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神话中的龙凤文化

    时间:2021-03-26 08:19: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自然界人少禽兽多,人类不仅要防备自身的相互残杀和禽兽的袭击,还要防备大自然的灾难。由于生存条件的制约,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感恩情怀。人类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水火、动物植物等一切都有灵魂,都有生命,而且都是由神灵主宰。于是,人类就把这些自然万物神化为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山神、水神、火神、太阳神、动物神、植物神等,并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祖,在敬畏中加以崇拜,这样不仅产生了神话,也产生了氏族群体的标志—图腾。而中国神话中最显著的图腾表现就是龙与凤。

    从龙的形成与发展看,龙是由现实中的多种动物如蛇、鳄、鱼、马、牛、鹿和某些天象如雷电、云雾、虹霓、龙卷风等人为糅合而虚构的神物,这些被取材的动物与天象都可看作是龙的一种形象,或者说是龙的一种化身。对龙的解释,《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宋人罗泌的《尔雅翼·释龙》中言:“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由此可说,龙是具有超凡神力的、变化无穷的一种想象,是先人受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和启发人为创造的,寄托着先人美好的愿望。

    说到龙,自然要说凤。在《山海经·南山经》中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而《说文》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鹳颡鸳思,龙文而龟背,燕颔鸡啄,五色备举。”《尔雅·释鸟》中言:“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可见,同龙一样,凤也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是由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动物如鸡、鹰、燕、乌、鹳、鹤、孔雀、鸵鸟等和某些天象如太阳、风等人为综合而成的神物,这些被取材的动物和天象都可看作是凤的一种形象,或者说是凤的一种化身。

    龙、凤这两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动物,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中华民族又称龙的传人,这从神话中能找到答案。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辟神或曰创世神盘古是龙孵龙蛋生出来的龙子,并且还长着龙头蛇身;作为创世神或曰始祖神的女娲则是“人面蛇身”或“蛇身人首”的形象。这就是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远祖,那么作为龙的后裔的中华民族无疑可以被称为龙的传人了。再者,传说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又是夫妻,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人。伏羲蛇身人首,女娲人首蛇身。伏羲、女娲都是以龙为图腾的。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而炎帝与黄帝均为伏羲与女娲之后。炎帝神农氏以炎德为赤帝,亦即赤龙。而在《史记·天官书》中,说黄帝是黄龙体。黄帝支族为交龙、虬龙、应龙等。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也是龙的传人。

    龙和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那么和龙的胞亲凤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在《三皇纪》中载:“女娲伏羲之妹,风姓,人首蛇身。”在古代文字中,“风”和“凤”是同一个字,“风夷”也可视作“凤夷”,“风夷”即“崇拜凤凰之夷”。伏羲女娲不仅是龙族,同时也可以说是凤族。我们可以说:伏羲女娲氏,风姓,蛇身,乃为蛇、鸟两部族联盟的首领,也即是龙、凤双胞的祖先,由此,中华民族也可以说是凤的后代。

    龙凤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主要内涵,而盘古、伏羲、女娲等神话也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主要内涵。神话与龙凤在早期文化中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在开天、创世、始祖、英雄等神话中,作为神话形象或神话形象一部分的龙凤都充当了重要角色。

    盘古是中国的开辟神或创世神,在河南泌阳、桐柏一带流传着“龙生盘古”的传说,说盘古与她妹妹是由黑、白、黄三条龙孵龙蛋育出的。徐整的《五运历年纪》中说:“盘古之君,龙头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我们可以说盘古是龙。

    女娲在神话中是开辟神,又是始祖神,她以造人补天的功绩傲立于众神之林。《帝王世纪》言:“(女娲)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 蛇是龙的主要取材形象,那么我们可以说女娲是龙族。而由于女娲为“风”姓,我们也可以说女娲为凤族。

    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一称庖牺,亦称太昊、太。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帝王世纪》言:“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 伏羲还是虹的儿子,《竹书统笺》言:“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浦,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雷电和虹都是龙在自然界的主要形象,所以我们说伏羲是龙。伏羲有一副龙相:“龙身牛首”,“龙唇龟齿”(《春秋合诚图》);“庖羲氏,蛇身人首”(《帝王世纪》)。因太昊为风姓,又是女娲的哥哥,由此伏羲与凤也有血脉关系。

    炎帝,神农氏,是个龙子,且长着一副龙颜。《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路史·后纪三》曰:“龙颜而大唇。” 我们知道,炎帝是太阳神,《淮南子·天文篇》言“南方火也,其帝炎帝”,《白虎通·五行》言“炎帝者,太阳也”。凤凰的神性是喜火向阳,于是属于龙裔的炎帝与凤就有了关系。在湖南株洲流传着炎帝母亲女登曾梦见太阳落在怀里孕生炎帝的传说,而宝鸡的民间传说中说:炎帝出生后,仙鹿为其喂奶,神鹰为其遮阴。作为农业神的炎帝,还在丹雀鸟和五色鸟的帮助下获得了农业的种子。这些都说明了炎帝与凤的特殊关系。

    黄帝,轩辕氏,《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载:“黄帝,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生日角,龙颜。”可见黄帝是龙子,有龙相。黄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他不仅统一了中原,还治理出了一个清平盛世,以至于“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淮南子·览冥训》),这里也给我们透露出了黄帝与凤的关系。黄帝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龙”已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龙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少昊,青阳氏,是继太昊而起的东夷部落首领。《太平御览》卷七十九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母曰女节,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路史·后纪七》载: “少昊青阳氏,其父曰清,黄帝之第五子,方氏之生也,胙土于清,是为青阳。”由此可说少昊是龙裔无疑。我们知道东夷部落是崇凤的,作为东夷部落首领的少昊与凤有着不一般的联系,最为著名的是他“以鸟名官”,在《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了他“二十四种鸟官”,其实二十四种鸟代表了二十四种小氏族,它们组成了一个凤的部落。

    颛顼,高阳氏,《帝王世纪》载:“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金天氏之末,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这些都说明了颛顼是龙子龙孙。另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言:“有氏人之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这则颛顼死即复苏神话,再次告诉了我们颛顼与龙之密切关系。

    帝喾,五帝之一。《大戴礼记·帝记》载:“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蛟极,蛟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作为黄帝后裔的帝喾是龙裔无疑。帝喾有四个令人艳羡的儿子,其中两个儿子挚和尧做了帝王,另外两个儿子,契为殷民族始祖,后稷为周民族始祖。他的后人都与龙凤有不解之缘。

    尧,号陶唐,名放勋,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尧是黄帝的后裔,据《帝王本纪》记载,他是其母与赤龙交合孕生的。尧是个神话英雄,也是个出色的帝王,尧初时自然灾害严重,生灵遭涂炭,通过尧的治理,出现了如“朱草生于郊,凤皇止于庭”(《帝王世纪》辑本)、“有鸾雏岁岁来集,麒麟游于薮泽”(《拾遗记》卷一)的唐尧盛世,这也反映了尧与凤凰的关系。

    舜,有虞氏,《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舜“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圩”(《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作为龙子的舜,眼睛里有两个瞳仁,所以才起名重华。他龙颜大口,浑身黑色,身高六尺一寸。《五帝本纪》记载有舜父瞽叟和舜弟象害舜的“穿井”、“焚廪”故事。舜免于灾难就是得到了“龙”、“凤”的帮助。舜也是个凤种。汉刘向《孝子传》载:“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食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黄帝梦书》言之,此子孙当有贵者,舜占犹也。”可见舜与龙凤关系都很亲密。

    鲧,禹父,他也是黄帝的后裔,《山海经·海内经》言“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汉书·律历志》言“颛顼五代而生鲧”。撇开鲧的世系不说,单说他是一匹白马就可以说他是龙了,因为马是龙的取材对象。

    夏禹,又称禹、大禹,名文命。他是炎黄部落联盟最后一位首领,也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开国君主,他更是一个神话英雄,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神话故事。《绎史》记载他是“女娲十九代孙”,《帝王世纪》说他“先出颛顼”,其出生一说是其母“吞神珠、薏苡”孕而生之(《帝王世纪》辑本),而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鲧复生禹”。传说禹出生时,头上长着一对尖利的角,形状像一条蛟龙。从禹的世系和出生来看,他是龙族龙裔。很多禹学专家都认为禹是一条“龙”,也有认为禹其实就是一条“虫”、一条“长虫”、即是“蛇”,而蛇是龙的主要取材对象,这样,禹为龙说也得到了学者的认可。禹子夏启的形象是“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山海经·海外西经》),“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山海经·大荒西经》)。夏启是把龙作为坐骑和装饰的。

    作为黄帝的后裔,禹建立了夏朝,大典时龙瑞纷纷出现,从此一个崇龙的朝代在中国建立了,历史也步入了传说与信史的时代,但对龙与凤的崇拜却还在继续。

    商代是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玄鸟》),“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可见商人是凤的后裔,他们崇凤无疑。流淌着凤的血液的商族人也同样有龙的血脉,因为其祖帝喾是龙裔,只是当时他们更崇凤而已。

    代替东方商族而取得天下的是西方的周族,周为炎黄族团的后裔,是帝喾元妃姜履巨人迹感生的(《史记·周本纪》),巨人为谁,据说是伏羲。这就说明了他们与龙的血缘有关系。其实,周族与凤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据传说,姜履巨人足迹而生子,其以为不祥,决定扔掉。把他扔到冰上,空中飞来一群凤凰用羽翼来温暖孩子。于是姜认为这孩子神异,就决定把他抚养成人,这就是后稷。后稷死后,其葬地“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皇自舞”(《山海经·海内经》)。凤凰不仅救了周族的祖先,在周人伐商夺取天下时还立有战功,《墨子·非攻下》言:“赤鸟衔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言:“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

    秦人也是东夷的后裔,《通志·氏族略二》言:“秦氏嬴姓,少昊()之后也。”我们知道少昊是百鸟之王,其部族是崇凤的,作为东夷后裔的秦人自然也崇凤。其实凤也是秦人的祖先,《史记·秦本纪》载:“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女修者秦人祖先也。

    由上所知,龙凤的起源与神话的产生可以说是同步的,在众多的神话中都有龙凤的影子,龙凤或是鲜明的神话形象,或成为神话形象的一部分,或与神话形象有着血缘关系,或与神话形象有着祖源关系。

    神话与龙凤都是先民对自然万物的神化,而且包含着对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凤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的符号,众多蛇身人面、龙身人面的神,抑或鸟面人身、人面鸟身的神,其实就是各个具体的图腾形象。

    每个氏族选择什么作为图腾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炎帝起初以羊为图腾,大概是因为羊在动物中显得温驯,容易驯服。炎帝姓姜,而姜从羊从女,象征女性管理羊群。后来,人们有了向大自然挑战的勇气,于是又以健壮、庞大、外貌凶猛的牛为图腾崇拜。据说炎帝死后幻化成龙,于是炎帝族又从牛图腾变成了龙图腾。

    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女娲、炎帝、黄帝等都是以龙作为氏族图腾,都是龙的形象;帝喾、舜、商祖先契等都是以凤作为图腾,都是凤的形象。

    有人考证,禹与蛇图腾的氏族有血缘关系,他奠定了夏朝的根基后,其后裔把蛇升华为龙。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得到各民族的认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象征。

    神话是先民向自然神、祖先神和图腾神表达情感的一种桥梁、一种文化载体。神话中包含着对龙凤的崇拜,这种崇拜包含着对族祖的崇拜心理。从神话诞生到现在,中华民族对龙凤的信仰与崇拜是伴随着自身的诞生及壮大而不间断进行的,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可以说神话与龙凤文化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渊源。

    龙具有喜水、善飞、通天、多变等神性,而凤的神性是向阳、喜火、达天、献身等,这些神性造就了龙凤的特点:追求光明,不安于现状,超越自身,争取更高更远的目标,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在神话传说中,大神们把龙作为自己的乘御工具,如夏开后乘两龙,东方句芒乘两龙,西方收乘两龙,南方祝融乘两龙,北方禺强乘两龙,黄帝乘六蛟龙等。而鸟也是大神的御用工具,如给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使四鸟”的众多仙国,为兆瑞而翔于庭的凤皇等。有很多龙相龙性的神:盘古为龙相,伏羲为龙种,女娲具龙性,炎帝秉龙兆,黄帝为黄龙体,颛顼乘龙游,唐尧应赤龙,虞舜得龙图,夏禹是虬龙,等等。而与凤相关的神也很多,如风姓的伏羲女娲氏,东夷首领少昊,太阳帝炎帝,凤种舜帝,玄鸟后裔商等,另外,诸如凤凰衔书至帝前、凤凰集于苑林、凤凰翔于紫庭等的记载也屡见于书。中华民族在继承龙凤的神性时,也继承了龙凤的精髓,形成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作为神物,龙凤是多种动物和多种天象的糅合,这种“和”对民族尚和精神、和谐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华夏民族的形成就很能说明“和”这个民族品格。在上古时候,中华民族主要有三个集团,一是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崇龙的华夏集团,二是以太昊、少昊、蚩尤为代表的崇凤的东夷集团,三是以伏羲与女娲为代表的崇龙的苗蛮集团。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三大集团的融合过程,也是龙与凤的融合过程。黄帝经过阪泉之战打败炎帝,兼并、融合、统一了中原区的诸多民族,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实现了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在涿鹿擒杀了蚩尤。这样就组成了以华夏和东夷集团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集团,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实现。后来有虞氏舜与陶唐氏帝尧的两个女儿的通婚,意味着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进一步融合。舜帝在位征服了三苗,意味着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共同体—华夏族基本形成。舜帝实现了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也实现了龙凤的大融合。在以后的历史中,民族融合不断进行,华夏民族和谐和美,与时共进,不断壮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凤文化是阳刚与阴柔的完美结合,是奋进与和谐的有机统一。龙凤文化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融合、发展的历史,对塑造、陶冶民族性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身浓缩和寄寓了中华民族自强奉献、和谐共进的伟大精神。(题图:山东嘉祥县东汉武梁祠的伏羲、女娲像)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神话 文化 龙凤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