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浅谈高校教师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引导

    时间:2020-03-11 14:17: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进,各高校纷纷将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作为新的人才建设目标,高校教师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实现这一人才建设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高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激发学生的三创能力。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生创业;创业引导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也为适应渐趋艰难的就业环境,各高校纷纷将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作为新的人才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教师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加强对高校学生创业的指导,培养学生积极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期成功引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成功进入创业市场。

    一、高校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在当前社会思潮中,大部分的家长对创业并不持支持态度,认为因经验及资金方面的缺乏,创业非大学生首选之路,应当先就业适应社会,受此种择业观影响,不少大学生创业意愿不高。再加之高校学生在对创业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认为创业风险太大,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创业的勇气和决心。与此同时,另一些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因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相关社会经验的缺乏,再加之对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洞察力较弱,难以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即便开始了创业行动,在创业初期也往往因为缺乏抗压能力,无法正确对待创业挫折,早早便放弃了创业梦想。可见,对于大学生而言,或是创业意愿的缺乏,或是创业能力的不足,都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重重阻力。对此,作为高校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在年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与高校学生有着相似之处,完全可以结合自身感受,通过介绍本专业过去毕业生的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创业者成功的关键,汲取失败者的教训,启发学生结合实际审视自身,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传授学生创业知识与经验。

    二、高校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只有在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引导下,学生在创业时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进行正确的选择。高校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科学的创业价值观:

    首先,高校教师应向学生灌输劳动光荣、职业无贵贱的理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创业方向,进入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领域。

    其次,应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创业毕竟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为,将面临许多创业前难以预料的困难,良好的抗压能力与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基础。故此,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创业风险进行充分的预估,并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这样学生在进行创业时方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遭遇创业困难时能够冷静面对,正确分析并作出恰当的选择。

    最后,高校教师应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排除家长对学生的不正确导向。高校教师应切实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就业期望和创业态度,当遇到家长不顾孩子自身情况与意愿,强行要求学生放弃创业、选择就业时,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放弃偏见,为学生创业过程灌输正能量。

    三、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认知

    1.避免盲目创业,引导学生理性审视自我

    高校教师应避免笼统地倡导创业精神,鼓励创业,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自我审视。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每个项目都适合创业。高校教师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的同时,还要与学生积极探讨对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生活的认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审视。对此,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或者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直观的体会,从而让学生在创业舞台上展现自身才能。在各类创业实践锻炼之中,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历、学会交际,也对自身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判断自己是否有可能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或社会交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大学生盲目创业,提醒他们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审慎地遴选项目,并在条件成熟时把握机会。

    2.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高校教育实践来看,很多大学生直到毕业也不确定自身就业倾向或创业目标,更不要说对未来构建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各高校的必设课程。但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仅凭授课教师一个或两个学期的授课就能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并且高校学生判断力和自制力较差,人生阅历和经验并不丰富,对就业创业的内容了解较少,故此高校教师非常有必要配合好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高校教师应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校初期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发展确定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在日常教学当中,每门课程都应将“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培养列入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与创业能力教育有机结合。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则应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变化和市场环境,理智分析毕业后就业与创业可能面临的困难及机遇,最终鼓励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勇敢迈出创业步伐。

    3.引导学生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创业目标

    最后,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有关素质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洞彻自身性格的优势与弱点,清楚自身的兴趣及特长,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高校期间的知识与技能储备,找出自身优势与不足,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创业目标。

    四、高校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1.通过学业学习和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

    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协调好学业和创业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除基本教学内容外,应有意识向学生介绍当前的经济趋势和产业动态,并利用小组协作完成作业项目,锻炼学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在校期间掌握2~4项社会上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此外,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要适当地选修对创业有所帮助的公选课,认真学习创业课程,通过公选课、第二专业素质拓展项目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例如,参加学生会活动、班级团日活动、班级管理、学校文艺演出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既能拓展高校学生交际圈,还能培养高校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水平、责任意识、身体素质等。

    2.引入优秀创业者,聘为班级创业指导员

    学校应发动多方面的力量,为学生聘请创业导师。创业导师最好聘请当地优秀企业家,选取标准应倾向于青年创业成功者、白手起家者、从事前沿产业者等,如果是本校毕业生则更为理想。创业导师可对有意愿创业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灵活利用创业论坛、交流大会、知识讲座、创业竞赛辅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创业,了解创业的艰辛和收获,为学生树立挫折意识培养抗压能力,培养创业品质,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尽量回避创业误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让学生走进企业,真实体验创业的艰辛,对创业有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在企业设置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

    3.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竞赛,进行创业实践

    高校教师可把班级中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并进行创业培训,组织学生创业团队参加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在创业园开展创业活动并申请学校给予一定扶持。通过竞赛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教师也可通过培育创业团队中的典型,激发其他学生的创业意愿,带动其他创业团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钢.高校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业[J].工作研究,2012(2):209.

    [2]郭群,杨帆.创业就业视角下的高校高校教师工作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5).

    [3]杨慧.浅谈大学生创业引导方式[J].商,2013(1).

    作者简介:闫巍,男,辽宁朝阳人,法学硕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高校教师 引导 培养 能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