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时间:2021-03-05 07:59: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高校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将创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针对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可实施“1+3”培养学制、“三层+四段”定向式教学模式,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指“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是解决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的不可忽视的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的一剂良药。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经过70年的历程,走过了不同寻常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这个不合理就表现在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1],“它直接引发出另外一种后果,一边大学毕业生比较难得找到一个适合的岗位,另外一边用人单位比较难得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这就是我们讲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这个时代强音的环境中,需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要注重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他还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4]李克强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他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特别强调,“双创”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可拓展社会纵向流动通道,为更多人尤其是“草根”创业者提供发展平台,使他们通过拼搏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社会财富,这有利于实现机会公平,推进市场繁荣。[5]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6]。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将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7]。各级各类高校纷纷探索创业人才培养方式,在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创业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当前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8]。 高校创业教育“基本上局限于对有意向毕业后自主创办企业的极少数学生开展一种‘经商之道’的传授”,或者以创业大赛等载体开展活动,高校创业教育处于“时抓时放、可有可无”的局面[9],高校培养的创业型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創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心中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为其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现实中,一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毕竟是少数,因此创业教育只需要针对少数人;有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去去开个店、摆个摊,练练手;更有甚者还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创业。各种声音不绝入耳,说到底就是一些高校对创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为目的,贯穿于教育各环节,与专业教育密不可分,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来认识。

    2.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目前,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一种书本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没有完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地衔接和融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独立和分离[10],从而导致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不能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创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建设还停留在校园内,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践一线的需要和进程,课程改革滞后,缺乏相应的推动力量和支持。教学方式依然未能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业教育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限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资源分布不匀,实践条件不同,学生依然不能释放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虽然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也都开始改革培养模式,尝试转变教学方法,但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创业教育理念难以深入人心,所以改革步履维艰。

    3.学生创业层次不高。“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并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创业”。[11]当前,大学生渴望尝试创业,但由于对社会缺乏了解,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其初次创业项目的选择往往由于就业观念陈旧、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都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销售行业、餐饮行业、旅游项目等领域进行创业。大多数学生“创业”过程中强调效益至上,单纯地把经济收入作为创业目标,如传统服务行业、摆地摊、销售物品以及网络水军或网络游戏升级等“网络苦力”,鲜有学生会去选择高风险、技术型的行业。这些没有科研技术含量的创业很容易被模仿并超越,导致创业存活率不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准备在高科技领域进行创业时,一定要注重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去吸引风险投资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政策支持下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分层分类创业教育,打造多维度的创业教育。

    三、深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创业人才培养要依托高校资源,积极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强化学校与社会合作,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建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特别是对学生要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针对普通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将创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针对有创业潜质的学生,要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实战式互动式项目式教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改革,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招生政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模块、管理模式等方面。这个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创建“1+3”培养学制、“三层+四段”定向式教学模式,培养创业人才。

    1.创新推行“1+3”培养学制

    “1+3”即通过一年的基础学习,完成基础课程要求后通过选拔进入到专门的创业班学习三年。随着社会进步,大学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不再是由学校的教育体系这一单一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封闭式的教育必将被“互联网+”时代所淘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企业、政府、社会有机结合,组成一个开放式的培养生态,加强学校师生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教育系统和社会运行各个部分、环节的有效沟通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操作流程、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将“商学融合,全程实战”创业理念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到以学习知识和获取行为特性的教育之中,在教学中加以规范化,培养学生各种形式创业必备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

    2.实施“三层+四段”定向式教学模式

    “三层+四段”定向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创业学生进行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的作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突出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创业实践应用,通过大学四年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符合社会对创业人才的要求。具体如下图。

    课程模式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理论课程含领导与战略模块、组织与人力资源模块、财务与税收模块、营销与品牌模块、商务管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实践课程含创业训练模块、文化素质模块、思想修炼模块。除此之外,还要突出活动模块,包括企业参观学习、商务游学、素质拓展、交流对话、创业大赛等内容,具体如下图。

    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块分解圖

    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要面对学生实际,结合高校的资源,既要加强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让其树立创业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更要有针对性的强化有创业潜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他们实施专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这些学生能够了解创业、投身创业,从而实现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2]央广网.袁贵仁:高校改革实质是中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http://news.c.cn/native/gd/20160310/t20160310_521581016.shtml.

    [3][6][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4]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9-3-11.

    [5]李克强在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强调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 更好发挥稳就业促创新增强新动能作用[N].人民日报,2019-6-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srcsite/A15/s3265/201712/t20171207_320842.html.

    [9]贺嘉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5(10).

    [10]于新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9).

    [1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重点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6GA052)的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结构性 供给 探索 改革 高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