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李準其人及其篆书四条屏

    时间:2021-02-05 07:58: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姓李名准的名人,我所知道的就有好几位。这里介绍的,是身为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北洋直威将军、民国著名书法家、《大公报》提签者的李準。

    李準(1871~1936年),字直绳。四川邻水人。光绪年间随其父李征庸宦居广东,后进入军界。历任候补道员、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兼巡防营统领,在军界颇有声名。曾先后参加镇压洪福全起义、潮州黄冈起义、广西钦廉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被革命党人恨之入骨,屡欲杀之,先后有温生才、刘思复、陈敬岳、林冠慈等对其多次暗杀,均未得手。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李準见清廷大势已去,回天乏术,遂生反正之念。革命党人知道这一动向后及时与之沟通,李準遂顺应历史潮流,毅然反正。之后,李準两度派人劝说广东巡抚张鸣歧“顺应民心,勿恋虚荣,贻害地方”“共同反正”,张迟疑未决,最终潜逃。同时,李準又派员说服时任新军第二十五镇统制的龙济光,动以至诚,劝其勿以兵祸殃及生灵,得到龙的同情和归心。当时,清军陆军提督秦炳直据守广东惠州城,与陈炯明率领的民军激战正酣,李準又派人说服了秦炳直,使之开城投降,迎接军民。总之,李準的反正促进了广州和广东全省的光复,胡汉民在《胡汉民宣布李準反正始末书》中说:“粤东省城九月反正,以李直绳君之功为最。”

    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李準被袁世凯任命为广东宣慰使,未有作为。后避居香港。1922年,北洋政府授为直威将军,晚年隐居天津,精研书法,尤工篆隶,以鬻字为生。《大公报》请其题签,并沿用至今。著有《粤东从政录》《广东革命大事记》《任庵自编年谱》等。 这是一个武人书法家,武而能文,弃武而文。从上述简略的叙介便可想象其充满惊涛骇浪、大起大落的一生。我收藏的李準书法作品为篆书四条屏,各屏146×36厘米。其篆书淳厚流畅,潇洒俊逸,书卷之气扑面。每屏3行,共12行,书《老子》第三十八章全文。落款:“筱村先生雅令癸酉八月李準”,下钤篆文印两方:“李準(朱文)”、“直绳”(白文)。除名、字印之外,尚有印鉴6方:“我用我法”“谦收益”“直绳昵画”“任氏楼中物”等。筱村为王鼎号。王鼎,字桂秋,号筱村,江苏淮安人,别署桂佛、且安。南社社友。著见《南社从刻》。癸酉为民国22年(1933年),时李準62岁,已进入晚年,是其书法成熟时期的作品。《老子》(又称《道德经》)文字抽象古奥,第三十八篇又是长篇,其书写难度非诗词韵语或一般成句可比。此4屏正文用篆,题款用隶,隶、篆均是李準所擅长,在一张作品上兼而有之,实为难得,所以此作应是李準晚年的代表作。

    李準的书作传世稀见,因为他从1922年迁居天津后才开始鬻字,至其辞世,不过十余年,存世作品谅不会多,流传至今的就更少。李準曾经发愿以篆书写五经全文,不知此愿终实现否?清初尚帖,中至晚期尚碑,篆书颇受崇尚,书法家中以篆法著称的也不少。有资料显示,自乾嘉至同光间的400多个知名的书法家中,专工或长于篆隶北碑的就有100多人。这是自唐以来独有的现象,是清代书坛的一个奇观。篆书笔法回环曲折,舒展而有张力,表现出的动态之美不逊于草书,且典雅过之。李準的篆书严谨而不觉呆板,疏放而不失法度,运笔张弛潇洒,节律如歌如诗,无书生之斤斤,有武将之挥斥。其隶书深得汉隶之神髓,而又雍容华贵,劲健雄伟。李準的书法名列近现代大家之林,冠以“杰出”二字应无愧色。李辈之篆书四条屏,吾当宝之。

    责编 雪 尘

    相关热词搜索: 篆书 其人 四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