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新闻写作中数字巧用探析

    时间:2021-04-02 07:57: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经济报道中,数字常常是难以缺少的。很难想象,离开了数字,经济报道能够独立存在!在有些新闻中,一个数字非常重要,如果省略了它,或只是匆匆带过,整个新闻的力量都会减弱。

    然而,与如此重要性不相称的是,目前数字在一些新闻作品中用得过多、过滥,严重影响了稿件的可读性。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把数字的使用变成了报流水账。某报社一记者在报道一个县2007年前10个月经济发展状况时,竟然写成了这样:“截至10月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3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一产、工业、建筑业、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6.7亿元、25.7亿元、5.5亿元、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3.5%、74.4%、8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7亿元,同比增长36.4%……”一口气列出了十几个数字,即便读者十分认真,一时也是难以对得上号的。

    这种滥用数字、机械堆砌数字的稿件,读者见了就害怕。西方新闻界对此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太多的数字无异于毒药”。

    所以,在采写实践中,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数字。聪明记者对此操作的最起码原则是,在一个段落里从来不使用过多的数字,他们总是选择最恰当说明问题、最合适表达主题的那一个加以突出处理,努力让其活起来。否则,就会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一堵困难重重的障碍墙。如果这样的段落不是一个,而是连续两三个,读者基本上就无法翻越这堵墙了,接下来,很快就会移情其他稿件。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要学会彻底改造我们所得到的数字,并要努力让这些数字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如果数字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就把它变成概数,以形成总体印象,增加稿件的口语化和亲切感。“260万元”要比“2611423元”简单清楚得多,“八成”比“80%”更上口。某某事物“增长了36.7%”,优秀的记者可能会说“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要是“增长了98%”,他可能会说“几乎翻番”。这种简单、形象的数字表达方式,读者心里容易接受。

    在为读者建构形象上,新华社前些年发过的一篇反映全国扶贫成就的消息更为典型。扶贫成就总是和数字紧密相联,比如发放扶贫款多少,比如多少人脱了贫,等等。可新华社的这篇消息避开抽象的数字,另辟蹊径从“实物”使用切入,收效颇佳:小凉山农民哲里布清楚地记得10年前县里挖坑种苹果时发的两根竹竿。

    哲里布说:“这两根竹竿,一根代表坑挖多宽,一根代表要挖多深。我们村里人多数不识字,跟我们说有多深多宽没有用。”

    这位农民如此朴实的话语,再简单不过地告诉我们,在新闻写作中,一定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努力让数字转换成“看得见”的具体形象。

    上世纪80年代,有两篇报道都介绍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一篇说乐山佛像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另一篇没写具体数字,只写道:乐山佛像有30多层楼高,耳朵有4个人那么高,每个脚背上可以停放5辆解放牌汽车,大拇脚指甲上可摆一桌酒席。两篇相比,后一篇通过人、楼、酒席的高度、宽度,把干巴巴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显然胜过前一篇很多。

    比较尺寸的大小和数字的多少,也就是用人们熟知的数字或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人们不熟悉、不易懂的数字,也是有助于读者理解的重要方式。它在美国新闻教学案例及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官方可能宣布森林大火烧毁了超过500平方英里的植被,这对报道者意味着什么?对读者呢?美国成熟记者的做法是,把已知的和未知的数字做比较。尽管人们不知道所在地区的土地面积有多大,但起码有个大致的概念。当加利福尼亚的读者从记者的稿件中得知被烧毁的森林面积有4个旧金山那么大时,他们对火灾造成影响的理解就会更清晰。

    《北京晚报》介绍北京大学教授王力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进行研究与著述的报道中说,经他编辑出版的书籍“字数总计不下1000万字”。1000万字的书有多厚?报道接着告诉读者:“一套《红楼梦》4册共100余万字,也就是说,王力教授编著出版的书籍差不多相当于10套《红楼梦》!”这就把抽象的数字写得通俗易懂了。

    《江城日报》2006年刊发的《吉化五年节水可供一座城》也很说明问题。记者把在采访中得来的“吉化在过去5年中通过淘汰落后装置和技术改造节约新鲜水1.43亿吨”这一庞大的、“到底是多少”的数字,转换成它“可供应一座中等城市”,十分便于读者理解这1.43亿吨的节水量是个什么概念。

    除此之外,在数字处理上还有一些其他窍门:

    用频率和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字。2002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刊载在第3版的《战胜饥饿在行动》一稿对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文章这样处理数字:“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的人达2.4万,相当于每4秒中有一个人饿死。”报道将每天的死亡人数换算成死亡频率,更加突出其死亡人数之多,也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和认知其情势的严重。

    西方其他一些国家的记者对此运用得更是炉火纯青。他们不说“在58013261名司机中,有14654231人驾驶的是进口车”,而是简单地告诉读者“平均4名司机中,就有1人驾驶进口车”。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而数字越大,就越抽象。

    用假设的手法,以一推十,以小推大,从而延伸出一个较大的全景数字,表现出它们与读者的生活、学习有某种可感的关系,来引起读者的兴趣。比如,一个小的新产品的开发,单项的增加值也就是几千元,但一经过“乘”的计算,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便可以获得巨大的效益,马上就能把新闻的意义显现出来。前些年,新华社播发的《每家换一个坐便器每月可节水4.9亿吨》一稿,就是将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如果得到推广同有可能产生的全国效益联系在了一起,进而突出了更换坐便器在更大范围内的意义:“如果每个家庭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换成节水产品,全国各城市每月可望节水4.9亿吨。”为此,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节水产品认证工作。第一批节水认证产品包括水嘴、坐便器、便器冲洗阀、淋浴器等。再比如,一家加压气化厂用劣质煤为原料生产煤气,可以“日产煤气54万立方米”。这个数字再向前推移一步,“投产后将使本市居民生活煤气化率达90%左右”。这就与读者更接近了。

    用柱形图、饼状图、点状图或表格对数字进行直观化处理。近年来,新华社、《法制晚报》等媒体以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制作出很多清晰、直观的新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江城日报》推出了系列报道“辉煌60年·江城颂”专栏,逐一报道吉林市60年来工业、投资、外贸、住房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涉及了很多数字。为了直观反映发展成就,《江城日报》要求记者不仅成文时要恰当运用数字,还要把数字专门提出来交由制作人员制成数学中广泛使用的柱形图,和文字稿一起刊发。这不仅活化了报纸版面,还起到了一目了然的传播效果,也为记者免去了稿件中数字纠缠、文笔生硬的苦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经济报道中的每日外汇实时报价表、实时图表、证券信息浮动表等,也都是新闻的一种新的信息传递形式,它们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创新实践。

    用数字的特殊效果,包括反差、对比、强调、趋向显示等。2004年,《南方都市报》将地铁负债77%降到35%做到引题中就让数字发挥了趋向作用,而获得过全国新闻大奖的《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5万公斤鲜牛奶倒进农田》则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利用数字的特殊效果,有时还要将抽象的东西数字化。大家都说联合国的会多文件多,但到底有多多,恐怕没人能说清。法新社1982年发出的一条电讯稿对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27万”这个数字就把抽象的东西数字化了,利用数字特有的功能给人以震撼。

    用简单的方法把数字所在句、段的意思表达清楚。美国新闻界的朋友在讲这个问题时说,如果在一篇稿件里必须要引入一系列相关数字,记者必须仔细思考段落结构,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比如,记者要讲的内容是一个政府机构对于某个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不假思索的写法是这样的:

    花费在“多余问题”研究上的经费被“无关紧要事物部”由1983年财政年度的8.47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12.6亿美元,增幅达到49%。

    这句话中包含了4个数字,太拥挤了。我们的目的是要说明该部门加大了对某问题的关注度以及研究资金增加的幅度。如果采用下面的形式,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过去的一个财政年度里,“无关紧要事物部”加大了对“多余问题”的研究力度,研究经费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12.6亿元。

    以人带数,也就是把数字放到直接引语中去。新闻是人的活动的报道。而目前很多新闻不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见数不见人、见事不见人,缺少对新闻事件中相关人的话的直接引用。所以在写一些工作报道时,不妨将数字嵌入人在一定场合的直接引语中,这样既报道了数字也报道了人,还能为稿件的形象化带来很大的起色。

    借文学修辞手法活用数字。数字之于修辞有着重要的作用,用得巧妙,诗句文章可平添许多韵味,化平淡为神奇。新闻尽管不是纯文学,但也可借文学活用数字之法,活化新闻中的数字,特别是活化新闻标题。此种方法主要有对仗、反复等修辞方式。国人自古写文章就讲究这些,读者也愿意接受。对仗工整巧妙,反复强调咏叹,能够令人回味无穷。北京颐和园知春堂的一副对联就这样用数字:“七宝栏杆千岁石,十洲烟景四时花。”多年来,我们的大量新闻也这样做标题,如《张翔领衔4名老将上榜 中国队信心十足冲击奥运》、《百幅真迹 百家荟萃 百载难逢》,等等,也都是因为成功借用了文学中的一些修辞手法而让数字对整篇新闻稿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事实上,活用数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不过所有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恰当取舍的基础之上。数字再多,不可能每一个人人都感兴趣,也就是说我们要报道最有价值的那一个。在这些年的新闻采写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一是数字的重要程度,二是数字的利益关切程度。重要程度如一个城市的支柱企业年销售额、年纳税额是多少;利益关切程度如物业费收取单位、金额;等等。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巧用数字还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从而确保数字运用科学,换句话说至少要保证真实、准确。这恰恰是数字得以生巧的基础。真实要求数字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和生活实际,不能失实。准确要求使用的数字比例单位要科学,不闹笑话,如运用数字时不能使用“降低了×倍”,而应用“降低了百分之×”或“减少了×成”。同时,要严格区分“增倍”、“翻番”一类词的含义,切不可乱用。还要注意数字单位与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的统一,避免使用“尺、里、斤”等百姓口语化的度量衡单位,非用不可时一定要用在直接引语里,并要做好注脚。下面,我转引部分艾丰引述鲁道生的有关警告,与我们的新闻同行特别是后学共勉:

    要准确,要慎重。准确不言自明。慎重是说要反复思量一下。有时数字越细,不见得越准确。如估产的数字,还要写到小数点以后多少位,那就未免过犹不及了。这就是不慎重的一种表现。

    最好留有一定余地,特别是在报成就的时候更要如此。

    不说没有把握的数字。新闻报道中说没有把握的话就很危险了,说没有把握的数字就更加危险。涉及对数字的评价更要谨慎,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行。不要轻易说“创全国最高记录”“创世界最好成绩”之类的话。

    数据的来源要权威,要选择最权威部门提供的数字,不要随便引用那些没有什么权威的部门和人的估计的数字。

    数量词要统一。

    参考文献:

    1.汤莉萍、殷俊:《经济报道常见问题剖析》,《中国记者》,2003(8)。

    2.艾丰著:《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3.威廉·E·布隆代尔[美]著、徐扬译:《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4.布雷恩·S·布鲁克斯等[美]著、范红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5.肖鲁仁著:《经济新闻采写导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江城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巧用 写作 数字 新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