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唐代涉道小说《裴航》的人物书写意蕴

    时间:2021-03-11 08:15: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裴航》是唐代涉道小说中较为著名的一篇,与以往的宣教小说不同,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浓墨重笔,将宣教之意渗透在人物性格中。小说鲜活的人物书写还体现出对传统观念的继承与突破,因此在“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的道路上,我们既可以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又能在压抑的空间窥见光明。

    关键词:《裴航》;涉道小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6-0025-01

    一、人物书写包含的文化意蕴

    文言小说发展到唐代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作者开始通过人物、情节等描写来丰富小说内容。唐传奇《裴航》涉及女仙、成仙等问题是一篇名副其实的涉道小说,小说塑造了樊夫人和裴航两个人物,我们可以通过对此二人的形象描写来分析其文化意蕴。樊夫人作为作者笔下的女仙,她“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举止烟霞外人”貌美非常,重要的是她知书达理忠贞大方,是凡人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除此之外,她还具备预知后世的神仙素质,这更加令凡人望尘莫及,然而这样的女性在人间是找不到的。作者勾勒的其实是世人心中最完美的女性,而他将溢美之词全部用在这位女仙身上,一方面使得这个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表明这样完美的女性是存在的,但她不会存在于尘世只会出现在仙界。如此一来,道教的优越性便在作者安排下突显无余。既完善了小说内容,又巧妙地赞誉了道教这样的写作手法实在是一箭双雕。

    裴航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作者笔下的裴航知礼诚信,在偶遇樊夫人时他的确被其绝色容貌吸引,但却没有任何轻薄举动而是以礼相待,“送诗、献果、拜揖、问候……”这一系列动作都表现出裴航是一个有教养、有分寸的年轻人。为了赢得云英裴航答应了老妪捣药的要求,数月奔走于坊间寻找玉杵臼,并以“航乃泻囊”的方式换来玉杵臼,得到玉杵臼后便坚定不移地捣药,我们可以看出裴航还是一个重诚信有毅力的人。像裴航这样知礼重信的人是生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类,作者安排这样一个人物进入小说,即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又达到了作者自己宣教的目的。因为裴航最后成仙了,我们发现原来只有这样知礼诚信,“虚其心,实其腹”的人才能成仙,道教倡导下的仙界存在的是这样一类人:女子才貌双全、忠贞大方;男子有情有义、诚信知礼。这样看来仙界的确是凡人无限向往的美好世界。

    二、涉道小说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突破

    道教思想的融入为小说注入了新的血液,《裴航》中独特的人物书写体现出对传统观念的继承与批判。《裴航》对传统观念的继承体现在裴航“礼”和“信”以及女仙樊夫人对夫君的忠贞不二的优秀品质。这是小说对儒家经典教义继承的一面,我们重点分析小说对儒教突破的一面。

    千百年来,儒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男性是忠君报国,扬名后世以显双亲。女性是长期圈禁在一定范围内相夫教子,遵守“三从、四德”。在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专制思想统治下,无论男女他们的个人情感就显得微不足道。古代女性长期束缚在“三从、四德”的牢笼里难免会封闭情感,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也未必敢直接表明,例如《莺莺传》中,莺莺内心也的确爱慕张生,但月下约会却严厉地指责张生的越礼行为,这就是封建礼法约束下的女性形象。而这里的樊夫人应对裴航的邀约、馈赠都显得游刃有余,她明知道裴航对自己有心非但没有指责回避,相反是相邀他到自己的住处谈话,用正确语言表明自己的想法。此事做的落落大方,即表达出她对夫君的深情意重,又彰显自己不拘小节的特有涵养,这样的女性在中国古代十分少见。樊夫人是一位女仙,她并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才能在人格意识上更加自由,由此可见道教思想融合下的文学作品对封建礼法作出了选择性摒弃。

    在古代中国,男子考取功名是头等大事,其强大的理论基础就是儒家经典之作——四书五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男子一生的追求。相比之下其个人感情就都显得十分渺小。而裴航却逆行倒施,他因下第游历偶遇神仙樊夫人,又命中注定地认识了云英,为了赢得自己的爱情他放弃科考,并“泻囊”来找寻玉杵臼,这种行为与伦理纲常影响下的行为大相径庭。此外,与以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裴航靠自己的努力主动追寻幸福;与范进几十年为科考忙碌不同,裴航用自己的想法来定义幸福。最后他不仅抱得佳人归,还得道成仙。故事的结局与儒家所倡导的思想相悖而行却着实让读者羡慕一把,原来进京做官也未必是天下第一好事。

    道教的盛行,为世人开辟了另一条出路,道教影响下的文学作品必然吸纳了一种新的思想进来,就像葛兆光先生说的那样“宗教与文学常常会不由自主的联姻,前者刺激后者的想象,并提供大量神奇的意象,因此,尽管文学家未必都是宗教信徒,但仍然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而一旦文学家受到宗教的影响,便会往往出现宗教式的思维、情感、意象不断渗入文学领域的现象,使文学作品极为浓重地表现出这种与宗教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感情色彩、意象群落”。因此在对传统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的同时,也对文学的多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唐代 书写 人物 小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