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出水石莲花的奇思妙想

    时间:2020-04-18 08:05: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福建漳州市芗城区的天宝镇路边村,为韩氏入闽的开基祖地。村里有座庙宇,前殿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威武辅顺大将军马仁(当地人称马仁为“将军公”)和其夫人陈怀玉,称威惠庙,中殿称保福庵,祀观音菩萨(当地人称观音佛祖),后殿为韩氏祖祠,称崇德堂,祀唐昭德将军韩器及其列祖列宗。这种庙、庵、祠“三位一体”的庙各地并不多见,而其庙内独有的元代文物“出水石莲花”更是稀世之宝。

    这出水石莲花是由青石雕成的,设置在中殿前天井上。由三部分组成,总高1.01米,顶部为臼状,直径0.65米,高0.5米,中部状若南瓜,高0.16米,下部成莲花状,高0.35米。石上刻有“泰定丙寅”、“灵龟山主”、“威惠庙立”字样。此石雕之奇特之处在于,当人们逆时针转动其上部时,与中部接触处便会流出水来,转动越快水越多,七百年来无论旱天雨季,都不会断水。这一奇观在开放改革以来,吸引了不知多少人来观赏、探奇、调研。上世纪八十年末先后有旅居印尼、新加坡的韩氏后裔、台胞韩氏后裔等人回乡寻根认祖,同时对石莲花的奇特现象认真观察,却不得其解。年初又有海峡两岸韩氏宗亲一百多人在路边社举行恳亲会,他们在谒拜列祖列宗后也参观了石莲花,众人无不称奇,却仍然不知其所以然。

    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厦大历史教授叶国庆先生不顾九十高龄身体虚弱前来路边村考察,查对了大量历史资料而阐述自己的见解,但对这石莲花并无深入探讨,故也不知其建置出水石莲花的意义何在。此后又有国家文物局、建设部的老专家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来到漳州特地赶到路边威惠庙实地查看,为它的奇妙而叹为观止,称出水石莲花为“华夏石雕一绝”,但他们也同样对石莲花出水之谜无法揭秘,和为什么要建置这石雕无法做出解释。询问社里人,社里人说他们从未拆卸过,为保护祖宗珍贵的遗宝他们从不敢轻举妄动,这更增加一层神秘感。

    随着电讯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出水石莲花”已传遍海内外,中央电视台也派人来做节目。前不久央视《发现之旅》频道,详细报导了北京电视台记者赵鹏发现,终于弄清楚石莲花上中下三部分的内部构造,发现上部槽臼下端有一圆轴,轴上有螺旋凹槽,中部下部有圆孔,直通泉眼,转动上部,圆轴上的螺旋凹槽就引水上来,泄于孔外,于是谜底就出来了。

    我们曰之“出水石莲花”,但中央台却标以“出水香炉”。笔者左看右观,看不出是香炉的造型,而且也无烧过香和寿金的痕迹。其上部如臼状,有人形容这如倒置的元代官帽,但其外表饰有莲花瓣图案,下部也是,这又是说明什么?经过咨询,庙里另有香炉,从未把石莲花当做香炉用。

    笔者认为,要弄清楚这个为什么,须从其建庙的时代背景进行探索。

    庙始建于何时?溯源问史应该是这样的。

    唐代陈元光奉命平闽后,在漳郡四境设置戍楼,以便驻扎、防守,天宝大山脚下这块后来称作“路边”的地方,盛产紫竹,此竹坚硬不折,可做箭矢,戍楼士兵可就地取材做武器非常方便,正适合建寨筑堡。紫竹古称“簵簳”,时韩器、韩荛、韩球兄弟三人追随陈元光平蛮开漳,起初就进驻这里。《天宝簵簳韩氏家谱》中就有“韩姓住居簵簳”之语,后来时间一久,往日戍楼逐渐变为民居,“簵簳”一词也渐渐走音为“路边”(资料见叶国庆《笔耕集续编》)。

    唐初,这里有黄、林、韩及陈多姓共居,后来韩器被派往云霄进驻,又后来奉命移往漳郡南的莲浦(今颜厝洪塘),至元朝初年,其后裔韩观佑一派乃从莲浦迁回路边居住。在此之前的南宋末年,陈姓族人在这里始建威惠庙,以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北宋时期漳郡便有威惠庙的建立)。

    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终于被北方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所灭亡,元兵一路烧杀掠夺而来,遭到广大将士和百姓的激烈反抗,无奈蒙古族铁骑各路都势如破竹,所过之处都被夷为平地,路边的威惠庙应该是在此时期毁于兵燹。

    元朝统治漳州近九十年,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受到很大破坏,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而漳州百姓又被统治者列为最末等的“南人”(也称“蛮子”),不能学武艺,不能养马匹,不准私藏铁器(三户合用一把菜刀。南方有“三家养一元”之说法,即三户人家轮流养一名元兵,元兵到哪家开饭,才把菜刀带到那家用),更不准三五人一伙集会,违者必受到严厉处罚,甚至被掳掠去当奴隶:“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见《漳州简史》),百姓的生活之悲惨可想而知。

    此时在外居住的韩观佑一派考虑到祖业的发祥地在路边社,便举家迁回,在与族人商量后,决定建祖祠供奉韩氏祖先,并重建威惠庙。按古例庙大于祠,因而前殿安排开漳圣王,后殿才是祖祠。中间一殿则供奉观音菩萨,其雕像背面刻有“信士韩观佑谨命身己未建立”等字样,这是公元1319年的事(元延佑6年)。

    数年后(1326),族人在威惠庙前殿与中殿之间的天井的泉眼上建置一座石雕,即“出水石莲花”。

    为什么要建出水石莲花,其作用何在?

    在建成庙、祠堂后,族人便可在这里供奉神明祭拜祖宗之名聚会,商量村里族里的各种事宜,调解邻里之间的关系。这建置出水石莲花之事也应是在此商量、发起的,但他们的密谈今人无法得知,只能据理推测。

    根据厦门大学教授叶国庆先生的研究,庙宇的功能有许多方面,如以庙为市,进行物资集散,以庙为学堂,可办学可自修,也有入庙问神求医求药的。有的庙内墙上绘有《二十四孝图》等具有教化作用的壁画,有潜移默化功能,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入庙许愿求嗣。在汉人遭到元兵大屠杀后,汉人户口骤减,因而迫切希望族群壮大,人丁兴旺,这是头等大事。生命要延续,社会要发展,才是民族强盛的基础。因此,笔者私下推测,建置出水石莲花应该是与性教育有关。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如何启发坊间多生多育,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形式、办法,来促使人口繁衍,如众所周知的越王勾践就实行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百姓早生早育,子女成群;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某些民族每年三月都要组织青年男女上山聚会、歌舞,接受性教育:山上林中有以杉木雕成的阳具和丝织物做成的女阴,让青年男女膜拜,来启发他们认识这是民族蕃盛的必要性,此风至今犹存;在不丹王国,无论城市农村,甚至公共场所,墙上也都绘有男根女阴形象来启发后代人(以上资料参考《中国国家地理》总609期);在漳州城,古时也有妇女“欲求生子端坐石笋”之谚语(石笋在市尾村,尚存)。往时,民间有女出嫁,母亲羞于言表,便在嫁妆箱内的边角埋下一只瓷桃盒,吩咐女儿在新婚之夜一定要打开来看,这桃盒里有性教育的形象。这都是古代的生殖崇拜的风俗。

    原始的性文化表现手法是正面的、直露的、赤裸裸的,而汉文化受儒家教育、影响,表现的是隐晦、神秘、暗示,这更突显有文化内涵。明白了庙宇的功能和作用,笔者据理推测,韩氏族人在建庙以后,考虑如何对后生仔进行性启示,才能使族群壮大,便把这任务交给能工巧匠去完成。石雕师傅经过多方思索,终于设计、制作好石莲花,置于泉眼上。从其构件的模样看,上部代表男性毫无疑问,更有一句话能够证明,叶老在实地查看时,听到当地有人呼这石莲花为“石L、P”闽南话“石浪爬”就是男性生殖器。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下部状若莲花,以莲花暗喻女阴,也是有根据的,《今古奇观》有一回说到北宋时某老僧晚节不保,受不了年轻女子的色诱,终于“可怜一生清白水,流入两瓣红莲中”的故事,而喇嘛教密宗就直接称女阴为莲花(见《西藏文化谈》)。故可以断定,出水石莲花是为性教育而设置的。

    可以这样推想,按古例礼仪,新婚青年男女必须到祖庙拜谒列祖列宗,一来向祖宗报喜,二来祈求祖先庇荫后代早生贵子,拜过后,还须到中殿拜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民间信仰中是最受妇女爱戴的神,相信这尊美丽端庄、仁慈和蔼的女神会给人们送子来,所以新婚夫妇必须毕恭毕敬。这时庙管者(或长辈)则把他们引到前殿天井里的石莲花前面,举行简单仪式,然后转动上部,待中部泉水流出——出水是一种暗喻,长辈取过小杯盛起来,口中唸唸有词,祝福新婚夫妇相亲相爱,多子多福,然后端给新婚夫妇合饮,犹如同饮合卺酒一样。这泉水甘冽清甜,真能沁入心脾,全身愉悦,预示夫妻交合成功,子孙兴旺······果然此后韩氏三兄弟“器、荛、球胤嗣繁盛,聚居莲浦、天宝等地,还分居各府县以至国外”,“仅在台北、台南的韩氏后裔就有3000多人”,在印尼定居的“韩氏后裔曾任当地甲必丹”(地方长官),成为当地望族(见叶国庆《笔耕集续编》)。在国内,自明朝以来,该族出了四位进士,十八位文武举人,五位贡士,可谓人才辈出也(见《芗城文史资料十八辑》)。

    这样的推想仅是一家之言,是否合情合理,有待确定。倘若有朝一日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抱起石莲花上部,露出圆轴,如果状若玉筋,那么这个推论就得到证实。

    请拭目以待。

    相关热词搜索: 妙想 出水 奇思 石莲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