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嘉兴市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20-10-27 07:59: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分析嘉兴市农业科技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源提出建议和措施。如创建区域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创新主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

    关键词:农业科技资源;科技创新;载体;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085-03

    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农科教有机结合,有利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档次,构建服务“三农”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载体,从而更好地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农业科技资源现状与分析

    (一)农业科技资源的现状

    1.农业科技组织机构

    (1)全民公益性事业机构。一是农业科研部门。市级有嘉兴市农科院,内设水稻育种、经济作物、农业生物技术、春花作物、生态环境等5个研究室。县区级有秀洲区农科所和嘉善县的嘉兴市农科院园艺所。

    二是农业教学部门。有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涉农的为生物工程与环境工程分院,设有应用生物技术、动物疾病防治与检疫、园艺、食品安全与检测、园林绿化工程和环境保护与治理六个专业。

    三是农技推广部门。现有市级农技专业推广机构10个,县(市、区)级设立农技推广中心或专业站等农技推广机构44个,镇(街道)设有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等农技推广机构150个。

    (2)民间公益性农技组织。主要有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嘉兴执行部以及7个县(市、区)农技推广基金会执行部。

    (3)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全市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0余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7家,市级130家。2007年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8家。有二十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农技研发或推广机构。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9家,资产总额达到1.46亿元,入社社员1.7万人,带动农户15.54万户,联结基地37.59万亩,示范带动广大社员和农户,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全市建立农村专业协会(包括行业协会)299个,拥有会员12.23万人。

    三是农业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全市拥有省级农业科技企业37家,农业企业研发中心18家,其中2007年分别新增8家和3家。拥有固定资产9.3亿,年产值43.6亿,近三年科技研发投入2.31亿元,占总产值的1.77%。

    四是民营科研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涉农民营科研机构13家,主要有嘉兴十八里桥葡萄研究所、嘉善县的三高园艺所、平湖市的食用菌研究所等。

    2.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状况。目前我市每万人拥有技术员934人,每万人拥有农业技术人员36人。市、县二级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组织共有农业科技人员929人,其中高级128人,中级425人,初级315人。镇(街道)农技推广组织共有农技人员1 123人,其中高级3人,中级178人,初级902人。此外,还有一支庞大的农民科技队伍,包括村级农技员、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村种养专业大户。

    3.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状况

    近三年我市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平均每年为39.88亿元,科技经费占全市GDP比重为2.9%,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38%。“十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市级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79项,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星火科技计划项目44项,引进和选育动植物新品种3 770多个。

    4.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状况

    市、县二级拥有农业信息网站8个,建立了农业信息化工作机构,成立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10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451个,全市专兼职农业信息员5 526人。市及各县(市、区)都建成内联乡镇、外联英特网的农业信息广域网,连通乡、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电脑724台,龙头企业139家,农产品市场19个,专业合作组织54个,农户4 629户,注册农业部“一站通”322个。开通了手机“农信通”,固定用户发展到4 000多个,注册“农民信箱”用户总数达到6.4万户。

    5.农业科技物质资源

    目前我市有嘉兴市农科院的水稻育种、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物、环保等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是水稻育种、生物技术、环境检测等专业,浙江嘉兴国家科技园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其蔬菜、水果中心示范区,已成为浙江省蔬菜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浙江省水果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农业科研自主创新总体能力还不强

    全市除水稻育种研究在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经济作物、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还不多,力量还不够强。市农科院近年来不断拓宽科研领域,开展经济作物和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但力度还不够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创阶段;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在科技创新上有较大投资但取得明显成效的还不多,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民营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少,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2.农业科技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障碍[1]

    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推广、生产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尤其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割裂现象严重,科技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农业技术创新流程衔接不畅,难以形成“科教兴农”合力,特别是生产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对接还不多,农技项目招投标制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新型推广方式尚未建立健全。二是农技人员行政化倾向突出。目前相当一部分乡镇农技人员很多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行政性工作,致使“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姓农不务农”现象十分突出。

    3.农技队伍素质、结构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未能跟上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07年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产值比为43.2:39.2:0.5:14.3,种植业中,粮经作物产值比为29:71,而农技人员专业结构与当前的产业结构很不协调。多数农技人员集中在农学领域,其它领域技术供给少,特色农业和高新技术少,尤其在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农业产业化方面缺乏关键技术支撑。同时,农技人员分布与农民现实需求很不适应,大量高学历、高技术职务人员集中于市、县两级,全市现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734人,分布在市、县两级的占75.3%,在乡镇只占24.7%。面对农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农民技术信息需求,这样的农业人才分布状况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信息需求现状。

    4.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财政扶持资金较紧缺

    “十五”期间嘉兴市农业科技投入共5 377万元,目前科技经费主要用于维持科技队伍稳定,难以增加科技装备和集中经费支持出大成果。因而造成农业科技装备整体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农业科技竞争力不强,突破性科技成果少。

    二、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1.创建区域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

    整合现有农业科技人才、技术资源,以市农科院为主体,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紧密结合区域农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突出粮食与食品安全、生态高效都市农业、农业与农村生态安全三大主题,不断拓展科研领域,理顺现有的专业科室设置,组建水稻育种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所,充分调动院属专业研究所在学科建设、对外合作交流、争取科研项目、参与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大力开展技术集成和原始创新,努力建成区域综合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使其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转化、对外合作交流、技术培训服务和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为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多、更新、更强的科技支撑,提升嘉兴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3]

    市农科院先后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共建“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共建“嘉兴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已合作开展了7个科技项目的研究。2008年市农科院和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共建了“浙江大学嘉兴农业与环境资源科技创新基地”,已对接并启动科技项目6项,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和人员双向培养工作。与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开展了奥运农业科技成果在嘉兴的推介和转化。这些创新载体的组建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我市的农业科技资源,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在水稻育种、生态环境治理和蔬菜新品种开发等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成效。在继续加强和深化已有创新载体合作的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创新领域,尤其要针对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业不断发展需要,与大院名校合作组建新的创新载体,以快速提升我市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和特种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3.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创新主体,创建特色产业科技研发中心[3]

    各县(市、区)应根据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建好县(市、区)级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构,把它们培育成为本县(市、区)区域内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当地主要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并把技术辐射到广大农户的特色产业科技研发中心,使他们成为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专业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在科技立项上给予倾斜,鼓励不同体制与层次的农业创新组织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培训、科技合作等,使农业科技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4.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整合全市农业科技研究、农技推广、农业教育的人才、技术、设备和财力资源,以项目为纽带,组建创新团队,着力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合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紧紧围绕农民的需求和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联合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各类示范园区,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民和企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农技推广服务重心下移,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求在新品种选育和配套种养技术集成、病虫害和疫病综合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支持农民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5.健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4]

    根据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所需人才要求,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招引、培养,建设创新团队,重点加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开发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的激励力度。调动农技人员开展农技创新与成果推广的积极性,适当放宽全民事业性农技单位评聘高级职称农技人员的名额限制;由市科技局组织评选的市级“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贡献奖”,要适度放宽农业类科技创新与推广得奖名额总数,以鼓励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弱质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推广;由市农经局组织评选的市级“农业丰收奖”,调改成面向大农业和市内事业性农技单位、农业龙头企业、涉农民营科研机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评奖。鼓励市、县农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乡镇第一线任职或兼职,或以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上的优势和潜力,组建市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企业家和现代职业农民,提高科技创新经营能力。

    6.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财政投入,支持农业科技事业创新发展[1][2]

    各级政府应成为提供农业公共产品投入主体,致力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优化,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上组织力量协同攻关,通过各种扶持与激励措施,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建立与完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机制,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各类组织申报并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涉农民营科研机构和全民事业性农技单位积极申报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并适当提高其资金支持额度。

    参考文献:

    [1]杨蕊,赵英,刘春燕.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建议[J].农机化研究,1999,(4):4-6.

    [2]陈红艳,苏浩.内蒙古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5):78-81.

    [3]闫美玲.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43-344.

    [4]陈灿,陈炳德.广东农业R&D资源现状与特征分析[J].南方农村,2008,(4):51-53.

    Measures and advice on how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ources in jiaxing city

    GU Zhang-gen

    (Jiaxi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 Jiaxing 314016,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of jiaxing city, the existent deep-seated prolems and the reason why it ’s formed were thorough discussed, some measures and advice were put forward on how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such as establish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D center, introduce popular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famous universities and build innovative carrier ,cultivate diversified and multi-level innovation subject,and speed up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e etc.

    Key words: resour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ience innovation;carrier;resource allocation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