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喜读校注本《说文解字》

    时间:2021-02-06 07:56: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国独有的方块汉字,受到全世界青睐,100多所孔子学院以迅猛发展的速度在各国建立,中国其他任何一所国际机构都不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孔子学院用汉字推广中华汉文化。学好汉字离不开字典,中国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历时二十余年完成,这部宏著为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书中以“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将篆书定为字头,根据字形分成540部,依照“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的原则,创造了部首检字法,为方便地检索汉字开辟了一条新路。综观全书脉络清晰,声、义分明,作者用二十多年的岁月,收录了上万个汉字单位,在叙述篆文的同时兼采古籀,区别异体,引经据典,揣摩字义。编撰时使用了很多古文字资料,完整地建立了一套形声系统,为后来探讨古代文化的学者及注释古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佐证,更是文字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

    《说文解字》成书后,受到时人的重视,经过数百年的辗转传抄,出现了很多错误,特别是唐代李阳冰,人称其为“篆书家、文字学家”,这么一位大“家”竟不能墨守篆书笔迹,窜改释文,弄得一部《说文》面目全非,以致错误遗脱,违失许慎本意。

    《说文解字》出自“博通经籍、五经无双”的许慎之手,其水平绝对上乘,研究汉文化的学者都以此为据。东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其间在清朝曾出现了一个研究《说文》的高潮期,由于清代文字狱横行,说错、写错都有杀头之罪,学者为远离祸源,转而研究与政局无关的《说文》学,当时有研究者二百零三人,学术专著达三百余部。众多研究者中,以段玉裁、王筠、桂馥、朱骏声四位成就最为显著,而段玉裁又是四大家中巨擘,他们治《说文》学的业绩最大,功不可没。随着岁月流逝,汉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说文解字》不便于现代人查阅的编排体例逐渐显现出来,这期间清同治版《说文解字》虽然增加了笔画检字,但这个改进并未彻底解决问题。近期笔者读到一部由张志中先生校注的仿北宋版《说文解字》,受益匪浅,是书与通行本相较有以下几点差异:

    (一)新增检字表一目了然

    以检字表代替笔画检字。汉字与拼音字母不同,汉字一字一音,一音一义,字母有音无义。随着时代发展,文字亦随之变化,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文,秦统一后,改用小篆为官方通用文字,文字的变化不是突发奇想,它的轨迹是朝着规整方向发展,不是为快而快,不管不顾,将五千年的文明删去变成“新”。汉字的变化由甲骨、金文演变成小篆,隶书、楷体接踵而至。楷体又称“真书”、“正体”,这种书体既庄重又规范,文字工具书的检字或检字表多选用它。楷体在流传中,又有新旧字形之分,有些字用新字体与旧字体去数笔画,所得数目并不相同,如果笔画数不同,所检之字的位置必然不准。为此,张先生校注本选用目前通用的新字形编排检字表,使用该表大大提高了检字速度及准确性。

    (二)反切与汉字拼音并存

    《说文解字》成书时尚无反切法注音,只在字头下方标有“读若某”。至宋初徐铉奉诏校定时,始据孙愐《唐韵》加注反切于每字之下,此时的读音与汉代人不同,《唐韵》所注反切又与汉语拼音之

    间,仍有“古音”、“今音”差异。为了更好地体现“北宋版”原意,在校注本中“反切”与汉语拼音各得其所互不干扰。学者有雅兴可以用反切,青年读者的强项是汉语拼音,两种注音方式可以互补,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三)书中篆字皆注明楷体

    通行本选自清同治陈昌治一篆一行版为底本,该书一“篆”实为篆体字头下面一个楷体,不是一行中所有篆字都有楷体对照,这种标注法对于不熟悉篆书的读者甚为不便。校注本将每行所有篆书都相应标注楷体,此举方便了读者,老中青都能读《说文》,充分体现了“古为今用”。

    (四)新增常用篆字逾四千

    《说文解字》传到唐朝后,李阳冰大肆窜改增删,使之面目全非。北宋徐铉奉诏校定时,已难找到全卷本,虽经搜寻,仍未做到恢复原貌。据《说文逸字》一书即搜集274字,那些散落在其他典籍中的“逸字”尚未被发现。徐铉在校定《说文》时,曾指出:“……增加新附字。凡经典相承及时俗要用之字而本书不载者,皆补录于每部之末,别题曰:新附字。”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既然是字典就应发挥字典的功能,什么是字典的功能?收字全、解释准是其功能。现代人不能要求许慎收录当时未出现而今日使用的常用字。但是,我们应学习徐铉“补录”的办法,增补常用字的篆体。张先生在前人的启示下,新增篆字四千,方便了书法家、篆刻家及广大读者。

    (五)兄弟同攻《说文》谁称雄

    五代南唐有两位同治《说文》的学者,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兄名徐铉,本南唐旧臣,宋灭南唐后,随后主李煜入宋。弟称徐锴,南唐被宋灭之前,英年早逝。他们所选《说文》底本相同,兄所传为通行本《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弟所传为《说文解字系传》,世称小徐本。二者在校注内容上相差甚大,兄的注释较短,且多次引用其弟释文,其弟释文不仅丰富,并包含了很多古代文献,这为后来治《说文》者、古文字研究者探索正源汉字,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指明了一条捷径。为了一观全豹,张先生不走“厚此薄彼”的老路,将大徐本与小徐本合为一部,形同上下卷,版式风格各自独立。世间事物没有比较就无法鉴别,谁优谁雄,由读者裁定。

    (六)原版旧貌还许慎本意

    1963年发行的《说文解字》俗称“通行本”,其底本是清同治十二年番禺陈昌治改刻的一篆一行本。出版社将原书版心缩小再并两页为一页,使之版心更小,读者查阅时有些不便。宋版《说文解字》,与同治年间陈昌治改刻为一篆一行本不同,改刻后的《说文解字》已非仿宋版原貌。文物古籍称原物为真品,仿制为赝品,脱离原貌另起炉灶为新品,通行本的正名应为《清版说文解字》。张先生看到中国第一部字典不便于现代广大读者使用,萌生变难为易的想法,愿为《说文》的现代化贡献微薄之力。经比对选用仿宋版《说文解字》,内文字头、释文字体皆大,读者开卷了然,在保持原版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正文之外排检字表,新增常用字篆书,融入《说文逸字》篆字等,尽量还原许慎本意,使古版书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服务于现代人,成就一种老中青都能方便使用的文字工具书,造福广大读者。笔者代张先生借用一位大家名言:“想人之不想,补别人之缺。”

    (通讯地址: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甘肃路文通里10号)

    相关热词搜索: 校注 说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