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民俗艺术传播的语境转换与基本维度

    时间:2021-03-26 08:15: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民俗艺术虽剥离自民俗学,然其与民俗学千丝万缕的历史关联使其从未脱离对于乡土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民俗艺术广泛且深入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民俗艺术的乡土本位的确立主要源自于社会环境、文化心态和地域分布三个方面的影响,而自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民俗艺术存在空间发生改变,民俗艺术从乡土走向城市,其乡土文化气息与特色逐渐向城市文化渗透,民俗艺术的这种转变造成了其传播语境的由乡土本位向消费语境的转换。在语境转换过程中的民俗艺术的传播场域中,呈现出了三个基本的空间维度:精神性维度、社会行为维度和信息技术维度,这三个维度自有特点又相互勾连,在民俗艺术传播的时间坐标中呈现出它们的不可或缺性。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语境;维度

    〔中图分类号〕J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1-0190-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13YJC760053)

    〔作者简介〕李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44;

    李明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四川成都610071。

    一、民俗艺术传播的语境转换

    (一)民俗艺术“立足民间”“眼光向下”的乡土本位

    民俗学自产生之日起至今已历经百余年时间,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众多不同的流派呈现出差别各异的观念体系与理论表述,然而在对于民俗学的“乡土本位”或“民间立场”的态度上则并无异议。

    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先驱钟敬文先生在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所作演讲中谈到:“我们的民俗学研究重视传统的、民族固有的文化,因而重视农村(包括旧式小城镇)这方面的情况。”〔1〕农村里保存着更多的传统习俗与传统文化,相较城市,农村的广袤土壤是滋养民俗发生与发展的最适宜温床。始终坚持以田野作业为民俗学研究的基本调查方法,贯穿于众多民俗学研究者的学术路径中,已成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体系和传统。

    中国民俗艺术学的研究始自1940年代,它是伴随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产生而开始的。国内有研究学者在对民俗艺术研究所作的历史回顾中论及,“民间艺术”、“美感”等艺术概念在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起始阶段已然受到重视,如胡愈之在1921年谈及民俗学研究时就提到了 “民间艺术”应作为其研究的基本事项之一:“Folklore——这个字不容易译成中文,现在只好译作“民情学”,但这是很牵强的。民情学所研究的事项,分为三种:第一是民间的信仰和风俗(像婚丧俗例和一切的迷信禁忌等);第二是民间文学;第三是民间艺术。”〔2〕把“民间艺术”看作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事项,这为后来民俗艺术的概念和研究指向的确立打下了基础。钟敬文在1943年《被闲却的民间艺术》一文中,强调了民间艺术之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性,他谈到,当人们珍视罗丹的雕塑、重视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关注但丁、杜甫的诗作时,不能因此而蔑视一切民间无名氏的艺术,钟敬文把民间一般艺术作为重要的民俗事象予以搜集和研究,这同样确立了民俗艺术的“民间立场”。民俗艺术虽剥离自民俗学,但与民俗学千丝万缕的历史关联使其从未脱离对于乡土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它产生、生长、发展于民间,这也是它与其他艺术形态的不同之处。

    民俗艺术的乡土本位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文化心态、地域分布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表现为社会环境对民俗艺术的影响。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状况和物质生产方式。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一贯关注的就是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差异,即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在文化上的区别,这是“上”与“下”关系的对立,是“礼”与“俗”的对立。封建制度基于自己的统治需要,扶植与创造了丰富的贵族式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以儒家文化治世思想所承载的“文以载道”观念影响了世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创作风格与学术理路,而以乡土俗民为依托的民俗艺术则一直徘徊于封建社会主流传统文化的边缘地带。中国的传统学术以及政治制度也有对于民风民俗的记载,有采风问俗的传统,但多是为了达到下情上通的政治统治目的,统治者认为这样做有益于国家行政。

    我国民俗艺术的众多事象,基本贯穿于渔猎、畜牧和农耕经济的物质生产历史中,是乡土社会的产物。能够传承至今的民俗艺术大多是乡土社会民众在物质生产中的民间经验的展演和生活知识的汇集,物质生产方式影响并制约着民俗艺术的存在和传播状态。如:农业生产中根据天气节令变化、植物栽种规律等而创作出的耕种习俗、农谚等民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是河南的农谚,“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是江苏农民广为流传的习俗,而有的地方的农谚则可以看出当地农民对一年中各种节令和天气的预测和判断;另外,由于我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农业的小农经济意识而形成的农业禁忌、祭祀等民俗,也举不胜举。这些由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民俗艺术类型或表达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民俗艺术立足乡土这个真实社会环境的写照。

    第二个方面,表现为文化心态对民俗艺术的影响。文化心态包括民众的宗教信仰、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等。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3〕在他看来,文化的获取已成为人们心灵的一种习惯,是对人类需要的直接或间接满足。我国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植根于乡土社会的广大农民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但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科学文化知识贫瘠,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缺失,使得民众需要通过其他表现方式来平衡他们在文化获得方面的不足,信仰民俗在这种社会根源下得以产生,而信仰民俗的产生也使得对于民众文化心态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低级阶段的民俗造物艺术——镇物,它“更有精神的或信仰的成分,作为非实用的物态工具,体现为自然物质与人类社会、精神意识的统合。”〔4〕它是宗教的、艺术的、风俗的形式的精神性物化,承载着民众对它的崇信与依赖心理。作为一定社会与时代的标本,镇物不仅可展露以往民众的思维与心理,我们也可随着镇物中那些堪称为精美的艺术创作品的传承,诸如年画、面具、建筑装饰等的传承,从中管窥当今民众的情感与信仰,探析民众文化心态的古今之变。而随着人们的信仰观念与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变化和成熟,在文化心态的主导下,民俗艺术与信仰相关的那部分也在不断的增新与发展,如“拔火罐本出于驱除体内疫鬼,后来成为中医的重要疗法;放风筝原是除灵巫术,后来发展成为重要的民间娱乐。”〔5〕

    相关热词搜索: 维度 语境 民俗 转换 传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