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苏州木渎暖侨聚力催生“裂变”

    时间:2021-02-10 07:59: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千年古镇苏州木渎“侨之家”,多年来在社区侨务方面创新思路,暖侨聚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荣获省、市、区各上级部门嘉奖,被国务院侨办确立为全国“‘五五普法’侨法宣传角”挂牌单位、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

    社区侨家 誉传八方

    2011年12月2日下午,国侨办国内司副司长熊万鹏、江苏省侨办副主任季俊秋以及参加全国侨政工作会议的全国各省侨办领导一行150多人,在苏州市侨办主任顾伯铭、吴中区外侨办主任贺悦、港澳办公室主任梅建琴的陪同下,赴木渎古镇参观考察“侨之家”工作。熊万鹏对“侨之家”称赞不已,并从有场所、有活动、有爱心、有作为四方面高度肯定了吴中侨务工作成绩。

    目前,木渎镇拥有港澳台侨眷500多人,留学生家庭62户,分布在11个国家的海外侨胞百余人。“侨之家”积极响应当地招商引资政策,共引进侨资企业200多家,总投资达10亿美元,吸引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为地方公益事业捐赠百余万人民币。“侨之家”已经成为向华侨华人推介木渎镇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的重要载体,成为“聚侨、安侨、惠侨”的纽带与窗口。

    “侨之家”为什么在海内外有如此大的影响力?2009年,中国侨联顾问何添发在调研“侨之家”工作后,感叹说:“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做到心系侨、情系侨、行动为侨,无私奉献于侨,团结凝聚侨心,服务于和谐社会,真不简单!”

    真情服务 感动侨心

    健全的侨务工作网络、深入细致的服务工作,使得木渎社区侨务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侨之家”近年来依托新建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幸福侨家”建设,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侨务服务窗口、涉侨法规展、侨务信息网络平台、侨界活动室、侨胞阅览室等场所都成为侨胞咨询解惑、自我发展、畅叙友谊的沟通平台。在“幸福侨家”,经常听到歌声与欢笑。独居、空巢归侨侨眷走进谈心室,与社区朋友畅谈心声,与海外亲人互诉衷肠。社区里的侨眷们异口同声:“这就是自己的家”。

    原“侨之家”负责人、82岁高龄的华丽珍说,多年来,“侨之家”通过扶贫助困、访问侨界百家、服务空巢老人等举措,让木渎的归侨侨眷时时刻刻感受到社会“爱侨、护侨”的热心。从2004年起,“侨之家”“走访侨界百家”的工作从未间断。多年来,共走访侨胞、侨眷600多户,千余人次,为他们做了大量好事实事。

    2011年初,花苑社区一名96岁高龄的侨眷背部意外烫伤,必须每两天前往医院治疗。“侨之家”马上联系了一位在医疗系统工作的侨眷志愿者为他免费上门服务,直至康复。

    木渎是个侨务资源丰富的镇,“我们充分调动这些资源,通过各种方式联络感情”,华丽珍介绍,“侨之家”刚成立时,就建立了医疗、旅游、摄影、民乐、体育辅导等为侨服务点。

    而今,镇属七个社区的侨务工作各有特点。翠坊社区组织侨眷成立歌咏队、拳功操队,还专门请来专业教师指导;下塘社区月月有活动,举办画展、书法展、集邮展,开展各类比赛;香溪社区设立医疗服务点,为侨眷做好健康档案;胥江社区始终关注社区内的贫困学生,侨眷结对送衣、送钱、送学习用品,孤寡老人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方便,侨眷们开展了“当一回女儿,做一天义工”的活动。

    活动丰富 服务多样

    这些年来,“侨之家”人员穿梭于街头巷尾,与侨眷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需求。在保持侨务工作常态化的同时,工作人员还经常组织座谈、茶话、健身、参观、访问、郊游等联谊活动,提升归侨侨眷的幸福感。遇到重大节日,“侨之家”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突出归侨侨眷的参与度与个性化,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自2005年起,木渎镇每月开展一次“月月主题”活动,内容涵盖学习侨务知识、研讨侨务工作、接待海外游子、参观考察访问等等,成为木渎镇侨务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此外,通过发挥侨眷特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成功建立了“健康医疗、民族乐队、照相摄影、太极健身”四项特色服务。其中,健康医疗服务由人民医院退休的老教授长期坐诊,为空巢侨眷老人上门义诊;多年来坚持不懈,已先后为全镇侨眷提供了2000多次医疗保健服务,为100多人提供了免费体检。民族乐队表演多次参加市、区相关演出活动,同时为侨眷和社区群众义务演出近百场次。缘圆楼照相摄影服务为全镇侨眷办理特惠摄影业务,每逢侨眷祝寿、过生日都热情地上门服务。太极健身教学由侨眷吕丰坐镇主持,多年来坚持免费向广大群众传授拳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多期,近3万人接受培训,部分学员还在一些重大比赛中获得奖项。

    民间外交 海外联谊

    最近5年来,木渎镇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侨界人士50余批、千余人次;接待归国探亲的华侨华人、新移民、留学生及港澳台同胞共计20余批、百余人次。在此过程中,“侨之家”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侨界人士和探亲友人真正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真情唤回留学精英们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2007年,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在读博士金亮,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主动提出赴木渎高级中学,为莘莘学子们作了一场题为“留学生涯”的报告,使他们对留学生活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

    2005年,木渎镇“侨之家”创办了《侨务工作简讯》,2010年又全面改版,增设“海外篇”,向海外重点联系人员定期邮寄;同时还向相关境外人士邮寄八开版面的半月彩色刊物《木渎简讯》,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此外,还建立了“吴中木渎侨之家”网易博客,及时上传木渎侨务工作的照片和日志,不断扩大侨务工作的影响力。除办刊、开通博客等传播渠道外,侨之家每年还举办“海外博士生家长座谈会”,传递海内外亲人工作、生活的状态。

    侨爱社区 积极奉献

    “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这句话在木渎镇社区建设中得到了鲜活的验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服务过程中暖了侨心,发挥了侨力。

    现任“侨之家”负责人方泰康曾经收到了一封信,来信者是某世界500强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他的母亲就住在木渎社区。长期以来,儿子出国留学在外打拼,留下老母亲成了“空巢老人”,即使后来在国内工作,也因事情太多照顾不上。回家的时候,儿子总是听母亲说“侨之家”如何体贴入微,于是心存感激,邀请“侨之家”负责人去上海,看看家乡有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以此报恩。

    像这样的例子,在木渎数不胜数。“借助侨务,很多海外人士纷纷回国投资,别的地方是招商引资,我们这边是招商选资。”苏州市侨办副主任王哲莉笑言。

    美籍华人黄建华不仅自己于2003年在木渎投资建立强达医药公司,还积级帮助引资引智,主动联系海外同学好友来吴中创业。

    华侨蒋先生不忘养育之恩,几年来捐资5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学校、敬老院等,在汶川大地震中又捐了20万元。

    志愿队伍 独树一帜

    “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归侨侨眷,不求回报”,方泰康介绍,“侨之家”除了两名工作人员领取工资,其他全是志愿服务。“华丽珍老人家住在市里,但每天都坐几十分钟公交车来上班。凭的是一股热情。”王哲莉说。

    历年来,以“侨之家”为中心,造就了一支30余人组成的侨务工作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已高达59岁。2011年初,政府返聘了一位退休社区干部作为专职的侨务干事,每天定点在“侨之家”工作,兢兢业业。志愿者们来自侨界、服务侨界,每天两人志愿轮流在“侨之家”值班,处理常规工作。为了丰富与提高社区侨务工作的活力,近年“侨之家”吸纳新鲜血液,引进了三名年轻的工作人员。

    2002年,苏州市首家乡镇“侨之家”在木渎镇挂牌成立。以镇级“侨之家”工作为大本营,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工作模式,选派侨务工作联络员“进驻”各个村(社区)开展服务工作,以“成熟一家,建一家”的方法,逐步建立村(社区)“侨之家”。到2008年,全镇7个村(社区)全部通过了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创建达标验收,成功实现了镇、村(社区)两级“侨之家”服务平台网络全覆盖。2011年,木渎镇为7个社区“侨之家”申请了专项活动经费。

    (吴中区外侨办推荐)

    (责编 董杨慧)

    相关热词搜索: 裂变 苏州 催生 木渎 暖侨聚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