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浅析

    时间:2021-03-05 08:04: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现象及原因

    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猛增,2001年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64.21万人,比2000年增长23.21%。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8.28万人,比2000年增长21.61%。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近200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3.3%左右,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按照马丁· 特罗的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步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即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换,这种转换恰好在当前进行,是有着重要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的。

    1.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

    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研究表明,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这是精英教育;当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时,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50%之间,这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当人均GDP远远高于3000美元时,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将在50%以上,这是普及性高等教育。毫无疑问,社会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经济基础。

    2.政府对教育产业的逐步重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我国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也逐步开始重视起来,1999年1月,中共中央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重要基础性和生产性的投资。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其他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符合扩大内需要求。

    3.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物质需要的逐步满足,精神需要开始成为人们追求的重心,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了群众基础。其实,这也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的人的高级需要。

    4.社会平等思潮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20世纪以来,教育的功能被人们所重新认识,它不但包含文化的、伦理的、经济的价值,而且包含民主的价值。事实上,只要我们认真考察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实现都是在人民群众要求社会平等的思潮推动下完成的。在当代中国,教育平等是实现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满足莘莘学子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方面,也是教育领域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行动。在我国西北地区,人们用朴实的言语表达了这一理念: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5.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般而言,社会心理包含个体社会心理和群体社会心理,由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着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发生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历史原因,不少人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他们的子女又面临着升学的机会,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明显地流露一种补偿心理。再加上大学生被冠以“时代骄子”的称号,上大学成了一种时髦。

    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追求新知识,渴望高学历成了大家的共识。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起着引导和鼓动的作用,高等教育界的高学历热居高不下,这必然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强烈的暗示,产生了从众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客观上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推波助澜。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障碍

    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束缚,再加上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和“读书做官”的文化传统的长期影响,“过分一律”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症,当然也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l.高等教育结构上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主要由国家包办,只是近年来才有一些“社会力量”办学的机构,办学主体单一。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极大地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办学形式也很一律,主要是全日制的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业余教育还不发达,同样限制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办学层次上,盲目追求高层次,专科层次的学校和专科生很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这种状况缺乏横向多样化。

    2.培养目标上

    由于计划体制下国家实行对大学生“包下来”的办法,“出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再加上中国“读书做官”古板传统的影响,实际上把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窄化为培养“国家干部”、“社会精英”。高等学校既要按照这种要求组织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这种目标也成了学生及其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待。这样,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出路变成狭隘的“独木桥”。这既扭曲了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极大地约束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3.教学模式上

    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按照精英教育式的学术标准来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是“专才”,教学过程一切服从狭窄的“专业”培养需要,现在则又重视“通才”,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但不管是“专才”还是“通才”,都是从学理和“精英”的标准来衡量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课程的系统知识传授,对实践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即使是专科层次的学校,很多也是按照这样一种模式进行“浓缩”教育的。

    4.评价标准上

    由于“过分一律”的学术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及其培养目标作为评价高等学校的标准,以及高层次学校可从政府取得优厚的待遇,促使许多学校盲目追求高学历层次和综合化,使办学之路越走越窄,并且引起学校之间无谓的激烈竞争。

    5.管理上

    受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政府管理的“条块分割”和“单位所有制”的桎梏,我国高校一直实行与社会相隔离的、千篇一律的“封闭式”管理,使高校难以及时对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动向做出及时的响应,采取灵活的对策。学校教师的岗位非常稳定,教师们很少到社会上去兼职,因而也不太了解社会现实,而学校也很少到社会上去聘任文化科技人才到学校兼任教职。这种“封闭式”办学,不仅使学校脱离社会生活,而且大大限制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扩展,从而束缚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三、对策

    既然这些“过分一律”是阻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重要因素,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实行“多样化”。

    1.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换句话说,要摈弃以学术性为价值取向的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以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取而代之。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是要处理好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应该力求使高等教育在总体上走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的道路,纠正过分强调学术性的偏向。

    2.引人多元化的办学主体

    因为政府的财力有限,高等教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受教育愿望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引入多元化的办学主体。现在我国“民办”高校正在增长,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规,与外国合作办学也已开始启动,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开始拓宽并实现了多元化,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纯“官办”垄断过渡到“官民共办”,这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潮注入了一股洪流。我们改革的力度应该更大一点,思路应该更宽一点,纠正社会上歧视“民办”高校的思想和做法,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引进国内外多方面资金拓宽办学主体,允许各种“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并给他们以切实的支持。

    3.突出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风格,实现机构多样化

    我国现在普遍倾向于把高等院校分成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大学(学院)和专科学院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在教育功能上的分工大体是:研究型大学是最高层次的大学,招收大量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精英为主,兼顾职业教育(认为学术型与职业型教育要截然分开的观点是不对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少数专业兼收一定数量的博士和硕土研究生;本科大学基本上不招收研究生,他们都执行四年以上的学制;专科教育基本上是职业教育,学制较短。高等学校的层次差别只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并不代表他们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找到“一流”的“排头兵”。我国目前受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观念的束缚,专科层次的教育很不发达,应大力加强这方面工作。

    4.实行多样化的管进

    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社会对各种不同人才的需求和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必须实行多样化的管理。由于存在培养目标的不同、教育要求不同、教学方式不同等等,因此在管理制度上应采取多样化,如允许学生自由选课、转系转专业、自学取得学分,实行弹性学制、“三明治”式的学习方式(学习期间有一段时间休学工作,以后再回校学习到毕业)等,同时要求师资队伍除了部分专任教师以外,还有大量兼职和临时聘用的课程或讲座教师。为了实现多样化的管理,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要在选择学校领导人上下功夫,让有抱负、懂教育的人来办学,同时要切实放权,让学校确实能“依法自主办学”。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浅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