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间:2020-03-11 14:18: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要性,剖析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等,提出应对性策略:树立参与理念,主动肩负责任;完善研究中心,提供组织保障;发挥高校效应,落实保护“三进”; 组建自愿团队,使非遗保护融入实践;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非遗保护理论水平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性;可行性;钧瓷

    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剧,各种文化发生了高频碰撞,非物质文化遗产机遇与挑战挑战共存,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成为一个世界性研究话题。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以钧瓷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地方高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使地方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要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堪忧

    社会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例如钧瓷造型独特,融传统与现代元素为一体,色彩方面,呈色要求苛刻,难度大;肌理融入古老的哲理,其传承具有较高的要求,导致钧瓷传承现状堪忧。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生存环境在遭受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力量改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许昌学院因其优越的地理优势,首当其冲的进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不同思想、文化、习俗、民族等因素影响。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世界文化交互频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在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异化”现象严重。以钧瓷为例,“异化钧瓷”成为钧瓷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钧瓷无论是在造型、色彩方面,还是肌理方面,各种因素正面临简化与消亡状态,包括材料、工艺、审美等诸多要素。许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多元文化汇聚地,在钧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能够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内力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与生產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与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发展内力不足的现象,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的缺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老艺人”,新的接班人人才梯队不足,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也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钧瓷就面临着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如何有机融合的问题,而作为高校的许昌学院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人才优势,其陶艺专业的开设更有助于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发展,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

    总之,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形势发展要求,也是缓解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外来文化冲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二、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行性

    (一)地方高校地缘优势

    地方高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显著的地缘优势,无论是地方高校教师,还是学生,大部分是土生土长,当地教师与学生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他们生于此地,长于此地,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认知经验,都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例如钧瓷的主产地是神垕,许昌学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中就占尽地缘优势,师生们受地方文化的影响,熟悉钧瓷的发展历史、钧瓷特色等,在保护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可行性,也必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

    (二)地方高校资源优势

    许昌学院集中了一个地方的优质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硬件与软件资源等,使得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可能。从人才资源层面来说,无论是地方高校的教师,还是学生,他们不仅具有地缘优势,更具有文化与知识优势,这使得他们不仅能够全面地了解钧瓷文化发展历史与工艺特色,也使得地方高校能够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包括采集钧瓷民俗、工艺元素、审美特征等;地方高校也能够发挥信息支撑优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有效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采集、管理与保护等。

    (三)地方高校科研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科学的研究体制,这样才能有效、有序、系统地得以传承与保护。地方高校可以借助教科研、校本教材等科研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纳入到地方高校教材体系,推动钧瓷进校园、进教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因此,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必将有助于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使之获得更好发展。

    三、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一)树立参与理念,主动肩负非遗保护责任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树立并强化参与意识,主动肩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

    1、强化参与意识

    钧瓷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就出现,一直发展至今。许昌学院要发挥自身地缘、人才与科研优势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挥宏观引领作用,主动肩负起参与钧瓷保护责任,对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获取第一手素材与全面信息,培养出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专业人才资源,提升学生对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为钧瓷保护培养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支撑。

    2、树立奉献精神

    市场经济模式下,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需要树立奉献意识。从当前来说,许昌学院参与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高校带来的回报是有限的,甚至还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但参与钧瓷保护工作对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意义重大,对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传承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二)完善研究中心,提供非遗保护组织保障

    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要落实到实处,需要地方高校基于钧瓷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研究中心,建立具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的专门性研究组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组织保障。

    1、完善组织机构

    许昌学院不仅要建立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还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使组织机构能够常态化、有效运行,主动参与到钧瓷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立项、管理等工作。不断完善组织制度,通过制度落实责任,明确职责与分工,而不是徒有其名,不履行职责,学校要尝试将之与师生切身利益关联起来,例如与教师晋级、考核等结合起来,与学生学分关联起来,切实发挥组织机构在保护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积极作用。

    2、强化区域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作,仅靠一个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钧瓷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强化区域内高校与区域间高校互动,将地方高校结成联盟,发挥高校联盟群策群力效应,使各地方高校形成合力,对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开拓性作用。

    (三)发挥高校效应,助推非遗保护“三進”

    高校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传播者,因此地方高校要发挥自身效应,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进”,即进校园、进教材、进学分。

    1、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的保护可以发挥许昌学院的专业优势,推动钧瓷保护进校园活动,将钧瓷保护作为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并有机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与工作体系中,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使许昌学院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保护的重要力量之一。

    2、进教材

    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的进校园活动要取得实效性,还需要落实到实处,将钧瓷保护渗透进教材,纳入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并且将之打造成精品课程,成为地方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一个精品专业。

    3、进学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的保护直接与专业相关,许昌学院可以采取必修或者选修的形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要按入到学生学分之中;对于选修的课程,也可以作为的学分,从外在因素激发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与主动性,从而真正发挥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效应。

    (四)组建自愿团队,促使非遗保护融入实践

    许昌学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发挥学生团队主力军作用,鼓励学生组织自愿团队,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生实践。

    1、社团组织

    社团是高校学生组织之一,在学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保护工作要借力于学生社团力量,开设钧瓷社团,将钧瓷文化、钧瓷工艺、钧瓷保护融入到社团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向社会传播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让更多人认识钧瓷,从而以学生社团为辐射点,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到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升钧瓷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

    2、自愿队伍

    自愿者也是学生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的保护还要善于借助高校自愿者队伍力量,发挥自愿者宣传效应。不仅在校内广泛地地推动钧瓷进校园工作,激发学生参与钧瓷保护工作的热情;也发挥志愿者校外宣传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开展钧瓷保护专项实践活动,扩大钧瓷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实现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五)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非遗保护理论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效的路径,地方高校要积极推动师生课题研究工作。

    1、教师层面

    许昌学院对于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研究方面,不仅要给予政策支持,也要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使教师有精力、有实力开展钧瓷保护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形成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人们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

    2、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强化学生对钧瓷的了解,从而发挥学生辐射效应;一方面,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也成为推动钧瓷保护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主动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寻求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发展,提升地方高校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沈燕红.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07):56-58.

    [2]祝在时,庄晓蓉.拯救文化“活化石”[J],走向世界,2010,(11):34-35.

    [3]刘宁.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101-103.

    [4]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化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1-23.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相关热词搜索: 必要性 可行性 文化遗产 物质 参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