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国家自主性理论范式比较研究

    时间:2021-02-13 07:56: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社会结构理论与个体行动理论乃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进路,二者分别形成了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结构范式与能动范式。前者以结构主义、整体主义和宏观主义为主要特征,后者则以个体主义、行动主义和微观主义为内在机理。这一范式差异突出体现在了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构建之中。斯考切波与诺德林格分别运用结构范式与能动范式,在国家概念、国家目标和国家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国家自主性观点。在结构性视角下,斯考切波强调结构自主性的国家概念、组织自为形成的国家目标以及国家能力与制度能力的内在一致;在能动性视角下,诺德林格强调官员自主性的国家概念、官员偏好形成的国家目标以及国家能力与官员策略的等量代换。当然,两位学者并没有陷入决定论的泥沼,而是在批评与反思中认识到结构性因素与能动性因素的互动互构与相互补充。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结构范式;能动范式;斯考切波;诺德林格

    中图分类号:D03;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9)09-0056-06

    一、构建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范式差异

    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和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①。自此以后,“范式”一词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频繁使用的术语。范式作为研究者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特定理论的系统性思维框架和分析方法,使研究者在特定的“知识共同体”下以相应的视角和方法来阐释其研究对象,因此对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在社会科学统摄层面上,范式主要划分为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结构理论和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个体行动理论,这两种范式分别以结构和能动为根本分析方法对社会变迁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解释,从而形成了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框架。这不仅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基本分析工具,同时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式微,政治学研究范式逐渐由“社会中心主义”转向“国家中心主义”。以斯考切波、诺德林格等学者为代表的“回归国家学派”将国家自主性问题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他们强调“国家可能会确立并追求一些并非仅仅反映社会集团、阶级或社团之需求或利益的目标”②。这种不受社会利益集团控制而独立提出并追求的目标表明国家具有相对于社会的潜在自主性。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学者们的理论主张具有一致性,均强调“国家中心主义”观点。但是,由于受到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结构和能动范式的“先验”约束,“回归国家学派”内部在分析视角和研究进路上形成了“国家制度主义”和“真正的精英主义”两种不同的国家自主性观点。“国家制度主义”即以斯考切波为代表的国家自主性观点,强调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其特定的组织逻辑自律来实现国家的自主行为;“真正的精英主义”即以诺德林格为代表的国家自主性观点,强调国家自主本质上是官僚体系中的官僚精英自主,官僚精英享有不受社会约束而自主决策的权力。因此,在社会结构理论和个体行动理论两大范式的指导下,以斯考切波和诺德林格为代表的学者分别运用结构与能动范式来构建国家自主性理论。

    1. 以斯考切波为代表的结构性范式

    在以国家作为基本变量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重大现实社会政治问题时,以斯考切波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需要从一种在一般意义上被称作是关于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结构性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③。因此,在逻辑分析起点上,他们强调制度结构而非个体行为的基础性作用,由这一本体论立场所构建的国家自主性理论具有“国家制度主义”倾向。

    运用结构性范式构建国家自主性理论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注重对社会变迁中国家组织、社会结构、公民社会等宏观结构变量的考察。认为结构变量具有自主性,且这种自主性来源于复杂组织网络的自律逻辑。第二,强调国家自主根本上体现为结构自主。将国家视为一种具有自身利益和自我逻辑的自主结构,认为国家并不必然受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支配阶级的控制,官僚精英作为国家组织中的一员亦无法脱离国家结构而独立存在。第三,关注结构变量间的情势变化所引起的社会变迁。注重考察结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具体结构分析变量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行政—军事结构、国家—支配阶级结构、国际结构等,而关注的社会关系则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对于社会关系的决定性情势、国内层面上各社会群体间的相互关系、国际层面上各民族国家的相对地位和竞争态势等。这些结构变量间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从而使国家与社会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而当结构变量间的相对稳定关系被打破时,社会就会处于冲突与变革之中。因此,结构性范式探求社会变迁的根本切入点在于剖析结构变量间的复杂关系。

    2. 以诺德林格为代表的能动性范式

    在能动性范式的指导下,以诺德林格为代表的学者主要基于个体能动性行为对现实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在逻辑分析起点上,他们强调个体行动而非制度结构的基础性作用,由这一本体论立场所建构的国家自主性观点具有“真正的精英主义”倾向。

    运用能动性范式构建国家自主性理论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关注高度“原子化”的官僚精英的能动性行为。从官僚精英的个人心理层面出发,强调官员是具有主观意图和特殊动机的个体,重点研究官僚的能动性行为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二,强調国家自主根本上体现为官员自主。“研究者认为,制度本身没有偏好,制度也不能自主运作,它严重依赖于官员的行为”④,强调国家自主性行为在本质上是作为国家代表的政治家与行政官员的个人自主。第三,强调官员个体的能动性选择对于国家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公共官员作为具有自主意识并掌握国家权力的公共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通过强制性力量和公共资源将其主观政策偏好上升为国家的公共政策。

    相关热词搜索: 范式 自主性 理论 国家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