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协同视角下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提升策略

    时间:2020-03-11 13:43: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教师在服务地方企业时服务动机不强、教研任务繁重、服务信心不足、专业定位不清、难以对接市场需求等问题,基于协同视角提出评聘协同、制度协同、校企政协同、教研团队协同、教研活动协同等策略,以提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  服务能力  协同创新  地方企业  校企合作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004-03

    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地方高校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能的需要,也是地方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力的需要,更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明确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政府部门和高校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如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实施“千人计划”,每年组织1000名左右的高校青年教师全职到基层事业单位从事岗位实践活动一年。通过这类活动,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总体上来看,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服务意识淡薄、实践机会少、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动力机制缺失等问题,高校对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监管评价不力,实践成效欠佳。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水平和成效。因此,提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一、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面临的能力问题

    (一)服务动机不强,能力难以提升。相对于服务动机,学习动机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推动学习者实现一定学业目标的动力倾向。研究表明,强度合适的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或能力提升有正向影响作用。例如任珊珊(2018)认为,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对科研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对高校教师而言,服务动机指的是引发与维持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行为,实现高校服务地方企业职能的动力。同理,强度合适的服务动机对于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提升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服务动机不强的状况,认为服务地方与自身关系不大,对自身工作绩效不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服务地方企业的意识薄弱,动机不强。缺乏强度合适的服务动机导致高校教师忽视服务地方企业,放弃或错失了服务地方企业的机会,从而难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二)教研任务繁重,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民办高校、独立院校或教学型高校的教师而言,一方面,他们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及相关活动,教研任务繁重,与企业联系接触较少,信息资源有限。胡蝶(2012)通过调查江西民办高校教师工作负荷现状发现,教师实际的工作量已大大超过了规定任务,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尽管渴望通过企业实践获得能力的提升,但是缺少机会,也缺少把握机会的能力。在教研任务的挤压下,教师能够投入到服务地方企业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在具有服务动机的情况下,高校教师时间管理能力的强或弱,影响着其是否能抽出时间和精力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在服务动机不强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则会将服务地方企业看作教研任务之外的负担,这种负担给高校教师带来压力或厌恶感,使得他们会想方设法规避。

    (三)缺乏行业经验及技能,导致信心不足。由于受专业、学历、职称、薪酬等方面的限制,很多高校特别是办学历史不长的高校,师资来源主要还是高校。由于刚从学校毕业,年轻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工作经历和企业工作技能。程玲玲(2017)通过调查四川某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发现,认为自己是“双师型”教师的占比仅有16.67%。普遍缺乏行业工作经历和企业工作技能的教师面对企业的实战需求时必然会缺乏信心。即使部分高校教师进入高校前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工作经历和企业工作技能,但由于工作环境的转变,脱离企业及市场的时间较长,经验将不再适用变化的市场环境,技能也可能出现退化。对企业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对企业的需求不能把握,无法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都会使得高校教师对服务地方企业缺乏信心。

    (四)专业定位不清,能力缺乏积累。高校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讲授相关的专业课程,部分教师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能够逐渐提升理论和实务能力,积累各方面的成果。但也有不少高校教师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以完成工作量或者获取课酬收入为目的而授课,授课课程甚至与自身的专业差别很大,长期下来失去专业定位,导致自己的专业领域难以向纵深发展;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专业发展规划,不知道未来应该往什么专业方向去发展;不少年轻的高校教师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寻找合适的授课方法和磨炼授课技巧,容易疏忽专业发展规划或者专业定位不清,无法在服务企业时发挥自己的能力。

    (五)难以对接地方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高校要培养适应地方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关键条件之一就是高校教师自身要能适应地方企业发展的需要,能够根据实际市场的需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完成自身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必须持续判断和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不可否认,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是比较扎实的,实践教学改革也搞得有声有色,实践能力也有相应提高,但专业技能是否过关,市场才是最有效的检验场所。事实表明,不少高校教师虽然能比较轻松地胜任教学任务,但面对地方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时,却出现难以顺利对接甚至无法对接的状况,无法为地方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二、基于协同视角的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创新性地有效破解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面临的能力问题呢?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策略。

    (一)评聘协同将服务地方企业列入教师考评依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职能之一,而服务地方企业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要发挥高校的这一职能,就需要鼓励、推动高校教师由被动变主动地去服务地方企业。高校可以考虑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参与服务地方企业列为岗位聘任与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权已经普遍下放到各高校的背景下,各高校可以在执行职称评审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各校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来实现相应目标。特别是转型为应用型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及成效,也是推動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评聘协同能否够奏效,前提是评聘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及制度的执行落实。

    (二)制度协同保障教师进入地方企业锻炼。抛开适度强制性要求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倒逼高校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不谈,其实高校教师理应不断寻求自身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但由于教研任务、学生工作任务繁重,行政事务繁杂,特别是独立院校和民办高校的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锻炼中去,这无疑使得高校教师无法借助企业平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协同以保证高校教师进入地方企业锻炼。《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规定,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将需要每5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服务,累计不少于6个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将先实践再上岗。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制度协同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求地方高校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切实保障高校教师进入地方企业锻炼。

    (三)校企政协同为教师提供提升能力的平台和机遇。部分高校教师对服务地方企业热情不足或缺乏信心,原因之一是缺少能让自己专业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及找回自信的平台。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高校教师进入地方企业锻炼,高校就应该执行制度,同时积极地为高校教师提供应有的服务,帮助高校教师进入更好的地方企业进行锻炼提升。地方政府和高校作为高校教师进入地方企业锻炼的桥梁,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而地方企业也应该积极响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开放部分岗位,接纳专业对口的高校教师进入企业锻炼;高校教师应主动出击寻找合适的地方企业作为自身锻炼的平台。高校教师参与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与地方企业讲师共同授课、到地方企业考察调研、参加地方企业内部的各类培训、在地方企业相关专业岗位兼职或挂职锻炼、与地方企业共同完成具体项目,等等。通过校企政协同,高校教师获得更多提升能力的平台和机遇。

    (四)教研团队协同找准服务地方企业的切入点。缺乏专业发展规划和定位的高校教师往往容易陷入职业发展陷阱,导致自己在很多方面似懂非懂、泛而不精,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也难以提升。高校教师应该主动组建或参与教研团队,通过教研团队成员之间积极地研讨和理性地思考,在教研团队总体的研究方向之下,结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准确地找到为地方企业服务的切入点。教研团队能否成为高校教师理顺专业发展思路的平台,关键在于教研团队负责人的团队管理能力、专业发展动向把握能力以及对地方企业发展需要的精准了解;同时教研团队成员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会极大影响自身的思考能力和专业水准的提高。

    (五)教研活动协同紧密结合地方企业市场发展需要。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必须基于问题意识,要清楚地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从企业的市场发展需要出发提供服务,为地方企业解决问题或提供价值。因此,高校教师日常的教研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地方企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展,不断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提升自身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在地方企业需要服务的时候能为其排忧解难,彰显高校教师的水平和价值,增强地方企业对高校教师的尊重和依赖感。

    在国家政府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甚至创办或投资企业,通过参与市场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而创造更多的利益和价值。教研协同能够有效增强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问题意识、市场意识,让服务地方企业转变为高校教师的一种常态准备工作,以市场发展需要拉动高校教师服务能力的提升。

    新形势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批批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付出努力,特别是需要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本文针对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面临的能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提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下一步需要对这些方向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提升方式、方法、途径等方面都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创新地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琳,赵莉莉.地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以伊春职业学院英语教师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

    [2]任珊珊.研究生学习动机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8

    [3]胡蝶.关于江西民办高校教师工作负荷的现状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2(27)

    [4]程玲玲.四川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5]高靓.我国推职校教师定期企业实践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6-05-31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以新桂商为轴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商科协同育人平台研究与实践”(2016JGA399);2016年南宁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提升新桂商研究院教师队伍服务企业能力的路径研究”(2016XJ16);2017年南宁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团队”(2017XJJXTD06)

    【作者简介】杨兴华(1982— ),男,广西桂平人,南宁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蓝军斌(1986— ),男,廣西忻城人,南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桂商、营销管理。

    (责编 黎 原)

    相关热词搜索: 协同 视角 高校教师 提升 策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