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胡志明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趋同论

    时间:2020-11-19 10:43: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革命生涯中,胡志明和毛泽东他们早就接受马列主义并灵活地运用到本国实践中去,因此,胡志明和毛泽东思想上具有很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在论文的框架内,我们力图指出胡、毛在越中文艺思想趋同的表现,分析其趋同的因素,以期增进对胡志明和毛泽东的了解,进一步促进新形势下越中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胡志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同

    作者简介:NGUYEN THI CAM ANH(阮氏锦英),女(1987.9-),越南太原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2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堪称越中两国交流事业的先驱者,他们分别作为越中两国的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为越中建设事业发展做出了大量的指导性工作,对“越中友谊,万古长青”起了重要作用。在革命生涯中,胡志明和毛泽东他们早就接受马列主义并灵活地运用到本国实践中去,因此,胡志明和毛泽东思想上具有很多相同或相近之处。从胡、毛两位领导人的文艺思想的角度来讲,他们的文艺思想都是马列主义文艺学说与本地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虽然毛、胡所提出的文艺思想内容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在论文的框架内,我们力图指出分析胡、毛在越中文艺思想趋同的两大表现,以期增进对胡志明和毛泽东的了解,进一步促进新形势下越中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

    1、文艺的党性与阶级性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首先,胡志明、毛泽东都认为文艺也是一种革命运动,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并成为党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两位都肯定文艺跟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事业密切相关。

    胡志明认为革命文艺必须要有党性,即文艺的一切问题都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同时要有阶级性与人民性。就文艺的阶级性而言,他要求文艺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并跟那个阶级打成一片,认为一个有阶级性的作品是能突出那个阶级的特征的,并同时为那个阶级服务,胡志明所指的“那个阶级”即无产阶级。所以在胡创作中,我们看到他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进行创作,在领导、指导中也特别注意强调这个原则:“文化艺术也是一条战线。你们是这一条战线上的战士。像其他的战士一样,艺术战士有一定的任务,那就是:为抗战、为祖国、为人民,而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同时认为“保证党性在文艺思想领导工作显得最为重要”。胡志明认为文艺活动可以在不同的革命情况下创新和改变创作风格、创作题材等方面,但创作始终要把党、国家、人民、和无产阶级的利益作为首要目的。在这个方面,他充分认识到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文艺工作者的笔也要像祖国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战士的尖锐武器一样能扶正除恶,为国家的独立自由作出重要贡献”。他要求文艺创作要作为斗争的武器,要以斗争的需要贯穿于文艺创作实践中去。在革命家胡志明的视角中,文艺不只是单纯的精神活动,而是革命事业一个很有效的武器。胡交给文艺工作者这样一个任务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符合越南当时的革命实践。

    毛泽东也同样认为文艺工作要有党性、政治性和阶级性。他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因此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这意味着毛泽东所提出的文艺不可脱离政治以及无产阶级政党而存在的。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也要服从党的领导,要改变思想感情,与工农兵结合,为党服务;创作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比例很大的,考虑到这一点,毛泽东要求1955年后一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应“包括办适合农村需要的中学,中学里面增加一点农业课程,出版适合农民需要的通俗读物和书籍,发展农村广播网、电影放映队、组织文化娱乐等等”。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换句话说,毛的观点是任何要求进步的、要求革新的文艺工作者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实践而进行创作。从这观点出发,他强调政治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在毛泽东的理论观点中,文艺与政治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为切实建立党对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效领导,保证文艺工作中的党性和阶级性,中共中央实行“两手抓”,即一手抓思想建设,一手抓组织建设。1951年11月底,中共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毛泽东指出:“为保证整风学习运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各级党委的负责同志必须亲手抓紧对文艺界整风运动的领导”,对文艺工作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经常向中央请示报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牢牢把握文艺工作中的党性和阶级性,使其不偏离预定的轨道。从当时中国具体国情来看,中国还处在政治和阶级斗争的阶段,所以毛泽东强调“文艺服从政治”也是反映当时实践的要求的正确观点。至此,毛泽东关于文艺要有党性和阶级斗争性的思想基本形成。由此可见,胡志明和毛泽东关于文艺的党性与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思想在很多地方是相同的,而且都对国家的文艺教育宣传创作等实践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2、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论述中一个重要问题。列宁曾明确指出:“文艺属于人民。他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学习、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胡志明和毛泽东关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论述也成为他们的文艺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胡、毛两位都肯定文艺为人民服务,虽然表达的方式上有些不同,但总体上是大同小异的。

    在创作生涯中,胡志明一直承认人民群众具有接受文艺作品的资格。他清楚看到了人民八月革命前的学习条件非常有限,但是在革命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民的文化程度随着文艺文化工作的宣传教育而逐渐得以提高,他指出:“抗战大前进,我国军民也不断前进,文艺工作者就必须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使自己不断进步。”基于实践的不断变动,文艺工作也需要不断了解人民群众对文艺的爱好与要求,把那些要求和喜好变成创作的题材和标准:“群众希望能看到内容真实、丰富,表现形式纯洁、快乐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够让读者喜欢”,“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特点,以便创作出通俗易懂、符合他们口味的作品”。胡志明要求文艺工作者和记者们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创作时要自问:为谁写?——为了大多数工农兵;为什么写?——为了教育、解释、批评、鼓励、服务群众;写什么?——描写人民群众、军队、干部的积极面,同时批评所出现的缺点。在撰写的过程当中要保持过硬的政治立场,分清敌我,这样才能写对。”在1958年10月越南《文化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胡志明再次肯定:“另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文化为谁服务这样一个问题。当然,我们应该说为工农兵服务,即为大多数人民服务。”从他的论点我们可以看到,胡志明强调文艺要服务的对象往往是人民群众,要以人民的需要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如他后来对文艺工作要求的总结:“文艺和文化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维持,推动所有的文艺、文化教育宣传事业,使之更上一层楼”。

    对毛泽东来说,文艺思想的根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体,为“中国老百姓”争取审美的主导地位,希望全党都要以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作为革命审美文化的根基。毛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从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毛特别强调:“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是革命文艺的“基本方针”,也是毛泽东指导文艺对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胡志明强调人民群众是文艺的对象,毛泽东则肯定人民、工农兵是文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审美的标准。毛泽东要求文艺要深入人民群众生活中去,其实就是弄清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此外不能存在第二个源泉,所以进行文艺创造就必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深入了解、体验后进行反映的。文艺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这不仅是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核心要素,而且是文艺的一个重要任务。

    可以说,作为越中两国的领袖,胡志明和毛泽东都把工农兵视为文艺创作中中心的角色,认为以工农兵联合起来作为人民的主体是文艺重点描写和创作的对象。同时胡、毛都以同样的观点讲述文艺工作要有党性、政治性和阶级性。这种文艺思想上的趋同使人民的内涵在文艺作品中更加明确,更加符合两国的社会与革命情况。文艺因此离不开人民斗争事业,离不开阶级斗争,更离不开政治和党的领导。对胡、毛两位来说,文艺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斗争的尖锐武器,即文艺一面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一面是鼓舞并提高人民革命和战斗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文艺理念对当时越中两国文艺文化教育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此以后,为越中两国继续完成革命道路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直到现在,胡志明和毛泽东的这个文艺思想对社会主义的文艺建设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价值,继续照耀越中两国文艺工作前进的道路。

    3、影响胡志明、毛泽东文艺思想趋同的因素

    毛泽东,胡志明文艺思想上呈现出明显的相同之处。虽然影响胡、毛思想趋同的因素较多,但是我们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首先,基于共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近代越中两国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越中两国都处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两国人民都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最后都失败了。正是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以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越中两国的先进分子迫切需要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十月革命不仅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人民的觉醒。越中两国的先进分子从中认识到世界潮流的变化,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历史结论。越南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努力运用它来指导本国的革命运动,解决革命的实际问题。因而,把马列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本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作为伟大的领袖,胡志明和毛泽东思想正是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第二,基于共同的“汉文化圈”的历史环境。越南和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虽然越南在938年获得独立,结束了延续11个世纪的“北属”时期,但是越南从来没脱身于中国文化、语言、文字的支配。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唯一受到中国文化甚深的影响的国家。胡志明的父亲精通儒文,在父亲的精心传授下,胡志明从小精通汉字、阅读了很多中国书籍和典籍,儒家思想对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当我们比较胡志明与毛泽东时,容易看出这两个伟大人物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为国家和人民谋求解放的革命经历等相同点。因此,胡、毛在文艺思想上的趋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基于共同的信仰和指导思想。越南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胡志明和毛泽东都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绝对忠诚战士。所以马列主义是胡、毛两位的文艺思想的最重要的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明确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理论斗争等工作中,文艺应当为最先锋的……文艺应当具有为工人阶级以及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文艺应当成为党工作的一部分重要思想”。向马克思主义学习,胡、毛都接受了这些思想,使之成为自己的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然后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文艺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所以都获得了成功。

    第四,基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胡志明、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胡志明思想和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来源于本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在探索本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和揭示本国革命特殊规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越南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胡志明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而产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离开了本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胡志明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产生、形成和发展。由于历史、地缘等方面的影响,越南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从政经验、活动章程等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这也是影响胡、毛文艺思想趋同的重要因素。

    4、结语

    总的来讲,由于中越两国的长久交流,加上时代的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胡志明毛泽东关于文艺思想具有很多相同点。胡志明和毛泽东都是革命家,因此他们是以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身份和地位在越南和中国革命中发挥作用的,他们更多是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视角考察文艺自身,考察文艺在革命中发挥什么作用,基于此,胡志明和毛泽东必然更加重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倾向以及作品的政治倾向。可以说,胡志明、毛泽东关于文艺思想与实践,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越两国在当时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的重要成果,是越中领导思想趋同的重要体现。我们坚信,继承并发扬胡志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越中两党将领导本国的文艺工作乃至其他领域继续共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胡志明.胡志明选集,第二卷,第三卷[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3年版。

    [2]、列宁.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趋同 文艺 思想 胡志明 毛泽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