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战略管理对管理本质的凸显

    时间:2021-02-08 08:03: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戰略管理是通过戰略制定和戰略实施来提高组织活动效率。竞争戰略和核心竞争力是戰略管理关注的重点。戰略管理对管理本质的凸显表现在:它将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强调用组织的外部适应来带动内部激励和协调。

    关键词:戰略管理;戰略竞争;核心竞争力;管理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4.010

    “戰略”原本是一个军事术语,早在中国的戰国时期,在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就出现在军事论著中。最早将“戰略”这个词引入管理学的是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他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戰略”这个概念,但不是在戰略管理这个意义上。后来,纽曼用“戰略”这个概念对管理者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他的研究为戰略管理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以来,戰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先后形成了两个主要方向:一是迈克尔•波特围绕“可流动性竞争资源在行业间的流动”所进行的竞争戰略研究,二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等人围绕“差异性资源”所进行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竞争戰略研究

    迈克尔•波特于1981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了著作《竞争戰略》和《竞争优势》,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范式,对行业竞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竞争戰略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行业结构的五种作用力分析;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戰略模式分析;实现这些戰略的价值链分析;戰略实施分析——进攻性戰略与防御性戰略。

    波特指出,行业竞争中一般有五种作用力在起作用,即进入者威胁,替代者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力形成的“合力”,决定着不同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是否具有获得平均利润的能力。他还指出,五种作用力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等同,每种作用力的重要程度如何,究竟哪一种作用力最为重要,这要看行业本身的结构如何。

    基于上述分析,波特提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模式:总成本领先戰略、差异化戰略、集中一点戰略。他认为,尽管还存在其他可供选择的模式,但它们都是以这三种模式为基础的。波特强调,无论选取哪一种戰略,都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戰略选择。

    为了进一步论证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波特提出了价值链这个概念。他指出,企业所得与花费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反映企业是否赢利的标尺,如果差额为正值,企业就赢利,反之就亏损。因此,在分析企业的竞争地位时,必须使用“价值”这个范畴。价值创造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和哪一个环节能单独完成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设计、生产、营销、交货、服务以及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如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波特强调,一定的价值链使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一定地位,价值链上的差异是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波特认为,面对竞争对手,企业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戰略:进攻性戰略或防御性戰略。波特的竞争戰略理论提供了很多重要启示。对这个理论,管理学界也提出了一些批评:一是企业竞争与军事和体育竞争不同,对手并不那么明朗,找准竞争对手并不容易,这就为戰略选择带来了困难;二是企业竞争可以出现双赢结果,军事竞争和体育竞争则是零和竞争,一方的胜利就代表着另一方的失败;三是该理论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远距离的,粗线条的,很容易把对手抽象化,因此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没有多大指导作用。

    (二)核心竞争力研究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出现使戰略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它标志着戰略管理的重心已经从追求短期的外在的竞争优势,转向追求持久的内在的竞争优势,已经由行业内部的产品竞争,转向为创造未来而竞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沃纳菲尔特出版了代表作《企业的资源基础论》。他指出,企业是由各种资源组合而成的,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组织。资源特征使企业各具特色,形成了企业间的差异。这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保障能力,在竞争中的地位如何,主要是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如何。不过,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核心的。只有那些具有价值,不可替代,不可模仿和稀缺的资源,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沃纳菲尔特的理论暴露出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初,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合著的《企业竞争能力》一书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带上新台阶。他们指出,对核心竞争能力的界定不能过于宽泛,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只能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戰略管理理论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组织要生存发展,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制定一个较长时期的基本目标和实施方案,使活动不再盲目。明茨伯格在《戰略决策的制定》中指出,“戰略的作用是为组织绘制出航线”,“戰略促进了行动的协调性”,“戰略提供了理解组织行为的方式和便利手段”,“戰略提供了一致性和有序性”。有了既定的戰略,整个组织的活动就有了明确目标和清晰路线。在它们的指引下,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激发,行动才能达到协调统一,组织活动的效率才能提高,组织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由此看来,戰略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管理中时刻强调把戰略决策放在首位,并用外部适应来统帅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和对整个组织活动的协调。

    如果把戰略管理看作一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戰略分析、戰略选择与戰略实施。在这三个阶段中,决策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戰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并对效果预先做出评估。任何戰略的制定,都要先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拟订出各种备选方案,在反复比较后作出选择。在戰略分析、戰略拟订和戰略选择的过程中,始终需要考虑的是组织的长远目标,当下具备的资源和面临的外部环境。认清这些制约因素,不仅是为了制定出合适戰略,也是为了戰略能够切实贯彻执行。如果在制定戰略时,不认真考虑戰略的实施,这样的戰略极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戰略实施绝非是机械地按照已经制定的戰略方案开展活动,而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组织的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在制定戰略时认识的片面性引起的,但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对已制定的戰略进行调整都是必须的,也是经常发生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戰略管理是一个决策链,自始至终离不开决策和再决策。从戰略目标的选择,到戰略计划的制定,再到戰略计划的实施,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都必须在戰略实施中进行调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决策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面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无法确定组织活动的目标,无法制定出合理方案,无法采取有效行动。戰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

    “戰略毕竟是一个根植于稳定而非变化的概念,因而如何正确而恰当地把握转变与持续稳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戰略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戰略管理坚信,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在变化中求得大致的稳定,是能够做到的。戰略管理强调在管理活动中决策无时不在,就是为了使戰略目标、戰略分析、戰略选择、戰略实施更加切合实际。尽管戰略可以调整,但决策总是存在。

    戰略管理注重长远的戰略性决策。这一根本观点,在现今所有管理活动中都得到了普遍重视。戰略管理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应用于经济组织,也可以应用于军事组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社会组织。尽管戰略管理不是万能的,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戰略管理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无法磨灭的。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受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戰略”和沃纳菲尔特等人的“核心竞争力”的启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专业化、差异化、成本领先、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戰略措施,许多实施戰略管理的企业都认为,戰略规划产生了积极效果。

    戰略管理对组织的活动具有协调作用。组织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组织的活动是由不同的部门的不同职能、不同工作构成的。不论是从成员构成还是从部门、职能和工作构成上说,管理者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都需要做好协调工作。正确确定组织活动的目标和路线,使组织的成员、部门和工作都围绕目标聚焦,按路线行动,在行动中形成合力,是进行协调的重要手段。戰略管理不仅强调要制定正确的戰略目标,还强调需要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即合理安排各项具体工作,来保证戰略目标逐步得到实现。在当今,一些大公司人员众多,下属组织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但却能做到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这不是采用一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就能做到的,这些大公司的经营方向、工作秩序和协调措施都无不来自戰略管理。

    实行戰略管理有利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整体效率。由于组织在制定戰略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组织的主攻方向和资源优势。在戰略实施的过程中,尽管需要对已有的戰略规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做出规划,但这种调整或重新规划主要是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的,立足点仍然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是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此外,组织所制定的戰略目标对成员的行为有规范作用,能够有效减小内部的矛盾和磨擦。这些都无疑能大大提高组织活动的整体效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大同小异,所拥有的资源也势均力敌,但获得的效绩却大不相同。大量研究表明,组织的戰略规划和组织的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种正相关的原因在于,实施戰略管理的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具有更明确的方向,更容易提高活动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戰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二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Wernerfelt B A,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Firm[J],Stra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2):171—180,

    [5]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3-4):79-93,

    [6]亨利明茨伯格,戰略历程[M],北京:机械T~II,出版社。2001,

    [7]彭新武,管理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易民)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 论战 凸显 本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