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

    时间:2020-04-15 08:05: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新课程改革又称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第三次改革,要使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下去,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在农村学校,关键是如何让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有所成长。本文就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教师; 专业化成长; 历程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38-002

    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专业化成长,纵观各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只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带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

    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本人对本县的一个乡镇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查: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10所,在职教师325人,其中由原民办教师出生的占75%。由于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中心学校地理位置的偏僻,布局调整难以到位,导致学校规模难以扩大,布局分散,制约了人、财、物的统筹使用。老教师过剩新教师难进,使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10所村小学,平均年龄52.5岁。技能学科教师更是短缺,就连中心小学也很难配齐专职的音、体、美教师,虽然开足、开齐课程,但很难上好课程。而这种状况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更严重。要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多种多样的本领。学校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帮助教师设计个人成长规划;帮助教师设计专业和综合能力规划,如帮助教师确立专业成长档案发展轨迹;培养与发掘教师的兴趣、特长。学校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品味成功、实现自我的舞台。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师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下降,这种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教师的职业成长。

    面对农村教师的实际心理状况,应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

    1.用道德规范教育教师

    引导教师树立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用典型去引导教师,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斯霞以及本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奉献教育的先进事迹,通过师德教育来引导教师爱教育,爱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还要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比如在目前教师因受市场经济影响,产生职业倦怠的情形下,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使教师守住教育这块净土,守住宁静的心态,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用表彰奖励勉励教师

    虽然我们从事教育不是为领导,不是为职称,不是为荣誉,但是通过表彰、奖励、职称晋升可以使教师感到对自己工作成就的认可,所以,学校应当每年都组织开展对优秀教师表彰活动,表彰的形式和内容应当是多样的,如对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校长等的表彰,或通过举办优秀事迹报告会,请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让教师感到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无尚的光荣。

    3.用到位待遇激励教师

    落实好教师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落实确保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各种津贴足额到位;在大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中老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这些都为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了良好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核动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引导教师不断吸收新理念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大教育家孔子从没有对自己的知識感到满足,还告诫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人对知识的收入与输出有一句经典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还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做一流的学生”,这些可以看出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因为教师首要的是学养,其次才是教学的技能。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如果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是无法满足,也不能带领学生去对知识探究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工作是繁忙的,如果他游走于繁忙的学校,繁琐的家庭,没有个人学习的时间和计划,那么这样的教师就会变成“教死书,死教书”的教书匠。在这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1.提高教师文化水平

    尽管90%的教师已经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学历,但是还不能赶上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的步伐,学校应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对每个年龄段的教师的学历提升提出不同的要求。还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学校要经常对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进行考核。

    2.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

    学校应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新课程改革方案》,《新课程改革理论辅导》等,必要时可以邀请县内外的专家进行理论辅导等。在学习过程中,应就新课程强调的“四个注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五个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教师深深地意识到,传统教学过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已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也不适应“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教师不仅是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主演,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参谋、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人品和学品。学习讨论使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目标、思路、方法,要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鼓励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文化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向教师推荐教育理论书籍,建立教育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3.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为了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现在许多学校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法,出台了教科研奖励政策,对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刊登的或教育主管部门评选的论文进行奖励,把写总结、写论文作为每一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下达在年度工作目标中。

    为了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可以在教师备课中增设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栏目,使教学反思行为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自觉习惯。

    三、打造教科研平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共同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最终落脚点在教学过程。所以,教科研是新课程改革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1.建设教科研队伍

    教师专业化成长必须有引路人,所以学校的教务处、教科室应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员,规模大的学校可设立学科教研组长。

    2.构建教科研网络

    学校应建立上下联动的教科研网络,就农村学校而言,初中教研网可以由县(教研室)——片(乡镇)——镇(教导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构成;小学教育网可以由县(教研室)——中心学校——村学校——学科教研组构成。

    3.开展教科研活动

    学校要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备课和学习业务。经常性开展教科研活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来说,他们能通过参加活动接受更多的新方法、新理念,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给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人一课一评议”的活动,学科教研组学期初就将“一人一课”落实到每个教师,教师要拿出浑身解数来上好这节课,上完课后,还要向教研组成员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意图,大家开展评议。县教研室、镇中心校教导处、教科室还应当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或者是送教下乡活动,借此传递教改信息和教学经验,使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

    4.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是大家集体智慧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这样的备课形式更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更能体现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也是通过活动使教师借他人之力来提高自己的途径。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并采取了“三级备课”的方法,即个人预备——集体讨论——个人实施。形成了“备课即研究,研究即学习”的良好运行机制。

    5.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学校应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能力。目前,在农村学校对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是:乡镇中心校向县、市申请课题研究项目,经过论证批准后,中心校再将课题分成若干子项目,分配给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让教师带着目标去学习、探究、研究,以此来引导教师用理论去武装自己,做研究型教师。

    四、建立常态的培训机制,让教师接受新理念

    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培训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教师理论素养,改变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制定好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落实具体措施、培训经费、培训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时间和物质保障。目前,对教师的培训大致分为这样的情况:

    1.校本培训

    由本镇中心校牵头,制定适应本乡镇教师特点、教学需求的培训计划,并通过教研、讲座、学习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2.学科培训

    主要是培训技能课教师,由于目前技能科教师紧缺,有必要对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学科知识培训,特别是对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进行培训。

    五、打造名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健康成长

    新课程改革必须有一支改革的主力军、领头人,这样才能让全体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教师与名师交流,与专家对话,才能找出差距,反思自我,模仿创造,超越自我。

    实施“一三五”工程。所谓“一三五”工程就是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采取的一项措施,要求青年教師“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这次“凤凰涅槃式”的活动开展以来,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得到了锻炼,每个阶段的考核都要经过职业道德、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的严格考核,“一三五”工程考核已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必须逾越的门坎。

    开展骨干教师评选。通过评选骨干教师的形式,来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也是我们的成功做法。对名师的培养应该注意层次和梯度,让教师逐级而上,在有些地方将骨干教师命名分为培养对象、教坛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等六个层次,对已命名的不享有终身制,每年进行考核,优秀者在下次评选中可以自然晋级。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只有靠自己培养。学校领导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既要照顾当前教学急需,又要看长远需要。只顾眼前,不下决心有计划培养提高教师是缺乏远见的领导者。”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提高教师的重大意义,这就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化的要求。目前,有的学校领导,因为经费紧张,怕影响教学秩序,对教师培训不重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种现象是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