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篆刻艺术创作断想

    时间:2021-02-05 08:01: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篆刻艺术与其它艺术一样,不仅要有纯熟的技法,还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谓“艺进乎于道”,指技法的掌握是为艺术进入道的高级阶段服务的;加强综合修养,提升篆刻者内在气质,增加文化内涵,是每位篆刻者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继承、突破前人,形成正大广博的艺术面貌;否则,就只能停留在“匠”的层面。我在书画之余,也要弄刀玩石,至今也近三十年了,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一个篆刻者要想成为篆刻家,其产品能称得上艺术品,必须在修为方面具备一定条件:一是品高,品高则下刀妍雅,不落尘俗;二是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石上刀下。古之大家,莫不如此。为此,我体会一个成功的篆刻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处理与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并从中汲取借鉴艺术营养,方能成就自己的篆刻艺术创作。

    书法是一个篆刻家的必修课。我认为,一个篆刻家的篆刻创作与其书法创作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因为,书法创作是一个创作者的品性与德性的反映,也即品德的反映,所以自认为我的书法艺术创作是不会带有世俗的审美趣味的,在高雅和庸俗的路径取舍上是十分明确的。我坚持走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不趋炎附势,不追名逐利;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人,不因别人的肯定与反对而动摇自己的选择。坚持书法创作是修炼自己人生的方法之一,也坚持在人生修炼中学习创作书法,故我一直秉承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不是为比赛而为的。有比赛的思想就有名利的思想。书法的比赛是历史与时间性的问题,是圈外欣赏者的事,而不是书法圈内自己的事。因此,人品修养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很大的,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得很清楚:“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段话辩证地阐述了书法与人心的关系,讲出了“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重要性。

    书法作品是植根于文字学基础之上而来源于书法家心灵的艺术创作,它不仅需要书法家在笔墨线条上下功夫,还需要书法家在作品创作中用心去写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形成独具特色带有个人魅力的艺术作品,方能做到“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所以,我在篆书书法的创作上,追求的是古拙而不失灵秀、苍浑而不失率真的意境认识。由于书法作品是一个书法家内涵和修养的展现,所以在书法作品的创作中,笔墨线条最终表现的是人心中的一种流入。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讲述了书法艺术创作是书法家思想和情感世界的一种神秘表达,也是书法家文化底蕴在笔墨之间的升华。 故我的大篆书法创作结体紧凑,用笔散漫灵活,以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以此表现大篆饱经沧桑,古朴厚重的大雅之姿;而小篆书法则笔致圆婉,线条流畅婉转,节奏匀称自然,收笔而露锋,使作品远观则端庄而不失飘逸,近睹则秀润而绵里藏针。

    篆书作为篆刻的主要依据,在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文字的厚重感,还有它在方寸之间的金石韵味。它不仅有韵味无穷的变化和篆法自由,还有在印石上的参差错落和巧妙结合的印面布局。一方印中,无论是字数的多寡,笔画的繁简,印文是朱是白,都必须做到气韵贯通,势不可挡,方能构成篆刻艺术形式的大朴不雕之美。这也是一个篆刻家在把握书法、章法、刀法三者方面是否完美结合的反映。

    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言:“展方寸之能,则千里在掌。”这句话说明了篆刻是展现在方寸之间的一种艺术,而篆刻家所要做的是以生动的刀法在方寸之间凸显出篆书文字的拙朴有力和浓厚的金石韵味,方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我的篆刻作品多以秦汉印为宗,在方正平整中追求险绝,在古拙明了中造就雄浑古穆,尽力表现出一种稳重、磅礴、气象万千的气势。我认为篆刻就是在印材的方寸之间投入满腔的热情,在篆刻每一个字的线条穿插和粗细变化上都要做到独具匠心,这样篆刻出的作品才能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名成功的篆刻家,必然是一名成功的书法家。有志篆刻的人,应该懂得,治印既然称为“篆刻”,“篆”的成分占据了这门艺术的基础地位;而如何才能正确使用篆字,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文字学来掌握。文字学旧时称为小学或训诂,是语言学的一个部类,是研究古文字产生演变的一种学问。篆字在此学科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开始学不要有畏难心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一门必修课,它是构成篆刻艺术存在的基础。更是使“艺人”向“文化人”转变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古文字类编》《古籍通假字字典》和一些著名文字学者所著的书籍都一定要读。置备的工具书一定要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对出版社也应留心,切不可泥沙俱下随意选择。对于好的专业必备书籍要不惜重金买下,深研精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掌握篆法形成的规律与演变过程,实现真正溯本求源的目的。如:一方面熟悉“六书”造字知识,哪些字在秦代以前可以互相通用,哪些后来不能用了,哪些字有其特定篆法;另一方面要知道甲骨文、金文、简牍、小篆产生、演变脉络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庞杂文字体系,熟知各类篆法存在的丰富性、规律性等。学习文字学可以通过篆刻者对这门艺术的深入钻研而同步进行,有些要靠死记硬背的,有些则根据规律把握,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了然于胸。所以,我们应尽力在篆书上多下工夫。篆刻艺术就是将书法的神采运用于印章中的艺术。古人早已鲜明提出“印从书出”的理论。篆刻从元朝文人介入成为独立艺术门类以来,历经明清演变,篆刻大家和各个流派层出不穷。邓石如出现前,基本以浙派篆刻为印坛主流形式,从丁敬到西泠后四家,百余年间没有太多变化,始终固守沿袭“汉印”形式...... “印内求印”已经受资料所限,束缚了篆刻发展空间。皖派将书法引入篆刻,无疑对篆刻艺术存在和发展添加了强劲动力,为以后的晚清四家出现,凿开了禁锢已久的缝隙。没有书法的融入,就没有当今篆刻艺术的繁荣。篆书是篆刻艺术的母体艺术,学习篆书不仅能够锤炼对篆刻艺术的理解,强化线条笔力,而且能够可以全面掌握、吸收篆刻母体艺术中所提供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篆书中的甲骨、金文、帛书、残砖、汉瓦中的一些文字,能够使我们进一步熟悉掌握古文字规律,积累入印素材,把研究学习篆书取得的成果以篆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书法形式以二次创造。深刻理解金石味、刀笔味、笔墨味的内在联系,将古文字书写后产生的结体、线条、墨韵等各种变化加以运用,增加线条与印面质量、厚度、文气与意外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要配以合适的刀法,以刀代笔,直接融入篆刻创造当中。齐白石说:“百怪一时来我手,我有仙方煮白石”。这是借手中之铁笔,扬书法之个性,用书法上的突破带动印作上的创新,以求篆刻真正在它应有的艺术轨迹上良性发展,打掉那些俗气、野气、匠气。只有那些“只见神采,不见字形”的鲜活的艺术形式才会有生命力而流传下去。

    另外,我们还要在绘画、诗词与个人修养方面下功夫。篆刻艺术虽然不同于画画,但在章法、布局上与画理的关系是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篆刻章法就是绘画构图的缩影。画家在创作时总是富于想象,其构图是随机应变,是自由的。这种运动中想象式构图的方法,对篆刻章法布局,大有裨益。好的布局通过印面可以看出,几个字组合后有远近之分,向背之情,高低之势,动静之美;特别是在虚实比较、块面与线条运用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如山水画、花鸟画中的虚实、穿插、收放、大小、聚散等诸要素关系即能直接有效地借用到篆刻构图中来。吴昌硕篆刻不仅融书法于其间,更把花鸟画的构图、线条等合理巧妙地运用进来,做到有机融汇,让后人往往不知其出处,但又似曾相识,尽在情理之中,达到继承与创新,不离传统又独具个人面貌的艺术最高境界。近代篆刻家乔大壮古玺一路作品,对山水构图机理的有效使用,可谓入木三分。他探求古玺印章法与山水画构图共性点,借鉴吸收,打通二者构图内在联系,使其刀下古玺印章法直逼三代,惟妙惟肖,气质文雅,格调高古,作出了源于古人,高于古人的成果。如宋、元多用的“远、中、近”式与现代“满纸”式构图均可在其印作中探出消息,这便极大地丰富了古玺印章法内容,开启了现代古玺印章法自由变化形式之先河。当代学习古玺一路印风渐盛,这是与古玺印风构图自由形式多样等分不开的。在仔细研究古代遗存玺印,追求“印内求印”的同时,积极借鉴相关艺术内容,探求机理,特别是将绘画构图诸要素巧妙融入其中,对当代篆刻创作意义深远。可以说这是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神奇土地,是一条突破古玺章法形式,进入自由领域的宽阔路径。

    同时,一个篆刻家还应学习一点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印内求印,形式合于内容,突出的是境界美;印外求印,诗印结合,彰显的是文化性。篆刻的创作可谓动于情趣,发于意旨,成于境界。其格调意境的高下,全然取决于作者的全面修养。文人不一定全是篆刻家,但篆刻家必定当是文人。为此,理解诗词之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对我们印人是很有帮助的。毫无疑问,在篆刻艺术中也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篆刻的美同样是一种意境的美。篆刻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物化,艺术家之所以对其频传爱意,正表明了艺术家对其具有蕴含主体情感之特征的理解和信任。有了这种理解和信任,篆刻艺术才能从实用印章里解放出来,并且直到今天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历代篆刻前贤也多次强调其重要性。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思想的内在机理也是与篆刻艺术原理互通的。篆刻作为传统艺术直接与文字打交道的门类,更需要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对话,朝夕相处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古人的思想哲理与情怀。揣摩古人思想,做一个有志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艺术上的寻道者,以求篆刻者在思想境界的提高与升华,丰富篆刻表现形式,深化印面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深刻增加艺术文化含金量。通过对经典书籍学习理解,使自己不仅能分辨艺术中的通途与小道,同时对人格道德修养、境界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被那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小成就所诱惑。篆刻者要自觉追求文化艺术真谛,“道不自器,与之方圆”,主动从哲学高度想问题,观察事物,做事情,做到知古、知今,知人、知己,把“真、善、美”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诸多美好东西继承下来,汇集到腕底,承担起篆刻者的历史责任。

    总之,多读一些相关联的书,融古汇今,改变气质,增强作品感染力是十分必要的。篆书是篆刻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点。清人王琪在题《菌阁藏印》中说:“论印不于刀而于书,犹论字不以锋而以写。刀非无妙,然胸中应有书法,乃能迎刃而解也。”赵之谦也指出:“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从古至今,篆刻开宗立派大家无不以具有深厚的综合修养与独立的篆书风格屹立于中国篆刻史上。

    相关热词搜索: 断想 篆刻 艺术创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