叠部,其他曲牌为插部的不规则的回旋性结构。

    三、结束

    为进一步强化听众善恶观,且达到劝善,劝“贤”、劝“孝”的目的,贤孝主题部分“表”完之后,会接一段规模较小的尾声部分,也就是贤孝的第三部分,以呼应开书“拉腔”,形成三部性结构。这一部分的任务有:1.凝练精神。这部分,艺人以“评论员”身份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为逻辑支撑,明辨曲中人事善恶,并树立善、贤、孝者为道德楷模,呼吁并倡导听众效仿;同时以故事中的恶警示不善、不贤、不孝者须改邪归正,免食其果;2.通报曲目。贤孝表演前,艺人会考虑听众的要求和喜好选择曲目,但不会以报幕形式透露曲目名称,旨在为听众留下悬念或敦促听众坚持听完全曲,在这一部分,表演者以“拉腔”及其变体形式正式告之曲目名称,如传统曲目《烙碗记》结尾部分:

    烈女古书来相奉,贤人听其信,愚人过了耳边风,还说贤孝不通情,件件又来笑与人,各个不为笑于人,宋朝手里真事情,仁宗手上来劝人。

    贤人听了《烙碗卷》,心里越来越亮晶,心里照成一盏灯,人人听了《烙碗记》,出门可不能丢娃子;妇女们听此卷,学人不学别的人,学人要学李夫人,走到州,夸到县,归根结底功劳在,留到世上把你传;谁若学了马氏贱,木驴子骑上可真难挨,家伙可塞到身底里来;娃娃听了这此卷,学人莫学别的人,学人要学小丁生,虽然磨难来受尽,茶花状元头一名,学生停下记在心里;男人听了这次卷,不能听妻把家分,你看功劳恩义中,一母所生弟兄们,弟兄不同弟兄们,当家户族要认清;有人学了这个马保柱,归根结底穿绸子。

    双双连把贤孝传,风摆云头月当闲,要把古书圆一圆,贤语古书来表完。

    这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子部分,第一、第三部分作为程式化部分,适用于同一题材的任何贤孝曲目,第一部分提出贤孝劝善对象的选择性,规劝贤人而非愚人,贤人听,旨在洗礼内心(精神),愚人听,旨在受用表层(娱乐),听而无用;第二部分通报即将结束的贤孝曲目,总结并区别曲中善恶,如上例《烙碗记》结尾部分,列举了人人(所有人,出门不可丢下孩子)、妇女(学李氏非马氏)、孩子(学丁生非马保柱)、男人(不可起分家之心)的道德学习指向,劝善而弃恶;第三部分,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七字四句诗,与开书“拉腔”的四句诗(或多句)遥相呼应,在“恬静、淡雅”中结束整部贤孝。

    参考文献:

    [1]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甘肃卷[C].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编辑组,1999.

    [2] 张世琦.试论甘肃永昌贤孝的基本功能[J].北方音乐,2015(10).

    [3] 张世琦.新中国成立以来永昌贤孝发展综述[J].戏剧之家,2017(01).

    相关热词搜索: 永昌 意义 结构 贤孝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