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时间:2020-03-11 14:18: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高校是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促使大学体育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可以为促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贴近日常生活的意义。其次,闡述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如确定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路、改善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等,以期为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日常生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c)-0096-03

    融入学生的生活化教学,是指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抽象的素材内解脱出来,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与社会,进而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1]。在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对照体育教材和大纲进行的常规教学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强调理论性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2],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生疏,促使体育教学成为了被动教学的形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并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感悟,继而不能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意识与观念[3]。为了促使体育教学能够回归人本,应有效地贯彻与落实新课程的改革,在高校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教学内容应重视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切性[4]。

    1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贴近生活的意义

    1.1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以落实

    新课改中指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表指出后,促使普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为了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5]。由此能够看出,新课程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对促进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作用。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体育的竞赛倾向淡化。将新改精神中的“健康第一”的理念更好的落实,因此高校在开设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应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享受体育所为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与优越感[6]。

    1.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为了提升学生体育课堂的高校性,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7]。和谐的师生关系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实现这一关系体系,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改掉,改善以往的教师主导地位,继而才能有效的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8]。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要看教师想为学生指导什么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重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而出现了教学教学困难,学生学习苦的现象,促使课堂的气氛过于沉闷。使得学生在本节课结束后会忘记很多内容,进而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9]。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贴近大学的日生活实际,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提升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主动的接受教师所指导的内容[10]。并能与教学创建和谐友好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答,继而在无形当中塑造了“向师性”心理倾向。一方面促使学生能够愿意接近教师。在课堂上能服从教师的管理,根据教师的指导晚上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也能让学生自由发表建议,促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不了解和不明白的地方,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继而促使教师能够合理的整合将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1.3 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多年,在体育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被我国的体育界专家所接受认可,该理念主要指的是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该理念落实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坚持“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由于每个大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和生活环境,运动基础存在着差异,因此促使大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的了解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之后在合理的进行备课,在筛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筛选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内容,能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继而能够有效的端正大学生学习体育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促使大学生形成学习体育的习惯。

    2 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为了顺应体育新课改精神理念的落实,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额过程中也应该及时的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积极有效的创新与改善课程体系,努力的提高高校师资力量。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协调,过于单一、并且内容体系较为陈旧,缺乏一定的健身性、科学性与全面性。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加普遍运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没有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倜傥上,进而导致了课程教学呈现强制性、程式性,教学模式过于古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被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过于片面的强调传授运动技术,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重视教学成绩,并通过参加各类比赛得奖等形式,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进而在一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心理、创造力、学习态度。很多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投入的经费,使得学校的场馆设施较为缺乏,使得教学条件不能适应于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都对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阻碍,继而不能更好的到达体育教学目标。

    3 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对策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大力提倡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贴近于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安排适合他们的体育项目和活动。运用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体育项目能够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能够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重要手段。

    3.1 确定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已经不断追求物质生活转成为追求精神生活。因此教学也是如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的历史使命的职责与社会发展趋势,来规范与指导高校进行体育各方面的改革。促使高校体育教育能够与社会竞赛与体育接轨和连接,并促使学生能够终身的纳入到体育生活的轨道行列中。促使高校的体育教学更加个性化、生活化与生活化。此外,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高校体育的特点,能够更好的符合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更加注重实用性、文化性、生活性、实际应用性等特点,并且能够更好的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与渴望,促使大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娱乐交往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水平。例如学生在健身的过程中就能促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原理和方法,促使学生能够自主锻炼、设计和评价,让学生能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锻炼身体,促使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促使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更加具有个性,让学生能够不仅懂得体育知识,也能热爱体育。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的额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将终身教育和素质教学的理念更好的贯彻于实际教学周静,创建提升学生的现实与未来的求职精神,促使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符合于社会实际情况。将体育教学内容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使其能够紧密相连。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向娱乐、健身与终身体育教育方向转移,继而能有效的实现身体教育与娱乐教育、终身教育、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体育是人们构成人们日常生活与实践的重要组成内容。此外,由于受到终身体育、娱乐体育等观念的影响,促使高校进行体育教学的管理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使体育活动更加生活化。教学中提出生活化的体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高校体育教学所产生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地延长,促使高校对学生体育教学不仅在大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影响,也能促使体育内容在家庭、社会中有效的体现出来,并能将其真正的意义有效的发挥出来,此外也促使体育活动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能够和谐、快乐、健康地成长。

    3.3 设计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水平,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与身体素质,合理的实际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接纳教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中心,在前期训练相关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也可不使用先进的器材和场地,可因陋就简地开展体育活动,这样也能促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在不同的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此外,也可以带动学生本社区创建体育小分组,这样也能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教师在设计体育内容的过程中应该设计符合学生喜欢的内容,例如篮球、羽毛球、舞蹈训练等项目。同时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合理地改善体育项目,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目标,降低难度。例如: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应对其进行短距离的加速训练,不对这类学生过分要求蹲踞式的动作。高校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灵活的运用与设计。可适当的创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场景,与大学生的生活相贴近,实现体育教学人本回归的思想,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促使大学生能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也能促使每个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内心得以释怀。促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与娱乐中勤学多练、积极思考,感悟到体育的魅力与兴趣,继而能为日后的强身健体做好铺垫。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新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促使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对我国社会的教育事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過程中不断从应试教育转变成为素质教育。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高校应确定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设计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倡导“娱乐教育、终身教育、健康教育”。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不断趋向、生活化、现实化、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并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海燕.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4):45-46.

    [2]冷智玉,李忆湘.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山西青年,2018(7):34-36.

    [3]丁荣.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体育风尚,2017(10):145.

    [4]李松哲,杨敬研.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科学中国人,2016(20):270.

    [5]刘英梅.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体育改革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3-65.

    [6]梁懿.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153-154.

    [7]孙昊成.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联系[J].农家参谋,2018(7):166.

    [8]潘峰,王华.关于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5):261-262.

    [9]郁水萍.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对大学生道德精神的培育[J].运动,2017(22):66.

    [10]王本强.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74.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