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半殖民半封建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时间:2020-03-30 08:00: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引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封建主义对中国的剥削压迫,正是这两大社会现状,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现状是历史的产物,如何正确对待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论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还是当今中国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是长期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才决定了我国波澜壮阔的近代史,才使得我国在屈辱中不断前进,才出现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的改变和探索。所以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只有清楚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社会问题才能吸取经验教训,继往开来,发展好当代,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半殖民半封建与中国现代化的相关认识

    (一)半殖民半封建的定义与进程

    殖民地指的是国家地位,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两者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由于外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的侵略而丧失国家主权和独立,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上对本国进行支配,就称为殖民地。

    中国之所以称为半殖民地,是因为国家地位并没有完全丧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又被称为半封建,是对于社会形态来说的,当时社会虽然存在资本主义,形式上存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仍然存在。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和半封建化是不同步的。中国历史上,半封建化是迟于半殖民化的。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而在20年间中国的领土、领海、海关、司法等主权都受到破坏。此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出现资本主义因素,因而还是属于封建社会。直到六十年代,义和团失败以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真正确立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由于太平天国战争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才使得林则徐、魏源等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得以实施,之下来就发生了洋务运动,随后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发展。戊戌变法虽然没有推进下去,但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进行,并且在辛亥革命的胜利中标志着封建帝制的取消,是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中华民国只是在形式上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当时封建剥削和封建专制在当时是主流,而就在此后中国进入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国之后,中国开始处于了半封建社会,这个结果是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酝酿的。从此,革命的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二)半殖民半封建的特征

    1.自然经济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势力还很强大,地主阶级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共同勾结对农民进行压迫和剥削。封建主义就会成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进行统治的基础。2.民族资本主义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需要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进行勾结,所以具有妥协性。3.帝国主义在中国实力强大,帝国主义同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勾结,在军事和经济上很大程度上进行干涉和操纵。4.中国政府时局性。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为了统治需要对人民进行压迫,对外会签订卖国条约。5.政治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是不平衡的,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压迫,使中国政治上丧失主权,经济上由于幅员辽阔也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6.人民的生活饥寒交迫。由于当时“三座大山”对人民的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7.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干涉,生产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工业只在少数大城市出现,生产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三)现代化的概述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可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即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

    现代化是作为对人类近期发展的一种总动态,马恩认为现代化是“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1]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体系来看,李敬煊教授从三方面对现代化进行了概括:第一、民族独立是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普遍性,并非起源于某些民族所特别具有的随机性因素。第三,现代化发展道路和选择模式的多样性。[2]

    时间上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如果从时间上和主体性来说,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学术界公认的发展阶段则认为,中国经历了1911年现代化的准备阶段和1912年中华民国现代化的起始阶段。而对于1979年之后则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始阶段。

    中国现代化的经历分为几个阶段。从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上来看,1840年到1895年中国现代化的起始阶段,1895年到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1927年到1949年的曲折前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则被称为腾飞阶段。

    三、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经济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产生的,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的压迫的现实状况下,太平天国提出《资政新篇》,作为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的纲领。经济上提出要发展交通业,制造火车、汽船等交通工具;发展冶炼业、开采业、专利方面国家给予保护;发展金融邮政业,国家设立同游,传递朝廷文书,民间可办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允许开办银行。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前期是以自强为口号来振兴军事工业的,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民用工业。客观上促进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求富口号的提出兴办民用企业的过程中,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军工行业,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冲击了“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对于之后的民族资本也具有重大意义。

    戊戌变法也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我国开始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以后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得到壮大,无产阶级得到了发展。

    2.政治方面

    《资政新篇》提出客观的促进了社会民主思想的发展,比如提出设立相关的法律措施保障社会的运行。洋务派的腐朽和封建决定了洋务派不可能成功,但是洋务运动的失败给之后社会政治方面进步提供了经验,刺激了中国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历史的进步。辛亥革命也同时对于帝国主义侵略也是进行了反击,此后帝国主义的干涉受到了国民觉醒的阻挠。辛亥革命的民主精神对于被压迫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亚洲地区其他国家也受到了影响。辛亥革命后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虽然被袁世凯的复辟所阻断,但是这些尝试都是对民主观念的实践,使民主观念在之后在中国都得到了广泛传播。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关心国家命运,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3.文化方面

    《资政新篇》在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办学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期间在文化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例如开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书籍,架设电报等。洋务运动期间,开创了24所新式学堂,在科学技术方面更为注重,在一定程度冲击了科举制度。派遣留学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之后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人才。

    辛亥革命之后,西方的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也开始传播。经过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大家认识到民主共和意识在中国缺乏土壤,没有深入社会大众的观念,必须要从思想层面进行开化,只有这样才能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成为两大旗帜。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围绕“四提倡,四反对”来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科学人士出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对封建愚昧等提出批判的文学作品也成为当时的产物,如鲁迅的作品,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一期间的实践,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传统地位,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传入起到促进作用。

    4.社会方面

    社会改革上提出,严禁鸦片,取缔迷信兴办医院等福利事业。辛亥革命前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有知识的女性开始出现,提倡男女平等,有代表性的有秋瑾、唐群英等人。社会上风气、习俗、观念等开始变化,穿礼服,剪辫子,鞠躬礼等开始传遍中华大地,对于封建社会起到了很大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思潮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开始了深刻的探索。社会的封建愚昧思想得到了冲击,民主科学得到了传播,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后期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使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之后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最重要的武器。

    (二)消极影响

    1.经济方面

    我国当时所处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商品的输出和资本的输出,我国大量的原材料的输出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相对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于我国的工业品的销售来说,大部分时候我国处于弱势地位。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鸦片倾销,就使得我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使我国经济发展愈加困难。帝国主义还对我国的民资资本主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挤压,阻碍了我国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处于纷争战乱阶段,经济的发展同时更是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2.政治方面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对我国当时侵略的政治上的产物。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我国在领土主权上的丧失。《南京条约》是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割地条约,代表了清政府开启对外贸易,代表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终止。正是条约中的割地赔款等不平等内容,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同意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破坏了我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具有一定的公使团,对清政府进行了控制;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加强对中国勒索。

    3.文化方面

    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过程中,文化方面也没有停下脚步。比如允许传教士在我国进行传教,这就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还有在侵略的过程中也会对我国的文化名城、历史古迹进行毁灭。帝国主义还会对文化载体进行破坏,例如一些文物字画的破坏。思想上则表现为奴化教育,实行殖民文化,有意识的在意识形态腐蚀中国人。

    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儒家等传统文化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对于一些历史不能正视。这样的情绪容易导致全盘西化的思维模式出现,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一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就会导致失去文化自信,对于其他文化形成盲目的崇拜,不能对有价值的优秀的文化形成继承。许多新文化时期的领导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一些事物看待上过于绝对,多于偏激。

    4.社会方面

    社会层面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生灵涂炭,无恶不作,很大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使我国的社会秩序更为混乱,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辛亥革命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是并没有重建社会结构,平民阶层并没有参加辛亥革命,也没有获得权力,反而是旧时官僚,地主、军人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加固了他们的权力。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的更为明显,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侵略和压迫,使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27

    [2] 李敬煊.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半封建 殖民 中国 现代化 影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