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绿色高质量发展巴彦淖尔生动实践

    时间:2021-02-16 17:43: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与蒙古国有369公里的边境线。巴彦淖尔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辖7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可以概括为“一山两原、东林西沙、一河多湖”。“一山”就是中部横贯东西的阴山山脉,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发现各类矿产资源69种,其中9种储量居内蒙古首位。“两原”一是阴山以北3.8万平方公里的乌拉特草原,二狼山白山羊绒曾连续三年获意大利柴格那国际金奖,戈壁红驼享誉全国。二是阴山南麓1.6万平方公里的河套平原,有耕地1100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东林”是东部139.6万亩的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沙”是西部506万亩的乌兰布和沙区。“一河多湖”就是黄河流经我市345公里,年引水近50亿立方米,形成大小湖泊300多个(水域面积300亩以上的湖泊有100多个)。

    巴彦淖尔有平原、草原、河流、湖泊、山脉、森林、沙漠,生态要素齐全,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是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西部是乌兰布和沙漠,南部是库布齐沙漠,北部是荒漠化草原和蒙古戈壁,处于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关口和贺兰山、阴山之间的西北季风通道,是西北干旱地区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巴彦淖尔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上,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肉羊、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番茄种植加工基地,特色农畜产品远销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10年居内蒙古首位。

    巴彦淖尔,勇敢站到了高质量发展新的风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多次就做好内蒙古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先后五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指出“乌梁素海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入湖水质,又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提升,一举多得”,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巴彦淖尔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大势,,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形成了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厚植生态文化、创新生态制度”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巴彦淖尔实践模式,谱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认真研究总结巴彦淖尔绿色高质量发展实践模式,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巴彦淖尔市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先行区、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是形成完整系统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为深入研究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实践支撑。

    新起点新使命做好高质量发展“答卷”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站在新的起点,巴彦淖尔踏上了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激励着美丽富饶的170万巴彦淖尔人民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深切嘱托,就是出征的号角!一年多来,内蒙古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冲破惯性阻力,转思路,调结构,促改革,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积极探索做好现代能源经济文章,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作为指引内蒙古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最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巴彦淖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内蒙古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巴彦淖尔市提出生态环保、绿色发展、脱贫攻坚要走在全区前列、为内蒙古多做贡献的要求,更加坚定了巴彦淖尔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巴彦淖尔肩负着这一新的使命。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在“塞上江南”大地吹响。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嘱托,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统筹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确立了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黄河奔腾,润泽千年河套;
    塞上江南,涌动发展新潮。从打响“天赋河套”公用品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到树立亩均效益论英雄理念,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再到实施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已在巴彦淖尔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青山绿水、平畴沃野间处处张扬着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三美合一”的灵动与诗意。“绿色是巴彦淖尔的底色和价值,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决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路子,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语出铿锵。“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激活一池春水。巴彦淖尔市广大干部深学潜悟理思路,凝聚共识再出发,将思想再解放的成果转化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实践。举旗心有方向,落棋胸有成竹。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家创新设立绿色产业发展统筹办公室,引进中科院傅伯杰等30位国内顶级院士和专家,组建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国内顶级专家团队参与,以国际视野科学编制绿色高质量发展、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现代农牧业发展等规划,运作实施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开发基金、国家农高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等一批事关地区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遵循、奠定了基础。

    二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以乌梁素海为重点,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治理。在上游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阻挡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
    在河套平原建设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推行绿色生产,减少对乌梁素海的面源污染;
    实施城镇、工业污水“零入海”工程,消除点源污染;
    实施乌拉特草原、乌拉山受损山体治理修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提高乌梁素海自然补水能力。

    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合作,按照工程质量好、工程进度好、资金配套好、财务审计好、廉政建设好、产业发展好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全过程监管,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在20个省区市竞争性评审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支持,现已全面开工建设。将建成全区乃至全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和示范。积极争取恢复黄河故道引水功能、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进一步改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

    三是加快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面世仅半年就荣登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位,授权使用品牌的11家企业49款产品供不应求,溢价达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0%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农牧民和各类经营主体紧跟品牌战略、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的积极性。

    “‘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是搭载巴彦淖尔优质农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进高端市场的‘航空母舰’,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绿色转型、实现农牧业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常志刚说,大自然赐予了巴彦淖尔优越的自然条件,也让“天赋河套”名副其实,“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天赋。”

    实际上,为了能让巴彦淖尔绿色优质的高端农产品走出去,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数次走向全国多地甚至国外进行招商宣传和展销推广。身为市委书记的常志刚曾数次率队带着“天赋河套”的农产品,前往过北京、香港、以色列等多地,亲自为巴彦淖尔代言推销。

    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兵也接受cctv-7两会节目《乡村振兴看这里》专访,为巴彦淖尔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代言。

    在“天赋河套”品牌引领下,全市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战略,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驶入快车道,带动现代农牧业跑出“加速度”。

    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形成粮油、炒货、果蔬等六大优势产业,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子、脱水菜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0年居内蒙古首位,远销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天赋河套”品牌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狠抓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全市统筹、总体规划,引进专业化有实力的大企业集中处理芦苇、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垃圾污水,生产有机肥、沼气,搞生物质发电,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农牧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是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在河套平原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绝不引进有污染的企业。大力推广绿色清洁、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建设绿色循环工业园区,推动农畜产品加工、矿山、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长链条。大力培育石墨烯、大数据、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等新兴产业项目,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在巴彦淖尔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正成为巴彦淖尔进军新兴产业的重大方略。

    六是构建全方位开发开放新格局。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对蒙合作,加快推进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蒙国际矿能合作试验区建设,对接跟进神华、黑猫煤化工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进口煤铜资源就地精深加工率,努力把甘其毛都建成集进出口贸易、仓储物流、跨境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口岸特色城镇。2018年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1908万吨,贸易额245亿元,海关税收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对蒙最大的公路口岸,口岸开发开放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绿色为底的巴彦淖尔,正在持续厚植生态优势,积蓄绿色动能,让绿色gdp更快更好地生长,向着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的“高颜值”目标阔步前行。

    目标定位是什么?就是聚焦聚力绿色发展,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之城。

    对巴彦淖尔而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康庄大道、阳光大道、金光大道,以绿色发展为主要特色,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做大做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打造南太湖新区和沪湖绿色智造大廊道为龙头,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以及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乡村振兴示范、全域旅游示范等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平台、项目、人才、政策、环境、考核等方面统筹发力,在高质量基础上加快赶超,以质量追赶带动总量跃升,全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之城。

    基于巴彦淖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要求和调研掌握的情况,调研组初步提出,从今年起通过四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能够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四大系统,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动能、营商环境等的有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处于全省前列。

    1.构建绿色智能的产业支撑系统,努力成为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排头兵”。到2021年,全市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和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时尚精品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体系,八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0%以上,数字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左右。

    2.构建高效配置的要素支撑系统,努力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急先锋”。到2021年,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全面构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居于全省前列。工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5%,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单位增加值能耗力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下降8%以上;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万元/人·年,年均增长8%以上。

    3.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支撑系统,努力成为发展动能提升的“名典范”。到2021年,创新在全市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人才在区域竞争中产生集聚效应,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全社会r&d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85%;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0万人,累计引进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才30万人。

    4.构建配套完善的服务支撑系统,努力成为营商环境提升的“新标杆”。到2021年,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务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全面达到一流水准,整体营商环境居全省和长三角前列。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基本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高质量发展路径怎么走?重点朝着十个方面去突破

    一、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切实把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统筹起来。对巴彦淖尔而言,抓好生态环保既是必须迈过的坎,又是实现绿色崛起的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巴彦淖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在西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做好生态治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合力攻坚、系统治理,精心实施好这一事关巴彦淖尔长远发展的项目。要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力争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可复制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样板。要发挥项目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参与建设。乌梁素海水生态治理方面,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做到城市建成区和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年内实现点源污水“零入海”。大力开展农业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大行动,用好1亿元奖励资金,推广使用有机肥、无毒农药和可回收地膜,逐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入海前湿地净化、网格水道、底泥疏浚等内源治理项目,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改善湖区水质。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方面,抓住我市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机遇,加快推动综合治理规划审批,创新投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把沙漠治理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旅游开发、高科技现代立体农业、清洁能源、特色小镇等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力争做成全国乃至世界荒漠化治理示范。乌拉山修复治理方面,要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措施,继续加大修复治理和监管力度,巩固和提高治理成效,尽快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乌拉特草原生态恢复方面,要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落实好国家、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加快植被恢复。科学布局国土空间,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严格执行生态红线,解决好耕地、林地、草地叠加的问题。

    二、坚持底线思维,加快风险防范化解大突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聚焦金融风险、财政风险、社会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用好处置资产、压缩支出、争取资金等办法,探索市场化、现代金融等新形式,打好做大税源、优化支出、资产重组、资源盘活、债权置换组合拳,确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要严控隐性债务增量,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后门”。要依法走好规范举债融资“前门”,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创新融资模式,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投资,抓好直接带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项目。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着力打造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三、坚持项目第一,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大突破。紧紧围绕市委的发展思路定位,深入研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把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谋划招引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品牌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套区绝不允许引进化工、冶金、发酵类生物制药等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一定要把河套平原这块净土保护好。每个县旗区每年都力争引进和主体工程开工1个十亿元以上的中高端制造业项目。大力实施县(区、旗)书记、县(区、旗)长项目工程,以“见工地、见设备、见产品”为标准,狠抓项目的竣工投产达效。深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一个口子牵头、多头跟进服务”的项目引进推进新格局。

    四、坚持实体为本,打破产业界限,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促进农畜产品加工、矿山、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石墨烯、大数据、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构建以绿色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业层次和附加值。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突出首位产业培育,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破行政区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产业,通过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建设,打造现代农牧业优势产业带。积极探索全产业链模式,每一个优势特色产业都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扶优扶强本土企业,把生产资料供应、金融服务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联结起来,带动每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大力培育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现代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

    五、坚持精准发力,加快企业主体培育大突破。围绕支柱型企业,通过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措施,深化大企业培育。围绕成长型企业,加快培育“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培育“双高”企业10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围绕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力争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左右。围绕夯实主体基础,重点在绿色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创建上求突破。

    六、坚持能级提档,加快平台集聚提升大突破。按照高质量要求,大力建设现代农牧业发展平台。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发挥美国金伯利农场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国家级农高区、田园综合体等各类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努力成为全国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和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区。分类打造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城市经济发展主平台。系统推进万亩百亿大平台、各类专业园区、特色小镇和小微企业园建设,切实提高平台集聚集约发展水平。

    七、全力提升“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天赋河套”品牌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农牧业“四控”、减少面源污染、引领绿色转型、带动农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农牧业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是有效吸引投资、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巴彦淖尔形象的重要抓手。要全力把“天赋河套”打造成全国高端农畜产品的代表性品牌,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高层次博览会、展销会,全方位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品质是品牌的生命,要健全质量标准和可追溯体系,引导、扶持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合作社和农牧民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完善优质产品品牌授权和不达标产品退出机制,加强品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真正把品牌化和生产高品质农畜产品的理念融入到巴彦淖尔人的骨子里。要充分发挥巴彦绿业公司在推动“天赋河套”品牌战略中的平台作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网络,助推“天赋河套”授权产品进军国内国际高端市场。

    八、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动能。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快资源整合,高质量编制石墨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建设高科技石墨特色小镇,进行高科技研发和生产,形成集环保采选、精深加工、尾矿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石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要发展壮大现代能源经济,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光伏“领跑者”基地、第二批光热示范项目,启动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160万千瓦风电项目。要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各类信息资源,互通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创新模式在各行业广泛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充分挖掘地区文化内涵,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子,用文化丰富旅游,用旅游宣传文化,将人文资源、生态环境、区位优势真正转化为文旅产业。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把市内的旅游景点合理有效串起来,与周边地区的旅游线路连起来,扩大高质量、个性化旅游精品供给,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集中力量把国道242打造成为集黄河风情、湖泊湿地、田园风光、阴山探秘、草原观光、戈壁荒漠、口岸异国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旅游线路。

    九、坚持颠覆常规,加快重大改革试点大突破。拿出“颠覆性、开创性”的改革创新举措,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建成智慧之城、数字之城、移动之城。聚焦“一带一路”统领,在内蒙古率先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近年来,巴彦淖尔制定了系列扶持举措,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巴彦淖尔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入选深圳2019可持续金融国际会议示范案例。巴彦淖尔将不断完善政府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的联动机制,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实现资本招商,加强金融专家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入产业基金、国际贷款、绿色债券,推动巴彦淖尔生态治理、绿色产业项目稳步实施。深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坚持上不封顶,加快创新创业能级大突破。高度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围绕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重点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和创业团队来巴彦淖尔创新创业,严格落实对科技和人才投入资金上不封顶的重大原则,深入实施“1+n”人才强市新政,打造人才生态强市。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加快打通覆盖全市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园区”的产业化链条。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十、坚持惠民富民,加快协调共享发展大突破。以治水、治气、治土、治矿、治废为重点,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紧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坚决查处偷挖盗采、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行为,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要严格落实“1个意见”和“13个配套办法”,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放大整改效应。要健全完善抓源头、治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常态化。要统筹兼顾,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将七级灌排渠系的管理延伸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角落。教育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氛围,让所有人爱护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家园。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水平和文化、体育等服务水平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巴彦淖尔 高质量 生动 实践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