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高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群组建设模式研究

    时间:2020-04-13 07:59: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基于此,未来学校教育的高位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内容之一,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要素,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万江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景式的展望和创新性与建设性的意见。万江中学通过创新实践,打破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的“框式”,招募有热情、有能力的教师,组成具有跨学科背景、能力优势互补的“创研微群”,形成具有内在黏性与创新动力的“学习共同体”。

    2. 理论基础

    在教师专业发展群组的建设中,我们避不开的4个核心考虑因素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评价、教师职级制以及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群组的建设中,教师专业的发展影响到了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因此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群组建设中必须考虑的理论要素。

    第二,教师评价。美国哥伦比亚公立学区的IMPACT评价系统评分维度主要分为学生学业进步、教学能力评价、对学校社区的贡献、学校整体成绩和职业操守五个方面,并把教师分为5个等级:普通教师、合格教师、高级教师、杰出教师、专家教师。在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专业群组建设中如何搞好教师评价至关重要。

    第三,教师职级制。美国是较早实施教师职级制度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与社会开始高度关注公共教育,文章《国家处于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求政府和社会强调教师的职后教师,并指出教育改革关键在于学校如何培养、选拔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此后,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对美国教师发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取消本科生教师教育,以硕士生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实行教师专业阶梯制度,以改变教师专业结构和职后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并明确提出了“一般教师”和“领导教师”的概念,其出发点为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四,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于3月28日发布,从师德教育、培养规格层次、教师资源供给、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作用5个方面,明确了十大行动,以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二、面临挑战和应对挑战的路径

    1. 创研微群建设需要直面传统的挑战

    创研微群的建设作为教学的一种创新探索模式,势必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环境产生碰撞。如何为改革制造强大的、积极的教育改革舆论,鼓励创新、教改、课改,打破守旧、求稳、怕乱的意识,正本清源,夯实教师认同改革和参与改革的思想基础?如何开展校本制度创新,为开展“创研微群”教学改革的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如何突破传统学校组织框架,创建新型组织形态,搭建新专业协作发展网络,谋求创新突破?这些都是势必要面临的挑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探索如何激活“以应用为导向”的校本“定制化培训”需求,将教师培训权力“下放”到教师群体,激活教师开展校本研训的积极性,开展“目标导向,项目驱动”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索。同步关注在保证核心目标的前提下,提高灵活度,“训无定法”,依托创研微群的项目实践,让参与培训的教师自身转化为培训的动力来源和自我培训力量,提升创新绩效。最后,如何借力外脑、利用创新契机,吸引高校专家、专业团队联合加入“创研微群”,为微群的良性运营、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更是创研微群在建设发展中应该做出的思考。

    2. 科学的研究技术路线

    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模式,我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群组的建设不仅仅具有了具象的创新模式——创研微群,而且对于此项建设建立了科学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基于测评的教师能力分析。通过对万江中学的教师团队天赋才干测评和数据分析,从教师优势才干的视角系统科学地反映教师队伍的状况,分析教师团队整体特征及学校软实力的特征。同时,以“能力提升”和“视野拓展”为双主线,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参与式研习活动,提高学校教师团队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在组织、开展、管理、制度、领导和资源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SU模式下智库支持。顶层设计的“S+U”模式:学校打破以往单纯的依靠“学校”进行本位规划构思的模式,探索出一种由大学(University)、学校(School)共同参与,通过合作机制确立,进而联动发展的新型学校创新发展模式(以下简称“S+U”教师培训模式)。学校的角色“S”:通过系统测评,总结归纳教师能力模型和优势特征。对学校教师群体进行科学评估,优先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搭建一站式学习平台,提供可持續发展的最优环境,成为教师发展的“孵化器”。高校的角色“U”:知名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与学校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强化教育智库角色,开展专项测评及专题调研,摸清校本研修的现状和教师发展需求,遴选创研微群成员,开展课题指导,开发培训课程资源。

    教师能力模型和优势特征。对学校教师群体进行科学评估,优先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搭建一站式学习平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环境,成为教师发展的“孵化器”。高校的角色“U”:知名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与学校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强化教育智库角色,开展专项测评及专题调研,摸清校本研修的现状和教师发展需求,遴选创研微群成员,开展课题指导,开发培训课程资源。

    第三,以“未来学习”形态的教学现场课堂观察为核心任务驱动。直面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开展创新型教科研实践。开展基于“未来学习”形态的教学现场课堂观察这一核心任务,对创研团队成员的课堂进行持续诊断与评估,形成前测报告;开展“未来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与探索,设计并研磨万江中学“未来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雏形;提炼万江中学“未来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成果,形成后测报告。

    三、教师专业发展群组的实践成果

    1. 准备条件

    为了促进教师参与“创研微群”的积极性,我们需要重点加强教师自身内驱力的作用,从组织制度、激励机制、交流机制等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群组的建设创造了准备条件。首先,高校专家的全程參与,我校建立专家指导制度,为各个相关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都指定专家指导;建立了校内名师帮带制度,让共同体重有学校的骨干引领。创设了领导引领、骨干带头、教师全面参与的共同体教研微群氛围。其次,教师加入共同体教研微群,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心智和劳动,在原有的固定工作模式下,需要一定的激励才能让教师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再者,有效的活动机制是维持教研微群活跃必不可少的保障。

    2. 建设成果

    万江中学灵活运用教师共同体建设策略于实践中,并以知识管理、群体动力学为理论支撑,基于当前学校环境,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构建“创研微群”,以期实现具有内在黏性与创新动力的“学习共同体”,效果明显。

    第一,合理的精神激励,有效地促进了群组和成员的发展。“创研微群”在物质奖励之外,将学科推荐、微群之星等精神激励用以激发教师对群组的认同感,使用教学比武等形式对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表彰,促进群组内部的良性竞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如,在学校4-5月的教学比武中,“创研微群”团队中的王见英、李焕丽、陈祖扬等三位教师获一等奖。

    第二,实现了成员实名制和微群组的管理方式。一个微团队可以有多位管理员,他们由群组创建者所制定,将群组的总目标细化到各个分支微团队,而每个团队重遴选出一到两名骨干教师作为该团队的总负责人,明确职责,多样化实现总目标的建设。

    第三,形成了两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成果——两个“微团队”的建设。一是万江中学校本创研团队,以“未来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式的学校创新改革;二是制作高质量的慕课案例团队。微团队一和微团队二已经创建的子成果为:一是“未来学习”课堂微团队的课题《未来课堂视野下普通高中构建多样化学习团队的实践研究》已顺利开题;二是慕课微团队的东莞市招标课题《慕课背景下普通高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已在2017年12月顺利开题;三是结合学科特色,形成相应子课题,共探团队构建策略。如程晓丽《基于对分课堂的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研究》、王志坚《基于对分课堂的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能力培养的探究》、陈燕玲《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简玉贤《高中思想政治对分课堂的行动研究》、王见英《基于慕课视角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刘帅《高三化学对分复习策略研究》、肖芳《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心理课程的应用研究》。

    第四,组织了频繁和富有吸引力的在线和线下交流与互动活动。“创研微群”中每个微团队,都会围绕每个核心研究课题组织各个群组成员、教研核心组等开展大量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与互动活动,包括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沙龙、专家讲座等,这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群组成员的参与热情。

    第五,建立反馈机制——科学评价,在改进中归纳总结。每个团队统一教案和课堂评价模板,通过课堂评价的创新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建立双向反馈模式,分别向学生和教师开放。重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采用双向视角来构建教师群组。每个备课组每月结合同一课题进行多人上一课的磨课活动,要求群组中每位教师每节新授课必须写教后记,为自身的教学成长奠定基础。

    四、创研微群在新形势下对于教师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性不断被重新解释,而这种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能力就必须与共同体情景相联系。万江中学从教师专业现状出发,直面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分析和研究现有学校环境下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方向,并在新形势下从实践层面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建构的有效策略,开展创新型教科研实践,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效率和专业自觉的水平。通过“创研微群”,学校鼓励不同学部、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优势能力的教师“自觉·自主·自新”组成异质化“创研微群”,以“微团队”的模式开展校本创新,以“未来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切入点,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构建高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群组建设模式,开展“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式的学校创新改革。万江中学通过“创研微群”的扎实行动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快速提升,在此模式下,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日趋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相关热词搜索: 群组 高中 模式 教师 学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