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和半工(农)半读问题

    时间:2020-03-25 08:05: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教育战线上,一九六四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毛主席和刘主席对教育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给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和推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各級党委对教育工作又加强了領导,这就使我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出现了革命气氛,面貌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里,我只談談教育战綫上的阶級斗爭和半工半读、半农牛讀两个问题。

    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始終存在着无产阶級和资产阶級两个阶级的斗爭,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爭。在这埸斗爭中,无产阶級同资产阶級爭夺青少年一代的斗爭,是整个斗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們要使教育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們要使教育脱离无产阶級政治,鄙视劳动;我們要培养无产阶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們要培养资产阶般的继承人。因此,我們的任务就是要在教育战线上,坚决地、不断地同资产阶般思想的侵蚀和复辟活动进行斗爭,促进劳动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劳动化,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把老一代无产阶級革命家所开創的革命事业继承下来,发展下去,把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傳下去。

    当前在教育战綫上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爭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由誰来领导,依靠誰办学,按照什么方针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問题。这里有政治斗爭,有意識形态的斗争。因此,斗爭是错綜复杂的,又是十分尖銳的。

    有些地富反坏分子混进我們的队伍,伙同一些蛻化变质分子,在学校中为非作歹。他們利用課堂公开宣揚資本主义和現代修正主义,腐蝕和毒害青少年。他們采取种种手段对工人,貧农下中农子女,进行压制和排挤。他們利用职权进行貪污盗窃,投機倒把等等罪恶活动。我們对于这些严重的阶級斗爭估計不足是完全錯誤的。

    在学校中还大量地存在着意識形态上的阶級斗争。党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有些人却继续在宣揚“智育第一”、“知誡就是一切”,片面追求升学率,加重学生的課业负担,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还宣傳什么“学习就是劳动”、“学习好就是政治好”,鼓励学生忽視政治,轻视劳动。党提出对青少年要加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有些人却把资产阶级的“母爱教育”搬了出来。他們宣揚“母爱”、“童心”,说什么进行阶级教育就会“刺伤”儿童的心灵。党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有些人却认为只有全日制是正規的,半工半读是“杂牌”、“二茬子”,办不好,“鬼子的尾巴长不了”,对这种新型学校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冶嘲热讽以至于抵制。以上这些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都是和我們党的教育方针完全对立的。

    从以上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学校里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不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就难以貫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但是,有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学校的领导干部,对当前阶级斗争的形势和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讖,看不到资产阶级同我們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斗争还是很激烈的。因此,今后我们必須坚决克服右倾思想,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经过試点,分期分批地在学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去年中央提出全日制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以后,各地已经有不少学校的师生要求学校进行改革,这是一个好现象,我們应当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总结课外活动的经验,以便使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早在一九五八年,中央就提出办学要“两条腿走路”,办学形式应該多种多样,用大量发展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的形式来普及教育。当时这类学校曾经有过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們对半工半讀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对这类新型学校没有积极地给予支持,让它们自生自灭,有的改为全日制学校了,有的停办了,只有少数坚持了下来。去年中央和刘主席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各地根据这一指示,积极地在农村试办半农半讀学校,在工厂和城市試办半工半讀学校。据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初的初步统计,全国农村耕读小学学生已经发展到九百多万人。凡是办了这种学校的地方,贫农下中农子女入学的比例就有了显著的增长,特别是女儿童入学率增长得更快。

    最近我和几位同志到河北省阳原县去了一越。这个地方地薄人穷,連年遭灾,是有名的“糊糊川”,文化十分落后。为了改变文化落后的状况,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当地的党、政领导,认真貫彻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经过长期的努力,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普及了小学教育。他們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面向貧农下中农,坚决地贯彻阶级路线和群众路线。普及农村教育,实质上是解决貧农下中农子女入学的問题。这个县千方百計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貧农下中农子女入学創造有利条件。尤其是注意了經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如海拔三千公尺高山上的王家梁村,全村二十四戶,都是貧农下中农,沒有一个識字的。过去写春联,用碗扣圈圈代替字,合作化时沒有会計,用麻绳打結記工分,飽受沒有文化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初师毕业生班承滿同志,响应党的号召,上山办学。他开始不了解山区气候寒冷,农活集中的特点,照搬全日制的一套,结果学生缺課多,流动大。于是他向貧农下中农請教,根据群众的意見,采取了早午晚班、送課上门等多种形式办学,就解决了学生学习和参加生产的矛盾。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他进行了家庭訪問。家长們說:“我們的孩子需要学会記賬,打算盘、打条子、写信、写毛笔字。”他就根据群众的要求,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一年級补充了庄户字(本村的人名、作物名);二,三年級上珠算課,学写毛笔字;四、五年級增加农村应用文和农村会計課。經过几年的努力,战胜了各种困难,終于使全村普及了小学教育。

    第二,培养了一批比較好的学校領导干部和教师。他們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听党的話,有强烈的阶级感情,有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艰苦奋斗的作風,如李采同志,一九五二年被派到阳原县北部山区牛坊沟办小学,当时年仅十七岁,个子瘦小,一到村里,群众就議論紛粉,說来了一个“小先生”,看不起他,不願送孩子来上学。当时教室是两間黑洞洞的破土窑,一張桌凳也没有。同时生活上也遇到許多困难,自己不会做飯,有时就吃夹生飯,山上缺蔬菜,他就用盐水下饭。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是回去,还是坚持下去?李采同志心里想:党培养自己当了教师,又是共青团員,就在困难面前低头退缩,怎么对得起党呢?怎么能够容忍这些貧苦的阶級兄弟过着愚昧和落后生活呢?想到这里,他的热情和勇气就来了,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坚持下去,办起了一所初级小学。后来他根据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又想办高小,由于文化程度低,上級未批准。他就利用业余时間上函授学校,經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把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到初师程度。經上级批准,他又办起了高初級复式小学,使这个村子的初小毕业生全部上了高小。揣骨疃有个下中农的孩子叫員补来,大家叫他“員大傻”,有人在地上给他划个圈圈,他就不敢走出来。学校里該不該收这样的学生,是有爭論的。有的說,收这样的学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为此,学区领导组織教师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以及《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誰說鸡毛不能上天》一文的按語后,有一青年女教师主动地要求把員补来编在她教的班里,經过她耐心细致地教育,員补来現在已經认識了不少字,劳动也較好。磁炮窑村有一个貧农的孩子朱长福,大家叫他“朱呆子”,学校也把他收进来,經过教育变了样,去年已經升入三年級,学习成绩还不錯。群众中流傳說:“朱呆子升了班,員补来跳出圈。”从以上事实看来,假如我們教育工作者沒有明确的无产阶級观点和强烈的阶級感情,是办不到的。同时也有力地批駁了有些人所谓工农子女“头脑笨”、“不願意上学”等謬論。

    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数学形式。普及小学教育,单靠全日制一种形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才能满足貧农下中农子女入学的要求。阳原县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根据他們山区的特点,结合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具体情况,办起了当种多样的学校,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尽力地满足贫农下中农子女上学的要求。学校形式有:巡回小学,半日制小学,季节性小学,一揽子小学,全日制小学附設耕读班,组等等。教学组织形式有:高初级复式教学,初级复式教学,輪堂教学,交叉教学等等。以上这些形式,在有些人看来是不正规的,而阳原县正是采用了这些办法,很快地普及了小学教育。

    第四,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开展勤工像学活动。这是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节约国家开支,巩固学校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个县有不少学枝,发揚了“穷棒子”的革命精神,继承了老解放区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白手起家。没有校舍,师生就一起动手盖;没有桌凳,就垒泥台;没有粉笔,就用白土做;自己修厕所,修操場,修理桌凳等等。去年一月到八月,全县已经有三十所耕讀小学,通过勤工儉学活动,解决了学生的全部书费、学杂费。更重要的是,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从小就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关于城市的半工半讀中等学校,这里特别提一下天津市工厂企业举办半工半讀学校的情况。天津市从一九五八年就开始举办半工半讀中等学校,创造了既是工厂、又是学校,既出产品、又出人材,使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结合起来的经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六年来他們培养出两千多名半工半讀中专毕业生,大都已经成为生产上的骨干力量。由于这些学生受到工人阶级的影响和实际锻炼较多,季节观点和劳动观点此较明确,劳动不怕髒不怕累,工作不挑挑拣拣,能上能下,没有知識分子架子,而且具有实际生产知識和操作能力。这些是全日制中专毕业生所比不了的。他們的文化科学知識,虽然不如全日制中专学生学得多、学得广,但学得比较活,能够联系实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問题。他們在政治上、操作上、生产经验上不如老工人,但在文化科学知識方面,却此老工人学得多,会看图祇,能计算,能查閱资料,能較快地掌握新設备、工艺和原料的性能,在生产上的适应性比较强。所以老工人很欢迎这批学生。他們和老工人结合起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关于农村的半农半讀中等学校,各地都有些好的经验。最近,我和几位同志到山东省肥城县看了几所办得较好的农业中学,得到很大的启发。从这个县的经验来看,举办农业中学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中等教育的最好形式。这个县一九六一年高小毕业生升人中学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五。后来举办了农业中学,高小毕业生升学的人数逐年都有增长,一九六四年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七。这种学校既能节省国家开支,又能减轻社員家庭經濟負担。学生一般都能作到上学不拿钱或少拿钱。据县文教局的同志說,全县四十九所农业中学,学生三千一百多人一九六四年国家只补助了八千三百元,而肥城第一中学一所学校,一九六四年国家就开支了八万三千元。这个县大多数的农业中学都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学生做到了“学习在校,劳动在队,食宿在家”,从而使广大貧农下中农子女上得起、上得了中等学校。农业中学能够密切配合农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驗三大革命运动。他們进行政治教育时。紧密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生学习了有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文件以后,就回到生产队向家长,向群众进行宣傳,訪貧問苦,参加诉苦会,帮助貧农下中农写家史。这样,学生不仅受到了活的政治教育,而且配合了当前农村的政治运动。他們强調学用一致,教育为农业生产服务,生产需要什么,他們就学什么,干什么。过去,这个县红薯黑斑病很严重,玉米钻心虫为害也很大,有些农业中学就学习红薯温温汤种育苗法和防治玉米钻心虫的方法,协同农业技术站,和群众一起消灭了这些病虫害,增加了粮食产量。百尺管理区架設了高压电綫,社員很希望利用电力来发展生产,但苦于没有电工。农业中学就帮助生产队訓练了一批电工,安装了几十台电动机。社队缺少会计,农业中学就帮助社队訓练会計。因此,农业中学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贊揚,把它叫作“文武学校”、“二技站”。当地群众就拿农业中学的这些优点和全日制中学来对照,编了一首顺口溜:“中学毕业生,干么么不中;叫他掏大粪,他嫌不卫生;叫他打算盘,他也打不通;叫他栽地瓜,他就倒栽葱;要想办大事,还得靠农中。”当然这并不是說,中学毕业生都是如此。但群众的反映也很可以說明,全日制学校确是存在着脫离政治、脱离劳动、脫离群众的现象。我們必须改进。

    从上面介绍的一些事例和经验,就充分地說明了半工半讀学被、半农半讀学校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这是一种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相结合的新型学校,是一种能够最好地贯彻无产阶奴教育方针的新型学控。从当前看,实行这种教育制度,才能够普及教育,使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貧农下中农的子女能够入学。从长远看,实行这种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既能体力劳动、又有文化技术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人来,为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

    当然,这并不是說在試办半工半讀,半农半讀学校的工作中就没有缺点和問题了。对于举办选样一种新型学校,我们的经验还是很不够的。因此,我們必须依靠各级党委的領导,贯彻积极路綫和群众路綫,大力宣传半工(农)半讀教育制度的像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克服各种思想阻力,发扬革命精神,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存在的問题和困难。在没有試办这种学校的地区要积极試办,已经办起来的要注意巩固提高,不断地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地把选种新型学校办好。

    相关热词搜索: 阶级斗争 战线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