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中的误区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1-01-21 07:57: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当今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政治理论选修课。但由于其多学科、综合性、时效性和政策性强的特点,在高校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教师要把这门课上好并不简单,容易进入一些教学误区。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分析了教学进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完善课程教学,从而实现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程教学;误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68—02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是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设以来,为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几经调整,逐渐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知识、自成体系的一门高校公共政治选修课。在高校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高、学生信息渠道来源多样的情况下,教师要上好这门课,存在很大的难度,很容易进入一些教学误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为了更好地搞好课程建设,本文将分析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教学误区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顺利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误区:定位不准,内容把握不当,课程特色不突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大势,又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国际政治知识,还要介绍国际经济与政治的一些比较流行的理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战后世界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规律,就要求教师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要明确,内容要把握得当,课程特色要突出,这样才能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否则就容易陷入以下教学误区,使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

    第一,将本课程当作国际政治学的一门专业课看待。专业课是指高等院校或中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而本课程属于高校的“两课”,其定位是明显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它是面向广大非国际政治或世界经济专业的同学开设的,其目的主要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兴趣。

    第二,容易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相分离,使课程成为“世界历史课”或“形势政策课”。

    由于本课程同时兼具世界历史课和形势政策课的特点,因此如果把握不好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使课程成为“世界历史课”或“形势政策课”,从而失去了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特点。一方面,课程容易成为历史课。由于受出版时间的限制,教材难以及时反映一些对世界格局影响较大的新事件和新内容。如,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非传统安全等。而这些最新的、鲜活的问题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变化格局的内容。另一方面,课程容易变成“形势政策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不注意把握与现实的距离,那么在跟踪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过程中,容易与时事贴得太紧,几乎变成新闻事件的罗列,不能与教材中的理论紧密结合。

    第三,容易与其他公共政治理论课混为一谈,体现不出这门课程特色。《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与其他思政理论课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和团结精神。教学目标上述方面的一致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它与其它公共政治理论课区分开来,妥善处理好与其它公共政治理论课交叉重复的内容,从而不能体现本课程的特色和魅力。

    总之,如果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所具有的特性不了解,对课程定位不准,内容把握不当,那么就极容易陷入上述教学误区,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起不到开设该课程所应体现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的误区: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掌握较好教学方法手段的教师往往能够把课程讲解得清晰透彻,生动有趣,通过有效的方法将课程内容展示给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形成的误区,往往制约着课程的表现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容易形成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应用方面存在的误区。目前高校普遍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告别了长期以来教师依靠“粉笔+黑板+一张嘴”的简单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教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3]。实践证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很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方面,是受教学设备和课件开发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及时对课件内容进行更新,反映不出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因此多媒体的优势在这个环节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多媒體辅助教学条件下,教师又容易过分依赖多媒体,播放过多的影视资料和图文资料,缺乏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虽然感到新鲜,但很难达到理论和系统性和深刻性,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上看,很难帮助学生对国际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树立科学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普遍采用上大课方式组织教学。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上大课方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也不例外。有的教师也认为这样省事,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同时,把几个小班级合并成一个大班上课,自己不需要上那么多课,也为自己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教学方式不便进行双向交流,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弱化了教学效果。

    第三,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并非是被动接受的客体,知识、观点、能力不是由外部灌输进来的,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获得的。由于本课程综合性强,现实性强,加之课时紧张,教师往往担心不能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或害怕学生不懂而过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单向灌输,老师讲,学生听,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了,成了被动的参与者。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的吸引力必然要降低。

    三、策略分析:避免教学误区、提升教学效果的应有之道

    如何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误区,是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准确定位,整合内容,开发专题。首先必须明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范畴,不应把这门课与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专业课相混淆,而是应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当前和未来的形势变化,理解我国当前的对外政策和今后的外交走向,培养学生对国际形势有更为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应当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必须根据课程的理论性与现实性并重、综合性与政策性并存的特点,对教材加以整合,充分利用教材编写的两条主线,即二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演变的主要进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主线和中国对外政策、国际战略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变迁主线,将各章内容串联起来,同时补充反映世界形势发展态势、反映中国对外战略变化和地位变迁的一些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完整性和规范性,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科学安排,以提高教学实效。

    整合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专题进行介绍,具体说来,本教材内容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专题 [4]:(1)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几个阶段,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2)当今时代主题包括时代主题变换的原因,时代主题的内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问题等;(3)当今世界各主要力量及其关系,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大国关系调整等;(4)中国与世界,包括中国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对中国威胁论的评价等;(5)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APEC等;(6)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包括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金融风险、环境问题、跨国公司问题、全球治理等;(7)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包括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问题、对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及其评价等;(8)我国主要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主要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布置等;(9)国外国际政治理论流派分析等。这些专题基本上覆盖了教材中的所有章节,在教学实践中还可根据专题需要充实一些必要的材料。

    第二,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力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其中,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适当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课堂发言、专题研讨和撰写研究报告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但不能单纯依靠考试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而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时的上课出勤情况,听课时的反应,回答问题时的现,以及课堂笔记的记录情况等。另外一部分是最后的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这样,既可减轻学生考试压力,又可以较为有效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失为较为科学合理的成绩考核方式。

    总之,通过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要避免这些误区,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两方面来综合考虑,从而使这些误区得以消除,达到课程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呂有志,徐孝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李景治,林甦.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建设水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5).

    [3]查道中.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胡均民.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实行专题教学的几点看法[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相关热词搜索: 世界经济 误区 对策 当代 政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