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冷战后日本小国主义思潮探析

    时间:2021-01-20 07:57: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内容摘要】  小国主义与大國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主要体现为指导一国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的战略意图。从日本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看,其大国主义强调的是注重军事在国家力量和国际影响中的权重,甚至不惜走军国主义路线;而小国主义一以贯之的理念是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国家发展重心应集中于经济、文化等领域。尽管自近代以来,大国主义长期占据日本社会主流,但小国主义也始终在日本的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为战后日本和平主义社会氛围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现阶段,安倍内阁奉行的是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和平宪法为特征的大国路线,与之相对的是以添谷芳秀的“中等国家”论和鸠山由纪夫的“去大日本主义”论为代表的小国主义。他们认为制约日本“大国梦”的根本因素在于日本国力不可逆转的持续衰落,因此批判安倍内阁的做法脱离了日本的基本国情。他们主张日本应从内心接受自身属于“中等国家”的现实国家定位。这样的观点一方面呈现出近代以来日本小国主义思潮的历史承袭性,另一方面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从日本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小国主义或许为其指明了一条理性的前进道路。

    【关键词】  小国主义  大国主义  安倍内阁  美日同盟  中日关系

    【作者简介】  蔡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邮编:200233)

    【中图分类号】 D8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19)05-0133-20

    【DOI编号】 10.13851/j.cnki.gjzw.201905007

    一、问题的提出

    小国(small state)与大国(great power)之别一方面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大小,有一系列如经济规模、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等数据指标可供参考;另一方面大小之别又属相对概念,大国通常指能充分影响乃至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国家,而小国的重心则局限于自身和与己有切身利益的周边一隅。[ 百瀬宏:「国際政治における大国と小国—その問題史的考察」、『国際政治』第25号、1964年、55頁。] 所谓“大者保天下,小者保其国”[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梁惠王章句下》(上),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2页。] 也。可见小国并不一定指国力弱小之国(“micro state” or “mini state”),还应包含“非大国”(lesser power),如地区大国和中等强国(middle power)等。[ 百瀬宏:『小国—歴史にみる理念と現実』、岩波書店、2011年版、295~296頁。]

    在国际政治的境下,小国主义与大国主义主要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体现为指导一国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的战略意图。如大国主义意指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倾向于采取在地区乃至世界上彰显本国权威的态度。[ 田中彰:『小国主義 日本の近代をよみなおす』、岩波新書、1999年版、3~4頁。] 相对地,小国主义则倾向于对内改善民生,对外注重遵守国际准则,强化国际合作,并在经济、文化等非政治领域发挥国际影响。[ 百瀬宏:『小国—歴史にみる理念と現実』、116頁。] 通常而言,小国因受国力弱小、国际环境限制等因素影响,采用小国主义策略可谓无可奈何。然而问题是,为什么大国有时亦会奉行小国主义,或者为什么大国内部也有力量在宣传小国主义?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王”与“霸”一直是儒家关于政治理念论述中的一个经典话题。通常而言,王道是以仁为思想基础,重视礼乐,主张建设一个注重“礼乐和谐”的社会。在孔子的论述中,“王”与“霸”的界限并不清楚,这一点是由孟子与荀子来完成的。虽然孟子与荀子对“王”与“霸”两者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但二人对“王”与“霸”的相关定义都大同小异。如孟子谓“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公孙丑上》(上),第221页。] 荀子谓“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霸者)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赏以纠之。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以敬接诸侯,则诸侯说之矣。(王者)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王制篇第九》(上),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82—187页。] 总体而言,孟荀的相同处都强调安民是政治的目的,即使是富国强兵、兴利图霸,最后的落脚点依旧是安民而非尊君。但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孟子认为王霸之分,主要系于君主之地位,而荀子强调王霸在政术上有本质的差异。[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485—486页。] 然而不论如何,儒家均将“王天下”作为其追求的最高政治目标而摈弃“霸道”,这也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

    近代以降,最为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治理下的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被公认为“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但在英国对外积极推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同时,国内以自由党领袖威廉·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为代表的“小英国主义者”(Little Englander)却在英伦三岛掀起了一股强调改善民生、增进个人自由的政治声浪。[ 尼尔·弗格森著:《帝国:大英帝国世界秩序的兴衰以及给世界强权的启示》,睿容译,广场出版2015年版,第440页。]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还是“小”,核心争议是领导者应该采取“扬外”还是“守内”的政策来维护国家利益,彰显国家的国际地位等。虽说大国奉行小国主义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国内外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体现的依旧是为政者的一种基于不同政治理念的主观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小国 日本 思潮 战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