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解析《告诉我,杀了谁》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时间:2020-08-16 07:52: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告诉我,杀了谁》是V.S.奈保尔《自由国度》中充满反讽特色的一篇,它展示了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人物悲剧的命运,营造了无比巨大的荒诞感。这些主题与存在主义哲学反应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一致。存在主义探讨人的存在的实质,世界的无意义和荒诞性,人们的迷茫无助和痛苦。本文将从两方面阐述该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一、荒诞的社会生活;二、人的痛苦——“我”的痛苦。

    关键词:存在主义 荒诞 痛苦

    前言

    《告诉我,杀了谁》是奈保尔获得英国布克小说奖《自由国度》中的一篇,“是一则流放者的故事和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影响的故事”(Weiss, Timothy F 1992:172)整部小说都布满浓郁的存在主义思想。读者开篇即可在心灵上感受到压抑窒息的阴沉。小说主题“流浪者”和“殖民主义”道出了存在主义中的怖惧、焦虑、疏离、痛苦和死亡。小说中的叙述者从始至终都生活在憎恨与痛苦中,只好以自杀的方式为这场悲剧的人生画上一个句号。

    一、荒诞的社会生活

    1、落后殖民地社会生活的荒诞

    小说《告诉我,杀了谁》中,叙述者出生于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在该殖民地大众的价值观中,只有远赴到发达帝国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成为“大人物”。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别处,而疏离了本土的根。该小说揭露了殖民地国家社会中,人们物质和精神的浅薄,大众的茫然与无知,对成功的“大人物”盲目的崇拜。叙述者曾对住在两层楼房的一位“大人物”有着愚昧的崇拜:“在我眼中,肥沃的土地,极好的运气,足够的金钱和高大的房子使这个人变得伟大。”“我崇拜这个人。”“……他孩子都结婚了,他不愿与家人住在一起,他也有着许多自己的烦恼与痛苦。然而,甚至这些事情,在我看来,也是其伟大的一部分。”叙述者的叔叔史蒂芬是城里的律师,也是当地人眼中的“大人物”。每次他的造访,叙述者一家就像是过节一样。“我们全家所有人都以史蒂芬为骄傲,他使我们在这个村子里享受着那么一点点声誉和尊敬。”(Naipaul 63)奈保尔用辛辣的讽刺,揭露了殖民地社会的虚荣和无知。

    2、发达帝国社会生活的荒诞

    为了支持弟弟读书,叙述者前往伦敦,开始了他飘零的生活。一上船他就感觉到:“船开到哪里,你就到达哪里,你再也不会是个自由人了。”(Naipaul 74)暗示了将前往另一个荒诞社会。在伦敦,叙述者居住的是满是老鼠和蟑螂,潮湿且阴暗的狭窄地下室。他工作的地方之一是个卷烟厂,弥漫着浓郁的烟草气味。他整日就穿梭在这样简单破旧的住所和环境恶劣的工厂之间。在这里,他没有朋友,唯一的弟弟也鲜与他交流,他形单影只影只地穿梭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他的一切动力都是为了挣钱:“一百英镑,使我获得了安全感。我说不出心里有多安全。每当想起来,我都会闭上眼,将手放在我的心房。”(Naipaul 79)“……我感觉钱使我变得强大。因此,我能忍受任何事情。我不介意其他人的说法和看法。”(Naipaul 80)以致于当钱继续增多时,个人的思想出现了恶性膨胀:“这些钱让我觉得连伦敦都是我的。”(Naipaul 83)作为一个身处他乡的边缘人,他物质与精神生活是极度贫乏的,当得到了一点物质补偿后,他就以为拥有了一切, 但是实际上,他陷入更深层次的精神贫乏中。然而,当精神寄托坍塌以后,他也就完全崩溃了。叙述者只是众多奔赴伦敦打工者中的小小一员,从一个人身上可以窥探到整个群体的生活面貌。这样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异化群体,被帝国社会主流文化所排斥,孤独麻痹空虚的他们在宗主国寻找着梦想中的生活,然而却不能融入。帝国也不愿意让这样一群外邦人进入。这就造成了后殖民时代种族矛盾的延续。在华丽的帝国生活背后,有着种种的诟病与阴暗。这样的社会生活是荒诞的。

    二、人的痛苦——“我”的痛苦

    “存在主义者坦然说人是痛苦的”。(萨特 2005:8)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异化、飘零感等都是其基本感受。人必须忍耐一切。因此,人在这个荒谬、冷酷的处境中是一个痛苦的人。

    作为第三世界下层家庭中的一员,叙述者的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母亲一句简单的玩笑话,就令他脆弱的自尊心遭受打击,他的恨轻而易举的就给激发了出来:“同时,请原谅我,一种感觉正涌进我的心头。我在等待,等待我的父母,等待史蒂芬和他的全家,等待今天在那儿的所有人,等待他们死去,这样便可以随同他们的死一同埋葬我的羞辱。我恨他们。”(Naipaul 67)从自卑中产生的恨一直束缚着他。他前往叔叔史蒂芬家,告知他们一家弟弟要去伦敦深造,他的目的是炫耀,为了打破叔叔一家高高在上的光环。然而,他仍然遭到了嘲笑。他的恨更加强烈了:“我形容不出我内心是多么的仇恨。”(Naipaul 72)他内心积攒的满是恨,恨令他内心煎熬,令他痛苦。离开故乡,前往伦敦,新的生活似乎要结束他的痛苦,然而新的痛苦却更加的强烈了。

    作为在宗主国打工的第三世界劳动者来说,文化的冲突,低下的身份,无法摆脱的异化感,这些痛苦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他。他拼命的挣钱,因为钱可以令他感到安全,然而,当辛苦积攒的钱化作泡影时,他清醒了:“生活结束了,我要放弃了。我来时一无所有。现在还是一无所有,离开也将一无所有。”(Naipaul 92)他开始憎恨这个地方,这种异化的灼痛令他无处可逃。当弟弟却辜负了他无私的爱后,他彻底绝望了。

    三、结语

    本文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解读了《告诉我,杀了谁》,剖析了作品所反映的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社会的病态,同时代西方社会的荒诞人们的迷茫无助,身处发达国家的边缘人的痛苦。从这样的视角分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权利,科技和文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但是人们越来越没有归属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奔赴异地,这样产生了更多孤独的人。因此,在发展物质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精神的同步发展。我们要坚持物质和精神平等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V.S. Naipaul. In a Free State [M].New York: Vintage, 2002

    [2]Weiss, Timothy F. On the Margins: the Art of Exile in V.S. Naipaul.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2

    [3]<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杨阳(1989.3-),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存在主义 告诉我 杀了 倾向 解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