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飞散视角下木心的创作

    时间:2021-03-02 07:57: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木心1927出生于浙江乌镇的一个富裕家庭,童年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在当时中国南方富裕之家较为开明,木心也从小接触西方文化,喜爱西洋画和外国小说。之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杭州国立艺专研习中西绘画。木心总是带着艺术家的纯粹来对待当时纷乱的世事,木心在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不放弃写作,甚至在文革狱中也坚持写作,似乎艺术是可以改变外在环境的。“我经历了多次各种‘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1]1982年木心移居纽约,到2006年返回乌镇故乡,这期间经历了二十余年的美国纽约定居生活,大部分作品都是到美国之后完成的。

    木心在历经文化劫难的文化大革命后来到美国,是因为“目前的中国,这流传两三千年的精神命脉是断了,文学的潜流枯涸而消失。”[2]“我可不是理想主义者,我是从急骤堕落的东方文化的绝境中,仓皇脱越而来到西方的,西方文化也在衰颓,然而总要尊严些,舒徐有致些。”[3]但这并不是说木心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正相反,木心认为自己是带根的流浪者,在木心那里,艺术文化原是没有民族界限的。木心以诗和画最有盛名,其次是他的散文和小说。本文主要从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中来分析木心融合中西两方面的写作手法和文化意蕴。

    Diaspora在我国译为“流散”、“离散”,是我国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术语,“离散”的中文翻译带有离开家园的乡愁,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身份认同的障碍,漂泊异地的悲情色彩,这也与这个词含有犹太人流离失所的本意相符合。离散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严歌苓和白先勇,这些作家的特点是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熏陶,拥有跨文化,跨民族的世界视野。随后美国加州大学童明教授提出了飞散的新译法,对Diaspora不同译法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个词本身意义的变化。从翻译“离散”转变为“流散”也体现了原词在时代变化下意义的变化。

    亲身经历过抗战、内战,甚至经历过文革迫害的木心在作品中鲜少提及这段历史,他的文字没有抱怨和含沙射影,木心的文笔始终透着淡然,一份贵族的悠闲自得。作品中虽有乡愁但这乡愁总是淡淡的,绝不是悲观的。就木心的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来说,整个风格是恬淡闲适的。

    木心熟悉西方古今的思想经典又有中国文化的底蕴,他的作品中必然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通性,展示了世界性的特点。而木心对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书写体现出深远的慈悲关怀。木心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没有抱怨,而把它看成历史的必然,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审视历史却不失慈悲。木心童年时就已经接受西方文学洗礼,学会用中西两只眼睛观察世界,他在《鱼丽之宴》里写到:“我的童年少年是在中国古文化的沉淀物中苦苦折腾过来的,而能够用中国文化给予我的双眼去看世界是快乐的,因为一只是辩士的眼.另一只是情郎的眼。”[4]木心的作品不是展现了激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而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的家园。木心认为现代文化的第一要义是整体性,而不是某一个中心。木心的小说兼具散文和诗的特质,文笔带着贵族的小资情结。

    下面从两方面以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为例分析木心在飞散视角下展示的对世界各族文化的体察以及隐含在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一)以美国为背景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文化

    《美国喜剧》记叙了“我”在美国的两件小事:“我”在窗口总是看见一位穿着精心打扮的少妇,天气炎热她却始终在街边等待,“我”观察她的衣着猜想她等待的情郎,为她的痴心感动。终于有一天“我”决定看看她等待的情夫,没想到迎面而来的是一辆公交巴士。

    她蠕动,她举手,招挥,多稚气……她朝着来者的方向奔过去……长而且大的巴士驶进,这一段人行道全是车身的投影,她奔过去的地方是巴士站——上车。

    上午九时以后,郊区巴士的班次减少,又不准时,每次难免要久等。

    ·文化艺术杨希:论飞散视角下木心的创作 这是“我”在美国生活中的一个小笑料,反映了美国女人们对外表礼仪的重视,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大城市生活的拥挤与不便。

    第二件小事讲述了美国司法的严谨,“我”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被罚款和违章吸烟被罚款,由此产生对法律过于繁琐细小的不满,联想到对美国宣扬的自由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我超速去自首是因为美国警察有雷达波记录,这点小事却还需要在法庭辩护,在警察审讯违章吸烟罪时有个小细节,警察打了个喷嚏,随即说一句文雅的歉词。作者反映了美国文化法律的严谨,却又认为“文明是愚蠢的复杂化”。而在法律的复杂化下,作者又思考了自由的涵义:

    “自由”就是这样吧。如果再提一项“免于纳税的恐惧的自由”,罗斯福夫人会发愣,再提一项“免于购物付款的恐惧的自由”,可尊敬的夫人要拿起电话喊人了。

    《第一个美国朋友》讲述了七岁的主人公住在美国福音医院和院长孟医生成了忘年交的故事。孟医生对待病人如亲人般,对工作谨慎勤勉,对“我”更是格外照顾,怕“我”寂寞送来一堆画报杂志,福音医院里的护士和医生都是基督教的信仰者,对待病人体贴,既有医德又有医术。“我”虽然进行了切除扁桃体的手术但是却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二次大战冲散了他们,但这段友情铭记在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美国医疗工作的赞美,以及对西方基督教宽厚爱人品质的欣赏,而木心本人对耶稣也带有崇敬感,木心受过诸多磨难却始终拥有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这份慈悲之心正像为人类赎罪上了十字架的耶稣。

    《SOS》描写了轮船海难沉船前的一幕:临盆的孕妇,外科医生,即使在即将沉船面对死亡之时,医生仍然不忘抢救生命,迎接新生命。结局在“海水墙一样倒进来,灌满舱房”中结束,但是歌颂了西方文化中对人的尊重,人性在灾难前的光辉。木心认为现代中国没有经历过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思潮始终是缺欠的,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不够,木心在那个时代已经能客观看待中西方文化了。“到了现代,西方人没有接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是欠缺、遗憾,而东方人没有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不只是欠缺和遗憾”[5],东方和西方是相互对话的关系,现代文化不是“中心论”,而是相互吸收成为整体。

    (二)中国现代历史下对小人物命运的思索

    《夏明珠》讲述的是“我父亲”没有名分的姨太太夏明珠在父亲病故后想回到“我家”,夏明珠深受西方教育影响,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服装打扮西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居住的小镇沦陷于日本法西斯之手,夏明珠遭日本人猜疑、逮捕,严木心作品集刑逼供甚至受侮辱,最终死于日本人之手,女儿也被卖掉下落不明。《芳芳No.4》讲述了青春年少、下乡、文革、嫁为人妇四个时期的芳芳,“文革”只当作一个背景,故事情节看上去一点也不伤感,但芳芳身上的变化却留下了那段历史的烙印:

    肤色微黑泛红,三分粗气正好冲去了她的纤弱,举止也没有原来的僵涩,尤其是身段,有了乡土味的婀娜……本是生得姣好的眉目,几乎是顾盼哗然……

    她的眉眼口鼻还能辨识,都萎缩了,那高高的起皱的额角,是从前所没有的……江南三月,她却像满脸灰沙,枯瘦得,连那衣裤也是枯瘦的。

    年青时的婀娜风韵被风霜粗俗取代,这段前后对比的外貌描写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的差别。夏明珠和芳芳的遭遇都让人唏嘘不已。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是木心为了悼念亡友席德进而写。席德进是木心在杭州艺专的好友,木心用罗曼罗兰笔下的克利斯朵夫来相比席德进,是因为席德进喜爱唯美主义,是个浪漫主义者,是接受五四后西方思潮的进步青年,而他也是个勤奋努力又有天分的人。但是中国的现实让他只能是个“浪漫主义在中国的遗腹子”。正如作者的感悟:

    中国没有顺序的人的觉醒、启蒙运动,缺了前提的浪漫主义必然是浮面的骚乱,历时半个世纪的浩大实验,人,还是有待觉醒,蒙,亦不知怎样才启。

    《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艺专学生奉为经典,但是这迟到的西方思潮与欧洲的时间差距是一百年四百年。

    这种本是裨人清醒的“英雄的气息”,反而弄得我们喝醉了酒似的,将艺术的人物倾在生活中,而把现实所遇者纳入艺术里。我们的青春年华是这样结结巴巴耗完的。

    席德进后来去台湾当了老师,后来成为台湾著名的画家,“我”刚得到好消息却又被告知他患上癌症,“我”从前写给他的信始终无法交到他手里。

    罗曼罗兰在其小说的终局,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席德进是有望渡河,突然折倒在岸边……

    (三)中西结合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涵

    木心的短篇小说中有的背景是中国,人物是中国人但是却采用了西方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另一种是小说背景是国外但写作上没有侧重故事情节反而注重氛围的描写,营造了朦胧唯美的中国美学意境。正如童明评价木心的写作具有世界性美学思维,集中体现在他散文和诗的写作中,在他的短篇小说写作中也体现了这点。

    《一车十八人》讲的是“我”研究所里的司机李山和十七个男子开车去参加讨论会,李山婚姻不和睦性格变得沉默寡言,除了“我”公司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活。因为李山的迟到一车人对他冷嘲热讽,在他们眼里李山近年不肯动用公车来便利他们的生活,他就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了,只有“我”为他说话。开车中途李山怒斥让“我”下车,车朝着悬崖开去……出人意料细想又合理的结尾方式很有西方短篇小说的特点,还有点侦探小说的悬疑味,展示了人性的自私自利。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没有说明是这篇小说的改编,但是故事情节完全类似的一部电影《车四十四》,女大巴司机开着满载乘客的车在公路上遇到两名在公路上遇到两名劫匪,女司机被劫匪强暴,全车只有一个男乘客反抗帮助她,最后女司机强迫让这位男乘客下车,自己开着车驶向悬崖。这部2001年的电影短片获得5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电影改编的比木心的小说更合情合理,矛盾冲突更剧烈,更加突出了人性中虚伪冷漠的一面,也充分说明这部电影的原型木心的小说深得西方文化精髓。

    中国古代背景的《七日之粮》出自《公羊传》中《宋人及楚人平》,春秋时期楚庄王围攻宋国,楚军只剩下七日的粮食,楚国大夫司马子反和宋国大夫华元相互刺探情报得知宋国已是“易子而食”的地步, 司马子反说服楚庄王退兵的故事。原故事在中国古代的评价褒贬不一,君子赞扬两位大夫为百姓着想,而有的人认为大夫私下讲和有违国君的权威。在木心的笔下这篇小说以第三人称司马子反的视角描写,侧重司马子反的心理刻画,心理刻画正是西方小说的长处。故事以月亮开头以月亮结尾,全文笼罩在月色下,增添了东方神秘的韵味。木心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虚构了司马子反把一半粮食留给宋城的情节,这体现了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仁爱”的思想,正如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的仁者爱人、兼爱非攻思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就在对人的尊重、关爱上。而木心的这篇小说就把西方的人道与东方的仁爱思想通过运用西方小说技巧表达出来,中西文化是相通的。

    同样是中国古代背景的《五更转曲》写的是明末清初清军南下江阴,在南京已经不战而降的情况下,江阴驻守官兵和百姓毅然决定赴死一战,结局是壮烈悲壮的,清兵损失惨重。作者在结尾特意说明“尸体满街巷,无一投降者”。写的是中国故事,却赞颂了人的生命力的顽强,在决战前官兵醉中唱起了《五更转曲》,全城百姓引吭高歌。虽然完全是中国的故事,但在木心笔下却有了荷马史诗的韵味,以悲剧来赞颂人的伟大。

    而《月亮出来了》则是发生在西方都市的一个雨夜,公爵和公爵夫人在大雨中乘坐马车回家,途中马车陷进泥坑里,两人和车夫一起推车,雨停了月亮出来了。月光、夜色下伴随着马鸣,这里的景物描写别有一番情趣:

    皓月中天,苍穹澄澈,几片杏黄的薄云徐徐飘过旷野……

    月色分外清幽,马嘶,划破夜的静空,远处的林丛絪氲着雾意,月光下的旷野有古战场的幻觉。

    区别于西方的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庄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而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意境”就是对自然景物审美的升华,由景及人,情景交融。在木心的一系列散文中都体现了中国美学含蓄隽永的美学思想,这在小说中也有体现。自然本位的文化下自然都是有着人类情感的,带上了人的主观性,而实际上自然又是无知无情的存在。这与西方文化中人本位的观念完全不同,在西方文化中歌颂人自身的生命创造力,人生的价值在于生命意志,西方美学中悲剧的美就在于人在反抗宿命时显得伟大而有尊严。

    结语

    木心对中西两种文化的理解是:“所谓东方,中国才是代表,补给西方,正是对的,因为西方最缺的就是中国的东西:含蓄, 以弱制胜。东方西方要是真的相通,文明才开始。可是要唤醒东方,中国,非得西方来理解”[6]木心熟悉西方经典又有中国文化的底蕴,他的作品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通性,展示了现代文化的整体性特点。东方和西方是相互对话的关系,现代文化不是“中心论”,不是以一方为尊贵一方卑微,而是相互吸收他人的优点成为世界文化家园。而木心对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书写体现出深远的慈悲关怀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木心.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M]//鱼丽之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

    [2][3]木心. 1983—1998年航程纪要[M]//鱼丽之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9,117.

    [4][5]木心.答美国加州大学童明问[M]//鱼丽之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5,72.

    [6]木心.十九世纪德国文学[M]//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4.

    相关热词搜索: 飞散 视角 创作 下木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