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黄山绝壁松

    时间:2021-02-27 07:55: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绝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限于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遒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作家小传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作家、画家,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等。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阅读提示

    《黄山绝壁松》是一篇笔调清新俊逸,语言优美隽永而又感人心魄的精美散文。我们认真地去品味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会有美不胜收的感觉。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

    第一是立意美。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说作家要在这篇文章里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也就是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黄山一直是以“云海、奇松、怪石、温泉”这“四绝”驰名海内的。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因为这样,前人写黄山的名篇佳作已经有很多了,作者要再写有关黄山的文章,就得写出新意来,不能再写别人已经说过或写过的内容了。

    所以作者就别出心裁,独具慧眼,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把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生长在极顶和绝壁上的不知名的野松作为写作对象,于是就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黄山绝壁松那种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的可贵品质。这样的立意不但奇特,而且挖掘出了新的美,让读者能从全新的角度领略黄山的另一种美丽,同时也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以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是形象美。

    在描写时,作者采用全景、远景、特写、写意等多种手法,从黄山绝壁松生存的环境、生存的情状、生命的蓬勃旺盛、生命的壮丽辉煌以及它们具备的品质等方面铺陈渲染,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令人敬畏的生机勃勃的黄山绝壁松的感人图画。文章从和石头顽强拼搏的野松入手,将一幅崭新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强者的形象,表现了一个强者的品质。

    第三是语言美。

    文章语言流畅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音韵铿锵。再辅之以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对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极具震撼力。有不少语段,长句中夹杂短句,短句中又辅以长句,骈散结合,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使语言极富音韵美、错落美和图画美。读后,人的心灵得到一种美的滋润,使人久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最后是结构精美。

    文章围绕讴歌黄山绝壁松这一主题,从外观到内质各个层面深入抒发,布局整饬而又环环深化。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作者先写“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接着写了黄山松的分布和山上有名气的松树,最后才突出了给作者以震动的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的不知名的野松。作者巧做铺垫,制造悬念,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

    第二部分(第4~9段):作者集中笔墨写黄山绝壁松,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从黄山绝壁松恶劣的生长环境、能够生长的原因、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的对比、浩荡与博大的生命境界、具备强者应当具有的品质等方面展示黄山绝壁松的顽强和蓬勃感人的魅力。

    第三部分(第10段):在前文描写的基础上,最后发出议论——“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从而使文章有一种水到渠成、动人心魄和穿透人心的力量。

    本文就是这样通过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黄山绝壁松的精神,并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黄山绝壁松刚强、坚韧的可贵品质,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强者的形象,表现了一个强者的品质。

    一个强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品质呢?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黄山绝壁松”的评价,已经明白地告诉了读者,一个强者应当具有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的品质。

    具体来说,刚强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支持强者在逆境中上游;坚韧是一种不放弃的决心,帮助强者克服困难;适应是无法战胜挫折时的上策,努力去适应困难,才能找出它的弱点;忍耐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冲动的产物总不如深思熟虑的结果好;奋取是一种极度争取的表现,不服输的强者总会向一目标锲而不舍地奋取;而自信则是一个强者所特有的品质。

    本文塑造的这种强者的形象,不但使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领略了黄山别样的美丽,而且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启迪。作者在文章中说,“黄山绝壁松”这种品质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更是一种拼搏和奋斗的结果。作者在写松,更是在写人,是在写那种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强者。

    小朋友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就应该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了。

    你们明白吗?

    (编者)

    相关热词搜索: 黄山 绝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