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择业与地方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时间:2021-01-17 08:01: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校毕业生面临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感到无助与茫然,压力成为我们时刻背负的重壳。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经济发展下行,就业相关的政策还有待落实,就业信息错位等。因此,探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择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途径,也是基层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更是整个社会注入活力的体现。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基层;经济发展

    一、有关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据教育局发布的消息进行统计,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高达795万,较2016年增加30万。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65万比2015年的749万,增加了16万。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的趋势让我们的就业更加的雪上加霜。高校毕业生有效需求信息不足及结构性矛盾并存,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而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用人结构的矛盾不断展现。基层经济的发展仍然落后,同时基层就业的固定岗位有限,这些都加剧了我们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求职方式较单一,限制我们的就业。一般是通过家人、导师、朋友推荐到用人单位,或者直接到用人单位咨询、到人才市场登记;或者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查找招聘信息。譬如,58同城、中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就业网、中国国家人才网、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等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及通过学校或中介组织的招聘会、用人单位的招聘会来进行求职。由于方式单一,信息不畅通,很大方面的限制了我们就业。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很多毕业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创业率仍旧偏低。高校大学生的创业道路有待我们继续探索。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因素分析

    1、大学生对基层择业的误区

    首先,大学生的心态出现误区。大学生过于追求物质生活。一种走出农村,跻身一线城市的想法,是大多数毕业生想法。过于看重面子,以为大城市代表个人身份,生活在北上广的地方,说出来就高人一等的错误理念。他们宁愿在外面漂着,做着打零工,服务生的工作,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保险,住房,也不愿意瞄一眼基层地区。

    其次,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工资及福利待遇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在薪资2000元以下的占2.41%,在2000元—4000元占83.13%,在4000元以上占14.46%。 综合来看,薪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主要的因素。一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就应当拿一份对得起自己的钱,对得起自己上这几年大学。追求更高的物资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当代人的目标。

    最后,经济下行,加大就业压力。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创下近几年来的增长新低。又有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随着海归、考研人数的增长,大学生面对自身定位失衡,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据国务院研究表明,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吸纳就业人数140万至160万。经济增长缓慢,吸纳就业人数有限。就业难成为社会一大重要难题。

    2、基层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

    首先,基层单位人文环境欠佳。在基层地区,大学生主要面对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民和具有专制、偏执的地方官员。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思想观念较落后。以及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欢迎外来人员参与他们的工作,排斥人才,偏执专制,固执己见,认为自己的工作方法正确,不接受新的意见建议,让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处于尴尬、多余的位置。好的想法得不到采纳,不仅限制个人的发展,也影响基层地区的发展。

    其次,基层单位生活条件艰辛,工作环境有待提高。许多基层单位资金短缺,设备缺乏,技术落后,领导思想固执,生活条件艰苦,基础设施短缺,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缺乏志同道合之人。让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出现各种不便。这种条件,让人望而止步。

    再者,基层单位工资偏低。因为基层地区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在为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满意的薪酬和社会福利。同时,与大城市相比,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各种福利保障,生活中的处处碰壁,让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信心受挫。

    三、高校毕业生基层择业与地方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

    学生、高校与基层协调发展。高校需要从更深层次考虑,把就业与育人相结合相,帮助高校毕业生不仅提高专业能力,还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出要面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放权”,允许面向基层举办高等教育的高校,根据基层经济发展需要,灵活自主的设置、培养对口专业的人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推进基层区域健康车持续的发展。面对这一消息,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基层,都是受欢迎的。我们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种面对基层的专业人才,最好是开展各种下乡下基层活动,了解当地需要,不断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开展各种适合基层发展的课程,不断进行改革,让教育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在实践教育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用现实的思维来面对基层发展的各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还要适当有重点的安排一些课程。专业知识仍旧是重中之重,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素质扩展训练,应适当在我们的学业中增加。毕业实习及实践课程的开展,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基层习,适应基层,学习一些能带动基层发展的真本领。与时俱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还有利于高校的发展,以及基层的进步。为基层发展,提供人才储蓄,发展实用性人才,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出力。

    政府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提高就业率,同时促进基层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政府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地方财政优先考虑扶持中小企业资金支持。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降低失业率水平。人力资源市场,也在不断改革调整。推进信息公开共享,提高招聘效率。完善创新服务,注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有能力自主创业的,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数额一般为10万。另外,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国务院发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储备力量,引导鼓励他们面向基层择业,不仅有利于改善人才结构,促进基层经济发展,巩固党的指导地位,构建和谐社会。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我责任、基层意识。通过艰苦奋斗,热爱劳动,扎根基层,为基层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河北农业大学2016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河北省教育厅2016年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学研究计划:新常态下高等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课题编号:SQ161133;3、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研究,课题编号:201604040115

    【参考文献】

    [1] 杜彬恒.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J]. 文化学刊, 2016(04):4-6.

    [2] 倪迎华.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析[J]. 文化学刊, 2015(4):40-44.

    [3] 倪 超.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研究[J]. 文化学刊, 2016(15):87-96.

    【通讯作者简介】

    田炜明(1982—),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北农业大学团委书记、讲师。

    【作者简介】

    李浩(1990—),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农业大学2014级本科在读。

    相关热词搜索: 择业 协同 高校毕业生 基层 面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