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收入分配政策选择

    时间:2021-03-20 08:18: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高于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强化社会紧急救助,为农村进城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和创业,对于减少收入不均等程度和增强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关键词]收入不均等;城乡和地区差距;收入再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5-0010-03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收入分配问题愈发引起各方关注。这是因为,危机会重创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安全,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并加剧经济下滑。2008年孟加拉、印尼和埃及等国因食品危机发生骚乱,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高度的收入不均等也会诱发社会动荡,从而导致投资减少经济下降。这一点,上世纪60—70年代的伊朗“霍梅尼革命”提供了历史的证明。进一步讲,在收入高度不均等的社会,财政再分配的压力也会超乎寻常增加,并因而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媒体和公众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议论多凭借个体案例和直觉判断,不免会产生距离事实较远的偏误。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首先展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其次,通过对收入差距的分解,指出对收入不均等程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最后,依据统计分析结果,说明金融危机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路径。提出在危机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措施。

    一、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继续增大

    根据本课题组的计算,2002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59,2006年的基尼系数为0.468。占总人口50%的低收入人群获得的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18.3%。这与收入最高的5%人口在全部收入中获得的份额(近21.3%)相比,大约还低了3个百分点(参见表1)。而在2002年,50%的低收入人群在全部收入中获得的份额为19.2%;收入最高的5%人口获得的收入份额约为20.4%。此外,收入序列顶端10%人群的平均收入,约为底部10%人群的18.7倍。2006年,这两个组别之间的平均收入差距约为22.6倍。不过,底部10%人群的平均收入从812元增加到1152元。据此可以判断。2006年的居民收入分布更加不均等了,但并未出现两极分化(即贫者更穷)的状况。

    二、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全国居民收入不均等程度的关键因素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均为反映收入不均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强调的是。特定群体中任意两个人的收入之差(绝对值)与该群体人均收入的比值;泰尔指数强调的是,特定群体中每个人的收入与该群体人均收入的比值。泰尔指数的特点还在于,它可以恰好分解成不同特征组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鉴于此,我们采用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分别从城乡和地区两个维度,对全国范围内的居民收入差距加以分解。计算结果表明,在2002年和2006年,全国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值分别为0.35和0.37,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分别为43%和42.2%,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贡献分别为9.9%和13.2%。可见,在这四年当中,城乡差距的影响虽然略有缩小,但仍然远远大于地区差距对收入不均等的作用。

    通过分解基尼系数的方法,可以确认居民收入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收入总额的不均等程度产生的影响。表2和表3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50,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55。表格中特定分项收入的集中率,表达的是该项收入在收入总额水平不同的人群中的分布。低于收入总额基尼系数者,具有缩小收入总额不均等程度的作用。如此看来,在城镇居民的分项收入当中,离退休金、其他劳动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具有这样的影响。其解释因素,在于离退休金发放不均等程度较低,以及底层收入人群多从事非正规产业经营和劳动。在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在底层收入人群的来源中举足轻重。我们的计算结果也表明,这项收入的分布对农村基尼系数产生缩小作用。外出务工收入的分布,同样具有降低农村收入不均等程度的作用。

    为了更具体地表达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村住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我们对农业部调查系统2007年的部分数据加以处理。得到了如下结果:

    外出务工收入平均占16个省份农民家庭人均现金纯收入的40.1%。在河南、广西和吉林,这个份额在50%左右;在湖北和重庆,达到55%~59%;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四川,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家庭人均现金纯收入中所占的份额,高达75%。现金纯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住户在诸如教育、医疗和交通等消费项目上的支付能力。这类消费同时又具有人力资源投资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能力。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对于缩小当前和未来的城乡收入差别,从而降低全国的收入不均等程度,无疑至关重要。

    三、采取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刺激政策

    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主要通过如下路径发生作用:海外订单减少一企业减产、停产、倒闭一就业困难、特别是农村迁移工人失业增加一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收入水平下降一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加大一全国居民收入的不均等程度提高。虽然,危机的影响的传递机制远比这一推论复杂,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波及也比目前显示出来的现象深远,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制造业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产业首当其冲会受到打击。尽管企业主和城镇户籍就业者也面临着收入下降的威胁,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以及出售资产和启用储蓄应急的能力,明显地高于农村的农业劳动者和外出务工人员。因此,即使在城乡居民收人都下降的情况下,农村户籍人口的收入下降程度也会比城镇严重。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从统计分析角度支持现有的措施;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提供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密切相关的补充性政策建议:

    1 强化社会紧急救助。现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的是城乡居民中的特困群体,或者说长期性的极端贫困人口。但在危机冲击下,那些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的人遭遇生存威胁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社会紧急救助项目,通过现有民政部门和社区行政机构的救助系统,对遭遇生存困难的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妇女儿童,予以及时援助。

    2 就业和创业促进。扩大就业,能够有效地降低收入不均等。重点刺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可以收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就业的双重政策效果。此外,鉴于非正规产业能够有效吸纳城镇底层收入群体和农村迁移劳动者,放松对此类就业者例如流动摊贩的行政管制,有利于提高底层收入群体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危机来临之际,也是促使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破除行业垄断之机。放开垄断领域,维护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对于激励国民创业,可谓一项效率最高的创业和就业促进政策。

    3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农村迁移工人纳入城镇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已经处在试点阶段。这既是危机时刻稳定社会的关键手段,又是在长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强化社会包容性、减少收入不均等程度的重要战略。由于这一群体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强,非正规就业者多,从制度创立伊始,就需要“量体裁衣”的保障项目。具有灵活性的制度设计。将不但有利于增强企业和迁移劳动者的参保意愿,而且也有利于维护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4 在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增加中西部乡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农业投资。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降低全国的收入不均等程度,而且有助于改善当地贫困人口的食品保障状况。

    本报告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现实的收入分配状况。由此引申出来的政策备选方案,背后的理念是“机会平等”和“条件平等”。“机会平等”,强调的不仅是不同个人具有同等的创业和就业机会,而且也强调个人对社会承担同等的责任。“条件平等”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个人进入市场的初始条件原本就不同,例如父母和家庭状况、受教育机会、保健机会和社会关系等等,因此需要通过政府采取再分配和公共服务项目,既保障底层收入人群的生存,同时又缓解不利的初始条件对个人获得经济机会的不利影响。然而,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还取决于重大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变革,因为资源配置格局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初始状况。具体到本报告重点关注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只有强化农村人口参与公共资源配置决策的权利,改革歧视性的户籍制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史小今

    相关热词搜索: 金融危机 收入分配 政策 选择 全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